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胡氏祖先 胡姓|清華胡氏:始遷祖胡學立志恢復唐室,受封散騎常侍

火烧 2021-07-24 00:08:04 1078
胡姓|清華胡氏:始遷祖胡學立志恢復唐室,受封散騎常侍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音頻格式黃勇/文胡姓 53 |績溪胡氏:尚書胡氏族人經商成就突出,主要集中在醫藥業古徽州轄一府六縣,徽州胡氏支系眾多。在徽州婺源

胡姓|清華胡氏:始遷祖胡學立志恢復唐室,受封散騎常侍  

胡氏祖先 胡姓|清華胡氏:始遷祖胡學立志恢復唐室,受封散騎常侍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音頻格式
黃勇/文
胡姓(53)|績溪胡氏:尚書胡氏族人經商成就突出,主要集中在醫藥業
古徽州轄一府六縣,徽州胡氏支系眾多。在徽州婺源縣,除此前我們講述的明經胡氏外,還有一支重要的清華胡氏。這裡的「清華」,不是北京那個清華大學,而是婺源縣的清華鎮。由於行政區劃的原因,如今婺源縣不屬於安徽,而屬於江西。
清華胡氏源自漢朝的安定胡氏,是安定胡氏衍生出來的支派。據考證,清華胡氏先祖在唐末時,為避黃巢之亂而南遷,先是遷居到歙縣黃墩(今安徽黃山市屯溪區屯光鎮篁墩村),再遷到祁門縣義成都(今安徽祁門縣閃里鎮坑口村),最後才定居在婺源縣清華鎮,成為徽州歷史上的望族。
清華胡氏因奉唐朝散騎常侍胡學為始遷祖,所以又被稱為常侍胡氏、常侍胡。
清華胡氏遠祖可追溯到隋朝的安定胡氏
清華胡氏的遠祖,可以追溯到安定胡氏。
隋朝時,安定胡氏中的胡福,字緣善,出任丹陽郡(郡治在今安徽當塗縣姑孰鎮)太守。胡福在任上以仁德教化民眾,不興刑罰,又發展生產,深得百姓擁戴,政績卓著,「封太常卿,及卒賜以王禮。」
胡福的後裔胡瞳,又名煉,字叔明。《新安名族志》中說,胡瞳在唐朝官至宣歙尹,退休後,把家安在了歙縣黃墩。
黃巢農民軍進入境內,胡瞳帶領兒子們,召集鄉民自保,多次與黃巢軍交戰,最終把黃巢軍趕出境內。由此,胡瞳被授職浙西節副使,加贈金紫檢校尚書右僕射。
此後,胡瞳遷居到祁門縣義成都。這裡的「都」,是古代的行政單位,相當於現在的鄉,「義成都」就是「義成鄉」的意思。
關於胡瞳的遷徙情況,因為各種宗譜記載不一,有很多爭議。
一種說法是,胡福的後裔因為避黃巢之亂而遷居到歙縣黃墩,又遷到祁門縣義成都,胡瞳就是在義成都出生並長大的。如有的胡氏宗譜就說:「公諱瞳,祁門義成都人。少負才勇,為鄉里所畏服。」
還有,胡瞳被加贈為金紫光祿大夫(二品官階),《清華胡氏統譜》中的說法是,他是因為兒子胡學有功於朝廷而被加贈的。
胡學畫像
唐朝散騎常侍胡學遷居到婺源縣清華鎮,成為清華胡氏始遷祖
不少宗譜說胡瞳有14個兒子,但有關胡姓研究者認為,胡瞳只有7個兒子:胡康、胡寧、胡仁、胡宅、胡惠、胡珍、胡學。
胡學,字真翁,號東山,是胡瞳最小的兒子。據《清華東園胡氏宗譜·始祖銀青公別傳》記載,胡學少年時聰明機靈,悟性過人。咸通9年(868),胡學考中進士,官拜本路司戶。
乾符元年(874),剛正不阿的胡學上疏唐僖宗,痛斥宦官田令孜獨斷專行。田令孜暴跳如雷,誣陷胡學誹謗大臣之罪,胡學被貶謫福州。不久,胡學被起用為舒城縣縣令。
黃巢農民軍攻陷京城長安,唐僖宗逃進四川。天下百姓都認為唐王朝這下玩完了,胡學卻認為,自古以來,國家只有經過患難,才會重新復興。他與李克用、王重榮等著名將領並肩作戰,討伐黃巢,恢復唐室,重振河山。
因戰績卓著,胡學被封為宣歙節度討擊使、銀青光祿大夫、散騎常侍、新安郡開國男。所以,胡學的後代尊稱他為常侍公,這也是清華胡氏又名常侍胡氏、常侍胡的由來。
胡學到了晚年,萌生退隱的念頭。那麼,歸隱到哪裡呢?
《清華胡仁德堂續修世譜·樂樵公纂述原委》中說,胡學18歲那年,曾陪伴父親胡瞳去婺源縣通靈觀。路過清華鎮時,那裡清溪外抱、形若環壁、群峰疊起、勢嶂參天的美景,後來經常在他腦海里浮現。
胡學當時就很感慨地說:「此地山水秀麗,居住在此,子孫可以繁榮昌盛。」
光啟元年(885),胡學遷居到了今婺源縣清華鎮東園村,築室造屋,營建家園,成為清華胡氏始遷祖。
【下期關注】
請看胡姓(55)。
【特别致謝】
四川蓬溪縣文史專家胡傳淮先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