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小姐的千金是什么来历 “千金小姐”的由来:为保守一个陌生路人的秘密,竟然不惜生命
“千金小姐”的由来:为保守一个陌生路人的秘密,竟然不惜生命
古时把富贵人家的未婚女孩称为“令媛蜜斯”,如今寄义已扩展至所有未婚女子。可是,你知道为什么女孩子会被叫做“令媛”吗?是女孩子的身价格令媛吗?
春秋时期,楚平王害死了伍子胥的父亲与哥哥。为斩草除根,楚平王又命令四处张贴伍子胥的画像,派人日夜追杀。成了通缉犯的伍子胥逃出昭关后,盘费已经用尽,他背着行囊,一路山阻水挡,衣衫破烂。来到濑河边时,他已经多日没有进食了,饿得头昏眼花。水边正有一位捶击绵絮的女子,于是伍子胥跪坐地上,举手向她乞食。
女子看他可怜,就把浆纱的半桶面糊给他吃了,并为他指点了通往吴国的道路。恢复了体力,伍子胥再三感激,临走时叮嘱女子,切勿讲出他到过这里,以免追兵知道他的去向。为表明本身信守承诺、让伍子胥宁神,女子抱石纵身跳入濑水,自沉河中。
沉痛欲绝的伍子胥咬破手指,在一块石头上写下了几行血字:“尔浣纱,我乞食。我充饥,尔身溺。十年之后,令媛报德。”
沉水女子的尸体后来浮至上游三里的木杓兜村,被村民捞起当场埋葬。此女姓史,不知其名,溧阳黄山里人,父亲早亡,为伺候母亲,她三十岁未嫁,后到濑水之滨的外祖父家进修纺织。在那边她义救伍子胥,后世尊之为史贞女。
多年后,逃到吴国的伍子胥使吴国壮大起来,最终攻入楚国都城,鞭尸楚平王,报了父兄之仇。感念女子厚恩,伍子胥特地来到濑水边,把三斗三升“金瓜子”(楚国的一种泉币)撒进河水,以祭义女亡魂,实现其“令媛报德”之诺。

为保守一个生疏路人的机要,一个女子竟然不吝生命,以死明志,这是现代人难以懂得的。但在春秋时代,重信课本,前人能够肝脑涂地,以死相报。专诸之母投缳自杀以绝专诸犹疑之心,侯嬴面北自刎以报信陵君,均被千古传唱。
伍子胥令媛报德史贞女,就是汉语中“令媛蜜斯”一词的来历。“令媛”言其珍贵,指的不是身价令媛的蜜斯,而是女子精神品质金子一样尊贵无价。如今把大户或官宦人家的未婚女子恭称“令媛蜜斯”,意为身世名门、富显要赫,大谬其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