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驿文天祥翻译 金陵驿二首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金陵驿二首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金陵驿二首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标签: 咏史怀古 咏史 怀古 诗 其他 目的 情感
《金陵驿二首》译文
夕阳下那被野草覆蓋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
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金陵驿二首》注释
⑴金陵:今江苏南京。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
⑵草合:草已长满。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⑶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
⑷别却:离开。
⑸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⑹金瓯:金属制成的盛酒器,后借喻疆土的完整坚固。
⑺衮衣:衮服,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
⑻恶:病,情绪不佳。

《金陵驿二首》赏析
一片惨澹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的离宫,而自己也像那天边漂浮的孤云,不知归宿在哪里。面对南宋朝廷如夕阳般的沉沦,诗人不禁仰天长叹,发出了「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作者用依然如故的青山绿水反衬经战争摧残后城垣的颓坏、人民的离散死亡,感慨极深。接着,他又以「满地芦花」和「旧家燕子」表达了家国沧桑之感。自己同秋天的芦花一样随风飘零,一片浩劫之后,旧家燕子将飞往何处呢?诗的最后两句,化用了《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的语义和望帝死后化杜鹃的神话,表示现在我虽被迫离开故乡,绝无生还的希望,但即使死了,我也要化成啼血的杜鹃,飞回江南。诗人这种心志,可谓哀苦之至,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同他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样,更是感动了后世许多人。
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诗,悲壮慷慨,气贯长虹,这首诗是代表作之一。此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前人的咏叹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外柔内刚,沉挚悲壮,柔惋含蓄但又淋漓尽致。这种以鲜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诗篇,值得珍视。
《金陵驿二首》作者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文天祥的其它作品
○ 过零丁洋
○ 除夜
○ 正气歌
○ 端午即事
○ 扬子江
○ 文天祥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