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成本560 贷库存商品560 借存货跌价准备40 贷主营业务成本40 可
借主营业成本560 贷库存商品560 借存货跌价准备40 贷主营业务成本40 可
借主营业成本560 贷库存商品560 借存货跌价准备40 贷主营业务成本40 可
可以~~~~~
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发生减值的,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发出存货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等科目。
这个就是计提了跌价准备的存货出售时的会计分录
什么情况下会有,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跌价准备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跌价准备
该分录是存货估计的损失按规定的比例已经计入到营业成本中了,这是把多计的成本红字冲销。
这是对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我们财务人员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谨慎性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
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如果没有发生跌价。则从成本中红字冲销。
结转存货跌价准备为啥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不是卖了吗,主营业务成本不是增加了吗?
这样存货跌价准备冲减主营业成本,实际就是销售出去的存货按照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减去跌价准备)结转成本。通俗的理解就是按照存货实有的价值结转。因为资产减值损失已经影响了损益,所以出售时存货跌价准备冲减主营业务成本避免再次影响损益。

为什么你的分录不做成: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库存商品 100 呢?这样做对吗?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许冲回,计提时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了,所以这个分录肯定是错的。
求解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的问题。借:主营业务成本 (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第一个会计分录,是结转销售成本的,是按库存商品的原始价值进行结转的。如果原始价值高,并且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后,实质上我们已经把高的部分提前记入了损益了,那我们在结转销售成本时按原价结转就高了,那就再把记入跌价准备的部分结转出来就行了,第二个会计分录就是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说白了,存货跌价准备和坏帐准备是一样的。
存货跌价准备为什么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分录处理:借: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减值损失 (可变现净值-成本的差额) 贷: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可变现净值-成本的差额) 当你领用已经计提的原材料时,相应的贷方“存货跌价准备”也要结转,处理分录:借: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或者“生产成本”。 这样处理不会虚增利润的,因为前期有计提前冲减利润后期也只是在计提范围内转回
存货跌价准备在什么时候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分录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减值损失 (可变现净值-成本的差额)
贷: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可变现净值-成本的差额)
当你领用已经计提的原材料时,相应的贷方“存货跌价准备”也要结转,处理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或者“生产成本”。
将“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相关余额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这个会计分录说明结转已销售的存货的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销售的存货:(在结转销售成本的同时,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某商品账面余额)
贷:库存商品-A商品 (某商品账面余额)
借:存货跌价准备-某商品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