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马岗有多少将军 历史上被称为百战百胜的将军是哪些
历史上被称为百战百胜的将军是哪些
孙武,生平未败,在看到伍子胥鞭楚王尸体之后,察觉吴国比不能长久,于是退隐,留下了孙子兵法。
吴起,生平从未一败,可惜死于变法中旧势力的反扑。
孙膑,生平从未一败,之后也是隐退。
赵奢,也是从未一败,但狭路相逢勇力胜秦之后落下了一身重伤,不久病死,死前嘱咐赵王不可重用其子,可惜赵王不听导致了以后的长平打败,其子就是赵括。
乐毅,生平也是未败,但他失败在没有同新任燕王处好关系,被临阵换将,之后逃亡赵国终老。
以上几人基本都是打了一场或几场出名的胜仗然后就隐退了。
白起,此人号称人屠(其实是有原因的,战国时代,是全世界范围之内古典战争的巅峰时代,一旦交兵,动辄就是上百万人在厮杀,胜了接受俘虏显然不现实,哪能养得起,放了那仗不是白打了,所以只能杀,之所以人屠称号落到了白起身上,那是因为旁人没有白起一般的战绩)。
武安君一生大战小战无数,但从未一败,可谓战神,但他结果却不怎么好,首先是他没能救得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穰侯魏冉,而后更是被相信了一辈子的君主秦昭王赐死。
王翦,此人也是平生未尝一败,但他的战法却是以稳重为主,没有前辈白起的战法让人惊艳,也没有对手李牧的战法灵活多变,甚至没有自己的儿子王贲的战法出人意料,但王翦却也是从未有过一败。
王贲,王翦的儿子,他也是未尝一败,以水淹大梁之法灭魏而威震天下,可惜英年早逝。
蒙恬,他主要的功绩都在于抗击匈奴,他发明的马鞍,毛笔等物品对后世影响颇大,可惜最后被赵高害死。
李牧,他一生也主要是在与少数民族入侵者作战,他和王翦是天生的敌人,两人分为同时代秦赵战功最为昭著的名将,可惜这两人却是无缘在战场上交手,赵王中了秦国姚贾的反间计,自毁长城,诛杀了李牧。
汉高祖时代,就算再出名的将军都有过败仗,基本上都是败给了项羽,唯有一人平生未尝一败,并且参与并指挥了击败项羽的垓下大战,此人便是韩信,可惜韩信最后不满于高祖给他的待遇,于是密谋造反(他自己不反,而是怂恿别人造反),直到高祖死后,萧何献计给吕后,将韩信诛杀。
汉景帝时代也有一位将军平生未尝一败,此人便是条侯周亚夫,他率领军队平定了七国之乱,之后被封为太尉,丞相,但只因为为人太过耿直,让汉景帝觉得儿子刘彻无法驾驭此人,于是在死前将条侯周亚夫诛杀。

武帝时代有两颗将星平生未尝一败,此二人便是卫青,霍去病,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两人都是抗匈名将,首先改革了汉朝军制,改革战法,以大规模马战代替车战,是汉朝军队获得了更高的机动性,借此能够和匈奴人在草原上一争长短,卫青,霍去病更是当代剑术大家,当时有天下第一剑之称的大侠郭解曾与卫青比剑,相互不分胜负,而霍去病的剑法是卫青亲传,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惜卫青壮年患病不能再度征战,而霍去病则是英年早逝,两人死后被葬在武帝茂陵两侧,陵墓造型分别为天山与祁连山,以表示武帝对他俩的宠爱。
西汉至此再无百战百胜的名将(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不知道,欢迎补充),直至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十六国,被封为定远侯,他也是平生未曾一败,据说当班超年老申请回国的时候,西域十六国的民众都是舍不得他,可见班超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对民治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
汉朝至此再无百战百胜之名将,包括三国时期,也没有百战百胜之名将,(赵子龙马孟起什么的都吃过败仗,之时演义将他们神话了,早年赵云不是总跟着刘备跑路吗,仔细想一下就知道要是没败跑什么。
)
直到东晋谢家出了一个谢玄,此人执掌东晋府兵,平生未尝一败,首先是挫败了同为东晋名将名门之后的襄阳都督恒玄的兵变,接着又以少胜多打败了当时威震天下的苻坚大军,但紧接着这个名将便因病去世。
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个名将那就是北魏兰陵王高长恭,此人长得十分俊秀,擅长音律,他每逢上战场时都是冲锋在前,因为心中担心敌人见了他俊俏的样貌心中不惧,于是便带上一个鬼头面具,但他的下场也是很悲惨,因为皇帝也就是他哥嫉妒他的美貌和战功便赐毒酒与他让他自尽,高长恭死后,麾下将士集体做出一首悲壮无比的古曲正是《兰陵王破阵曲》。
盛唐时期名将颇多,但跟三国时期一样,也基本都是吃过败仗,为有卫公李靖未尝一败,不论是争霸中原时期做唐军的行军大总管,还是之后出征西域剿灭突厥,都是未曾一败,当他病危之时,太宗坐在他病床前,拉着他的手痛哭流涕,之后,太宗建造凌烟阁,就是为了缅怀包括李靖在内的一众老将。
唐朝之中再有没有百战百胜之辈,我不太清楚,我所知道的之后便是岳飞,这个就不用多做介绍了吧,元蒙不是很了解,明朝则有徐达,常遇春明末则有袁崇焕,清初有努尔哈赤,鳌拜,清末就不用说了,基本都是败军之将。
写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