人教版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要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要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要快!
那请问试卷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pep../czwl/czwljszx/wl8s/wl8sst/200812/t20081223_538809.htm
急!需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免费试卷(附答案)4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估测值,小明对下面的估计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两个鸡蛋所受到的重力约为20 N B.一头牛的重约为400 N
C.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0 N D.初二年物理书受到的重力约为4 N
3.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在镜子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 B.人站在阳光下形成的阴影
C.平静水面中岸上物体的倒影 D.通过凸透镜看到物体放大的像
4.下列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清澈的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插在装有水的杯子中的筷子看起来往上折,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月食和日食现象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5.图1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另外拿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A.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物体等大
D.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在“小白兔与狼外婆”的故事中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频率 C.音色 D. 音调
7.如图2所示,小纸片会在播音中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会激起水花,发出鸣叫声的蟋蟀翅膀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A.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8.下列所描述的各力中,最接近1 N的是
A.运动员举起杠铃的力 B.拿起一个大西红柿的力
C.人扛起一袋大米的力 D.一只蚂蚁受到的重力
9. 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有关碰撞时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 B.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C.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D.两只鸡蛋受力大小无法比较
10.如图3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清,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清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B.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C.美化厦门交通环境 D.防止车辆尾气扩散
11. 在下列四对力的合成中,合力不可能是10 N的是
A. 2 N和12 N B. 5 N和4 N C.8 N和2 N D. 3 N和7 N
1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二、填空题(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3.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已经开工,隧道全长8 695 m。其中,跨海隧道部分长4 300 m。若竣工后,一辆小轿车以图4所示的速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则需要________s。小轿车的正前方有一辆吉普车与它始终保持距离不变,以那辆吉普车为参照物,小轿车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14.如图5是小明同学测量物体长度的示意图,小明同学测的物体长是 cm,这把尺子的最小刻度值是 cm。
15. 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____镜来矫正。
16.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飞行员,其身体 惯性(选填“没有”或“仍然有”).跳高运动员,起跳后总要落向地面,这是因为 .
17. 如图6所示,图(a)是足球运动路径示意图,此图表示力可以 ;
图(b)是熊猫抓竹子时竹子弯曲的情形,此图表示力可以 。
18.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和客车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0:7,则小汽车与客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以客车为参照物,小汽车是__________的。
19. 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1 500 N,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施力物体是 。
20.小宇用50 N的水平力把重20 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是 N;若水平力从50 N增大到80 N的过程中,木块仍处于运动状态,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 张宇同学身高1.65 m,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m;如果他向平面镜靠近0.5 m,他在镜中的像与人的距离是 m。
22.如图7所示,光线斜射到空气和水的交介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由图可知: L2是______光线;折射角等于____。
23.建筑工地上常见的一种塔吊把水泥吊到高楼进行浇灌,当塔吊吊起重3 000 N的水泥时,下列几种情况下,塔吊钢绳对水泥的拉力各是多大?(1) 水泥吊在空中静止不动,拉力是 N。
(2) 水泥以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是 N。
24.如图8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晓亮同学在光屏中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则物体必须放在a、b、c、d中的_______点上;若测得oc的距离是18 cm,ac的距离是12 cm,由此可以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是 。
三、简答题(25题4分)
25.轿车已进入平常百姓家,成为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为了安全,交警部门规定,轿车在高速行驶时,坐在前排的乘客及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什么?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
四、作图题(26题6分)
26.(1)图9画出了通过虚框前后的光线,请在答题卷的虚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
(2)如图10所示,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A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请画出物体A所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27题6分,28题8分,29题6分,共20分)
27.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11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烛焰距凸透镜30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清晰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或“放大镜”)
28. 如图12是张鹏同学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示意图,在实验中分别给水平木板表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等),并在木块上分别放置不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他们记录资料如下表:
a木板 b木板上垫棉布 c木板上垫毛巾
1、木块上没加砝码 0.6 1.3 1.9
2、木块上加200 g砝码 0.7 1.5 2.2
3、木块上加450 g 砝码 1.0 1.8 3.0
(1)比较表中各行资料可知,在 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
(2)比较表中各列资料可知,在 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小,摩擦力越 。
29.如图13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跳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 “还能”或“不能” 中选填)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三、简答题(25题4分)
25.
四、作图题(26题6分)
26.(1) (2)
五、实验探究(27题6分,28题8分,29题6分,共20分)
27.(1) (2)
28.(1)
(2)
29. ______
六、计算题(30题8分,31题6分,32题8分,共22分)
30. 程华同学的体重是420 N,他的质量是多少?王颖同学的质量为40 kg,他的体重是多少?
(g取10 N/kg)
31.嫦娥一号探月飞船的飞行控制是通过电磁波发出指令来完成的,其工作原理如图14所示。假设地面对探月飞船进行某次控制时,地面控制台向飞船发射电磁波,电磁波经飞船反射后又被地面控制台接收,整个过程用时2.5 s。已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求飞船接收到地面控制台讯号时与地面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32.据《厦门日报》报道:厦门已迎来新一轮跨跃式发展,铁路建设是新一轮跨跃式发展的前奏曲,未来十年内,厦门将先后建成福厦、厦深和厦龙铁路,厦门站将由现在的终点站成为枢纽站。其中,厦门至龙巖高速铁路率先于2006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这条铁路全长171 km,其中新建时速200 km双线电气化铁路约114 km,2010年可建成通车,届时从龙巖乘火车到厦门,将由现在的4 h缩短至1 h以内。求:
(1)高速铁路建成后,火车以200 km/h的速度在双线电气化铁路段行驶需要多长时间?
(2)设高速铁路建成后,火车在普通路段的时速为140 km/h,高速路段时速为200 km/h,那时,厦门至龙巖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
厦门市2007-2008学年(上)八年级统一抽考
物 理 评 分 标 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D C C D B A A B D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中,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
13、215 静止 14、2.80 0.1 15、远视 凸透
16、仍然有 受到重力的作用 17、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使物体发生形变
18、8:7 运动 19、 1 500 公路路面 20、 20 变大
21、1.65 3 22、入射光线 50o 23、3 000 3 000 24、c 9 cm<f<15 cm
三、简答题:(25题4分)
25、答:因为人随汽车高速前进,(1分)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仍然会高速向前运动,(2分)容易撞到车内前方的硬物而受伤,因此要求前排乘客及驾驶员系安全带。(1分)
四、作图题:(26题6分)
26、(1)、画对(2分) (2)、 G画对(2分),Ff画对(2分)
五、实验探究(27题6分,28题8分,29题8分,共20分)
27、(1)9.5(2分) (2)缩小,(2分)照相机(2分)
28、(1)物体受到的压力 (2分) 大 (2分)
(2)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分) 小 (2分)
29、振动 不能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每空2分)
参考资料:找老久了 一定要给我分啊
谁有八年级下册的物理期末试卷(人教版)
1、下列仪表用来测电功的是( )
A:电压表 B:电流表 C:电能表 D:测电笔
2、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度”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
A:电功 B:电功率 C:电流强度 D:电压
3、家用白炽灯的电功率为( )
A:4W B:40W C:400W D:4000W
4、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B:电流做功的时间越短,电功率越大
C:电流做功相同时,所用的时间越长,电功率越大
D:电流做功相同时,所用的时间越短,电功率越大
5、下面不是利用电热的例项( )
A:用电饭锅煮饭 B:用电熨斗熨衣服
C:电视机外壳有许多小孔D:用电热壶烧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电阻一定比铜的电阻大
B:当电阻阻值增大时,它的产生的电热也增大
C:不论两个电阻丝怎样连线,在相同时间里总是电阻大的发热多
D:若用电器把全部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时,则W=UIt=I2Rt=(U2/R)t。
7、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
A:用粗铜丝代替保险丝 B:用溼布擦正在发光的灯泡
C:在已通电的电线上晾晒衣服 D:家用电器金属外壳要接地。
8、一只灯泡标有“PZ220―15”的字样,其意义是( )
A:这只灯泡在220V的电压下的功率是15W
B:这只灯泡在任意实际电压下的功率是15W
C:只要这灯泡发亮,其实际电压一定是220V
D:220V是它的最低电压,15W是它的最小功率
9、小明利用电能表测量自己的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min内消耗的电能为0.3度电,则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A:空调 B:电冰箱 C:电视机 D:白炽灯
10、下列是一位同学的物理笔记摘录,错误的是( )
A:电功率是用来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
B:千瓦是电功率的单位,千瓦时是电功的单位
C:在相同时间内,电流所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D:一台电冰箱的电功率为200W,表示电流在1s内做功200J的功。
二、填空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物理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的――――――。电能表是测量――――――――仪表。
12、,1KW?h=――――――――――――J,1KW?h是功率为――――――――――――――的用电器使用――――――――――――所消耗的电能。
13、写出下列用电器、电气装置正常使用时的能量的转化
无轨电车―――――――――――――――――――――;电风扇――――――――――――――――――――――;
人造卫星太阳能电池板――――――――――――――――――――――――――。
14、在物理学中,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的物理量。它的计算公式P=――――或P=――――――。
15、保险丝材料的特点是――――――――――――――――――――――――――――――;作用是――――――――――――――――――――――――;选用保险丝时,应该使电路中的最大工作电流―――――它的额定电流。
16、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电
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
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17、请你回想《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和《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知识,总结出: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二是―――――――――――――。小红同学在家里开着空调看电视,当妈妈把电饭锅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的自动空气开关“跳闸”了,则“跳闸”的原因可能是电饭锅插头内部短路。也可能是电路中用电器的――――――――――过大。
18、某校教学楼内装有60W日光灯50盏,大楼的电能表月初和月底抄表数分别是0935?6和1295?6,则本月这些日光灯消耗电能――――――――KW?h=――――――――J,平均每天通电――――――h。(每月以30天计算)
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8分)
19、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但许多家庭因怕费用电而不敢在冰箱内储藏较多的食物。是不是冰箱内储藏的食物越多越费电呢?物理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这一问题。
① (2分)首先他们明确了要研究这一问题,只需要改变――――――――――――――――――――――――,同时测出电冰箱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再进行比较行了。
② (2分)怎样测电能呢?他们反复讨论后找到了简便的方法,趁双休日家人外出的时间,利用家中的电能表就测出了两天内电冰箱消耗的电能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③(2分)小明、小华、小亮分别在家里的冰箱装满食物、装一半食物、装四分之一食物,测得冰箱在相应的时间内的消耗电量分别是3.3KW?h、2.4KW?h、2.2KW?h。由此他们得出:“电冰箱存放的食物越多,消耗的电能越多”的结论。请你指出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不妥之处:――――――――――――――――――――――――――――――――――――――――――――――――――――――――――――――――――――。
20、图甲所示是“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电路图,图乙是即将连线好的实验电路,其电源为3节新干电池,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灯丝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1A”字样。
⑴对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完成部分连线好。(3分)
⑵当闭合开关时,若出现以下不正常现象(见下表):(6分)
顺序
电路中出现不正常现象
可能的原因
电灯的亮暗
电流表的示数I/A
电压表的示数U/V
甲
不亮
0.54
0
乙
很亮
0.42
4.2
丙
不亮
0
4.5
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可能的原因填入上表中(只要填选项代号)
A.电路中a、b间开路 B. 电路中a、b间短路 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⑶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如丙图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3分)
四、综合能力题:(本题2小题,共12分)
2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了如下4种家用电器的铭牌:
××牌电扇 ××牌空调 ××牌彩电 ××牌电冰箱
规格440mm 额定电压220V 工作电压 额定电压220V
额定频率50Hz 制冷/制热电流 170V~240V 额定频率50Hz
额定功率65W 6.2A/6.2A 额定功率85W 额定功率100W
额定电压220V 额定频率50Hz 额定频率50Hz 耗电量0.5KW?h/12h
(4分)请根据铭牌给出的资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错误的(×)。
①四种家用电器都必须在220V电压才能正常工作 ( )
②四种家用电器额定频率相同,说明它们的工作时的噪声相同 ( )
③××牌空调机制冷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时的额定功率是相同的 ( )
④××牌电冰箱平均每小时消耗电能为0.5KW?h ( )
22、下面是小刚同学家本月的电费通知单,根据提供的资料,你可以得到哪些资料资讯,至少提出两点。 南桂供电公司
使用者:邓刚
本月抄表数
类别
用电数量(KW?h)
金额(元)
4562
3213
46
36.34
总金额
36.34
付费期限:2006年2月15日 电表号:0053832
(4分)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6分)
23、(5分)一个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电饭锅,功率是440W,电流是2A,则这个电饭锅的额定电压是多大?
24、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8A,电动机正常工作。
① (6分)在求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消耗的电能时,有以下两种不同
解法。小明解:W=UIt=2V×0.8A×60s=96J
小华解:W=I2Rt=(0.8A)2× 1Ω×60s=38.4J
你认为哪位同学做得对,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②(5分)求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产生的电热是多少?
05-0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参考答案
物理科练习(之二)
一、选择题:1、C 2、A 3、B 4、D 5、C 6、D 7、D 8、A 9、A 10、D
二、填空题:11、电流做功,功,电能。12、3.6×105,1千瓦,1小时。13、电能转化为动能,电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14、消耗电能快慢,W/t,UI。15、电阻大,熔点低,由于温度升高而熔断,切断电路,保护电路,大于。16、热效应,电流的二次方,电阻。17、电路短路,电路功率过大,功率。18、360,1.296×109,4。
三、实验题:
19、①存放在冰箱内的食物的多少②关闭其他用电器,读出两天内电能表的示数差③他们没有控制变数,也就是应用同一冰箱,设定同一温度下,比较冰箱内的贮藏物量。(主要考查学生对控制变数法的掌握,教师评讲时务必要强调此物理方法)
20、⑴图略⑵B、C、A。⑶3.8,0.40,1.52。
四、综合能力题:
21、(×)(×)(√)(×)
22、只要学生答出以下问题中的两种即可得满分,答出一种的给2分
①本月的消耗电量为46度;②截止本月的抄表数为4562度;③上月的抄表数为4516度;④按月30天计,平均每天用电约1.5度(或平均每天电价为多少)⑤当地的电价为0.79元/度。
五、计算题:
23、解:由P=UI得
电饭锅的额定电压:U=P/I=440W/2A=220V…………………(4分)
24、①小明对。(2分)因为电动机工作时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内能,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电动机工作时,电功大于电热。(4分)
②解:1min内电动机所产生的电热Q=I2Rt=(0.8A)2× 1Ω×60s=38.4J(2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haha 这个我的确没有啊
201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2页第4题
5.70cm
doc2006-2009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doc 人教版
、下列仪表用来测电功的是( )
A:电压表 B:电流表 C:电能表 D:测电笔
2、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度”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
A:电功 B:电功率 C:电流强度 D:电压
3、家用白炽灯的电功率为( )
A:4W B:40W C:400W D:4000W
4、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B:电流做功的时间越短,电功率越大
C:电流做功相同时,所用的时间越长,电功率越大
D:电流做功相同时,所用的时间越短,电功率越大
5、下面不是利用电热的例项( )
A:用电饭锅煮饭 B:用电熨斗熨衣服
C:电视机外壳有许多小孔D:用电热壶烧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电阻一定比铜的电阻大
B:当电阻阻值增大时,它的产生的电热也增大
C:不论两个电阻丝怎样连线,在相同时间里总是电阻大的发热多
D:若用电器把全部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时,则W=UIt=I2Rt=(U2/R)t。
7、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
A:用粗铜丝代替保险丝 B:用溼布擦正在发光的灯泡
C:在已通电的电线上晾晒衣服 D:家用电器金属外壳要接地。
8、一只灯泡标有“PZ220―15”的字样,其意义是( )
A:这只灯泡在220V的电压下的功率是15W
B:这只灯泡在任意实际电压下的功率是15W
C:只要这灯泡发亮,其实际电压一定是220V
D:220V是它的最低电压,15W是它的最小功率
9、小明利用电能表测量自己的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min内消耗的电能为0.3度电,则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A:空调 B:电冰箱 C:电视机 D:白炽灯
10、下列是一位同学的物理笔记摘录,错误的是( )
A:电功率是用来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
B:千瓦是电功率的单位,千瓦时是电功的单位
C:在相同时间内,电流所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D:一台电冰箱的电功率为200W,表示电流在1s内做功200J的功。
二、填空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物理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的――――――。电能表是测量――――――――仪表。
12、,1KW?h=――――――――――――J,1KW?h是功率为――――――――――――――的用电器使用――――――――――――所消耗的电能。
13、写出下列用电器、电气装置正常使用时的能量的转化
无轨电车―――――――――――――――――――――;电风扇――――――――――――――――――――――;
人造卫星太阳能电池板――――――――――――――――――――――――――。
14、在物理学中,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的物理量。它的计算公式P=――――或P=――――――。
15、保险丝材料的特点是――――――――――――――――――――――――――――――;作用是――――――――――――――――――――――――;选用保险丝时,应该使电路中的最大工作电流―――――它的额定电流。
16、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电
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
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17、请你回想《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和《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知识,总结出: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二是―――――――――――――。小红同学在家里开着空调看电视,当妈妈把电饭锅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的自动空气开关“跳闸”了,则“跳闸”的原因可能是电饭锅插头内部短路。也可能是电路中用电器的――――――――――过大。
18、某校教学楼内装有60W日光灯50盏,大楼的电能表月初和月底抄表数分别是0935?6和1295?6,则本月这些日光灯消耗电能――――――――KW?h=――――――――J,平均每天通电――――――h。(每月以30天计算)
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8分)
19、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但许多家庭因怕费用电而不敢在冰箱内储藏较多的食物。是不是冰箱内储藏的食物越多越费电呢?物理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这一问题。
① (2分)首先他们明确了要研究这一问题,只需要改变――――――――――――――――――――――――,同时测出电冰箱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再进行比较行了。
② (2分)怎样测电能呢?他们反复讨论后找到了简便的方法,趁双休日家人外出的时间,利用家中的电能表就测出了两天内电冰箱消耗的电能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③(2分)小明、小华、小亮分别在家里的冰箱装满食物、装一半食物、装四分之一食物,测得冰箱在相应的时间内的消耗电量分别是3.3KW?h、2.4KW?h、2.2KW?h。由此他们得出:“电冰箱存放的食物越多,消耗的电能越多”的结论。请你指出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不妥之处:――――――――――――――――――――――――――――――――――――――――――――――――――――――――――――――――――――。
20、图甲所示是“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电路图,图乙是即将连线好的实验电路,其电源为3节新干电池,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灯丝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1A”字样。
⑴对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完成部分连线好。(3分)
⑵当闭合开关时,若出现以下不正常现象(见下表):(6分)
顺序
电路中出现不正常现象
可能的原因
电灯的亮暗
电流表的示数I/A
电压表的示数U/V
甲
不亮
0.54
0
乙
很亮
0.42
4.2
丙
不亮
0
4.5
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可能的原因填入上表中(只要填选项代号)
A.电路中a、b间开路 B. 电路中a、b间短路 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⑶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如丙图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3分)
四、综合能力题:(本题2小题,共12分)
2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了如下4种家用电器的铭牌:
××牌电扇 ××牌空调 ××牌彩电 ××牌电冰箱
规格440mm 额定电压220V 工作电压 额定电压220V
额定频率50Hz 制冷/制热电流 170V~240V 额定频率50Hz
额定功率65W 6.2A/6.2A 额定功率85W 额定功率100W
额定电压220V 额定频率50Hz 额定频率50Hz 耗电量0.5KW?h/12h
(4分)请根据铭牌给出的资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错误的(×)。
①四种家用电器都必须在220V电压才能正常工作 ( )
②四种家用电器额定频率相同,说明它们的工作时的噪声相同 ( )
③××牌空调机制冷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时的额定功率是相同的 ( )
④××牌电冰箱平均每小时消耗电能为0.5KW?h ( )
22、下面是小刚同学家本月的电费通知单,根据提供的资料,你可以得到哪些资料资讯,至少提出两点。 南桂供电公司
使用者:邓刚
本月抄表数
类别
用电数量(KW?h)
金额(元)
4562
3213
46
36.34
总金额
36.34
付费期限:2006年2月15日 电表号:0053832
(4分)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6分)
23、(5分)一个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电饭锅,功率是440W,电流是2A,则这个电饭锅的额定电压是多大?
24、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8A,电动机正常工作。
① (6分)在求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消耗的电能时,有以下两种不同
解法。小明解:W=UIt=2V×0.8A×60s=96J
小华解:W=I2Rt=(0.8A)2× 1Ω×60s=38.4J
你认为哪位同学做得对,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②(5分)求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产生的电热是多少?
05-0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参考答案
物理科练习(之二)
一、选择题:1、C 2、A 3、B 4、D 5、C 6、D 7、D 8、A 9、A 10、D
二、填空题:11、电流做功,功,电能。12、3.6×105,1千瓦,1小时。13、电能转化为动能,电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14、消耗电能快慢,W/t,UI。15、电阻大,熔点低,由于温度升高而熔断,切断电路,保护电路,大于。16、热效应,电流的二次方,电阻。17、电路短路,电路功率过大,功率。18、360,1.296×109,4。
三、实验题:
19、①存放在冰箱内的食物的多少②关闭其他用电器,读出两天内电能表的示数差③他们没有控制变数,也就是应用同一冰箱,设定同一温度下,比较冰箱内的贮藏物量。(主要考查学生对控制变数法的掌握,教师评讲时务必要强调此物理方法)
20、⑴图略⑵B、C、A。⑶3.8,0.40,1.52。
四、综合能力题:
21、(×)(×)(√)(×)
22、只要学生答出以下问题中的两种即可得满分,答出一种的给2分
①本月的消耗电量为46度;②截止本月的抄表数为4562度;③上月的抄表数为4516度;④按月30天计,平均每天用电约1.5度(或平均每天电价为多少)⑤当地的电价为0.79元/度。
五、计算题:
23、解:由P=UI得
电饭锅的额定电压:U=P/I=440W/2A=220V…………………(4分)
24、①小明对。(2分)因为电动机工作时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内能,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电动机工作时,电功大于电热。(4分)
②解:1min内电动机所产生的电热Q=I2Rt=(0.8A)2× 1Ω×60s=38.4J(2分)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讯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资讯和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
① 镭射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 小孔成像。
5、光速:C=3×108m/s=3×105km/s。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4、面镜:
⑴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二、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f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四、眼睛和眼镜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排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 凝固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标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 组成:
①电源②用电器 ③开关④导线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线起来。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线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线方式: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线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线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第六章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标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⑵电阻箱。
三、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示式 I=U/R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第七章 《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汇出:W= I2Rt= U2t/R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使用者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 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汇出:P= I2R= U2/R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
⑵ “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 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 kwh、h”
6、测量: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
三 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汇出:Q =UIt= U2t/R=W=Pt
4、应用——电热器
四 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线: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
⑴ 低压供电线:
⑵ 电能表:
⑶ 闸刀(空气开关):
⑷ 保险盒:
⑸ 插座:
⑹ 用电器(电灯)、开关: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三)、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八章 《电与磁》复习提纲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 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效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著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Ι、地磁场:
① 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 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③ 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
①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③应用:电磁铁
三、电磁感应:
1、学史: 英 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发现。
2、感应电流: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 运动方向和 磁场方向 有关。
4、应用——交流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 电流方向 和 磁场方向 有关。
2、应用——直流电动机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原子结构
5、奈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测体积——量筒(量杯)
5、测固体的密度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Ⅱ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应用: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
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五、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
2010年八年级 上册历史地理生物期末试卷人教版
( 1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一、 选择题(40分 每题2分)
1、 中国被迫同西方侵略者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B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的其所,快哉快哉。”,这是谁的言辞? (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5、下列哪一个条约签定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 D)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帝国主义声称:中国政局非袁世凯不能收拾,其出发点是 (B )
① 袁世凯是难得的人才 ②请政府的统治已无法挽救
③帝国主义选中袁世凯作为它们的工具 ④帝国主义要维护其在华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 ( A)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9、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B )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味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C )
A北伐战争的开始 Bgcdzg第三次代表大会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黄埔军校的创办
11、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根本矛盾突出表现为 ( B)
A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C国共两党的矛盾 D国民党左派和右派的矛盾
12、你参加假期“红色之旅”,目的地是gcdzg“一大”,旅行社应带你去 ( D)
A 杭州 B 绍兴 C 嘉兴 D上海
13、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性质是 ( D)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15、下列事件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B )
A红军强渡大渡河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红军四渡赤水 D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16、抗战以来我国取得首次大捷是 ( D)
A娘子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凇沪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7、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 D)
Adz B贺龙 Cbl Dph
18、20世纪初,梁启超从上海到云南昆明,下列方式是可行的且也是最节约时间的(C )
A乘飞机直达 C乘火车直达
C乘轮船从上海到越南海防,再乘火车到昆明 D只能骑马或步行
19、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的是 ( B)
A陈启沅 B张謇 C荣宗敬 D荣德生
20、废除沿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是在 (B )
A明朝 B清朝 C中华民国 D解放后
22、列举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四次重大战役。8分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23、列举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四位代表人物。8分
: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
24、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中国制造的三次事变。6分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25、材料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2:“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奏稿》
请回答:(2)当时窥视“新疆”的有哪些国家?2分
英国、俄罗斯
(3)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是什么?哪一年新疆回到祖国怀抱?2分
“先南后北”、1878年
(4)历史上,为巩固西北边疆,我国曾设立哪些行政机构?新疆设立行省是在哪一 年?4分
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北庭都护
26、材料:“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1)上述口号出自哪次运动?其导火线是什么?2分
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上文中“外争国权”在当时包括哪些具体内容?2分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4)上述口号反映了此次运动的性质如何?1分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5)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运动中学生们的一种什么精神?2分
爱国主义精神
( 2 )
一、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5×2=50分)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 )
A林则徐 B、郑成功 C、关天培 D、陈化成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C )
A、中国的禁菸运动影响了英国的利益 B、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C、英国蓄谋用武力开启中国市场 D、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贸易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C )
A、《四洲志》 B、《天演论》 C、《海国图志》 D、《四库全书》
4、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D )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 美国 ④沙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D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7、1840年---194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C )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封建社会
8、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的是:( B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魏源
9、下列条约中规定赔款数额最大的是:( C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10、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是在:( D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1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D )
.①胡适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陈独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关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鸦片战争之后,由于清政府大量赔款,国家十分贫穷。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内外交困
C、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
D、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
( 3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C )
A、英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D )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左宝贵英勇抗敌
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C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一论述属于哪个派别的主张(A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顽固派
6、“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湖南浏阳人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 )
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7、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D)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8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C)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9、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C )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0、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B )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11、下列哪一事变的性质根本不同于其它三项( B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D )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3、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C )
A、黄浦军校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4、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D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5、md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C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16、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B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讯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1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记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B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8、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B )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著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著解放战争的胜利
19、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句话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D )
A、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B、提出地质办学的理论和方法
C、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D、修建了京张铁路
20、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 A )①《屈原》②《狂人日记》③《小二黑结婚》④《黄河大合唱》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在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东征陈炯明的战斗中,共产党员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后来,有人指责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年仗了吗?”
(1)当时陈赓为什么要救蒋介石?(2分)蒋介石是国民革命的领导人。
(2)此人对陈赓的“指责”正确吗?(1分)为什么?(3分)
不正确。国共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个人不能决定历史,即使没有蒋介石,国共双方之间的斗争也不可避免。
22、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md、ze、王若飞赴重庆 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请回答:(1)根据图一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历史资讯?(3分)
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和民主,代表人民的愿望参加重庆谈判;蒋介石内战准备不足,邀请md到重庆谈判;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等。
(2)从图一到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gcdzg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4分)斗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4分)
(1)粉粹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2)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援;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等。
三、简答题
2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8分)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洋务运动,弈欣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戊戌变法,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辛亥革命:孙中山;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禁菸运动:林则徐;收复新疆:左宗棠 ;黄海海战:邓世昌也可)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等
24、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4分)
危害: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原因:这一条款让外国资本能够合法地在中国设厂榨取利润,从而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区域性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4分)
区域性进攻:九一八事变。全面进攻:七七事变。国共合作领导的全民族抗战。
25、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今年是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七十周年,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
(2)根据上题,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4分)
军事: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自然:恶劣的自然环境。
(3) 红军长征途经的许多地点,也是今天西部大开发的省份。你能说出这些省份吗?(3分)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
(4)今天这场西部大开发,还需要发扬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吗?为什么?需要。今天的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开发西部还需要发扬当年红军战士们那种充满理想信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长征精神。
四、探究题(10分)
26、2006年3月4日ht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是“八荣八耻”的核心。
(1)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出至少四位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4分)
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张学良、杨虎城、张自忠、左权等。
谁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的教学实录
目录?
光学。电学。
光学有凸透镜成像、学习一些凹凸透镜。平面镜成像。折射。反射、
电学有认识电流表、学习画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