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范文程是“汉奸”吗?

火烧 2021-05-29 15:45:57 1214
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范文程是“汉奸”吗? 文 鹤鸣甘棠 大家都看过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吧,其中顺治的老师叫做魏承谟。其实,他是有历史原型的,他的真名是范承谟,大清王朝开国元勋范文程的儿子。而范文程呢

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范文程是“汉奸”吗?  

文|鹤鸣甘棠 

大家都看过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吧,其中顺治的老师叫做魏承谟。其实,他是有历史原型的,他的真名是范承谟,大清王朝开国元勋范文程的儿子。

而范文程呢,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雍正八年(1730年),大学士范文程被賜封入贤良祠,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没有几个汉族大臣有此殊荣,其中仅李光地、于成龙等在列。

此外,范文程还有一个光彩夺目的身份,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十七世孙。

正因为如此,世间众人多有微词,把背弃大明祖朝、投敌努尔哈赤视为“汉奸”行为,为后人所不齿。

那么,范文程真的是“汉奸”吗?

01 “汉奸”一词的演化历史

“汉奸"作为一个专用词,起初是指汉朝的奸臣。元代胡震编纂的《周易衍义》有记载,卷六云:

李固欲去汉奸而反遭羣小之毒吝也,然志在去奸,于义何咎?葛亮欲殄汉贼而反遭街亭之毒吝也,然志在殄贼,于义何咎?

这里,“汉奸”与“汉贼”是并列的,是同一个含义。

到了明代,“汉奸”指称不法的汉人。《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八十八载:

汉奸揆之,其狡百出,势不得不需兵力一面合力版筑……

到了清代,一直沿用了明代"汉奸"一词的含义,到了乾隆年间已经出现了某些变化,开始用在汉族之外。《清史稿》卷307有这样一段记载:

至苗民为乱,往往由汉奸勾结。

道光年间,由于西方列强入侵,"汉奸"的含义又发生了变化。此时的"汉奸"主要特指背叛国家,为洋人效力,从事刺探情报等破坏通敌活动的中国人。

民国建立之后,"汉奸"的含义正式定型,且沿用至今,就是指背叛祖国、出卖国家利益的人,不限于汉族。

汪精卫就是典型的卖国求荣的大汉奸。

我们了解了“汉奸”一词的演变历史,再回看一下范文程,他是不是“汉奸”呢?

02 “汉奸”范文程之说

所谓的“汉奸”范文程之说呢,主要理由是说他考中了明朝万历四十三年的秀才,就是明朝的官员了,结果他背叛了祖国,投靠了努尔哈赤,反过来帮助外族攻打明朝,绝对是“汉奸”。

就当时明朝的定义理解来说,范文程就是不法的汉人。

大明亡臣顾炎武也对范文程嗤之以鼻。

设身处地来说,在大明一朝生活的人,无疑是鄙视范文程的。然而,处于现在新时代的文人学者,还是固执己见,把“汉奸”的帽子扣在范文程头上,意欲何为呢?

纵观我国历史的进步与发展,由两晋南北朝开始,再到宋、辽、金及西夏的民族融合,我们中华民族宽襟的胸怀包容了更多的民族文明,才构筑了铁血丹心为一体的同心柱。

到了明清两朝,更是凸显了大国风范,矗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已经使整个国家腐烂不堪。

此时此刻,改朝换代已是历史必然,颓危的大明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这时,范文程出场了,从努尔哈赤开始,一直被后金、大清重用,历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宗顺治帝及清圣祖康熙皇帝四朝,他是不可多得的四朝重臣,被称为文臣之首。

可以说,没有范文程,百废待兴的华夏大地还不知道何时再现荣光。

《清史稿》给予高度评价:“文程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

就连康熙大帝也对范文程赞绝于口:“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

范文程的功绩是彪炳史册的,他对得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祖。

那些用狭义的“汉奸”字眼、丑化范文程的人,也算是小肚鸡肠,舍弃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大智慧,需要冷静与反思。

范文程在朝期间,提倡民族合作,民族谅解,安定百姓,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选拔人才,使用贤良,直言敢谏,为了建设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付出了终生心血。

顺便插个题外话,岳飞是民族英雄吗?

以前的历史课本上,那是铁板钉钉的。可是现在变了,为何呢?

岳飞是抗金英雄,他“抗”的不是外族侵略,而是“内族纷争”。

他与戚继光“抗倭”的民族英雄是有质的区别的。

由此而论,范文程非但不是“汉奸”,而是历史进步的“功臣”。

我们今人的历史观是要跟上时代、与时俱进的,不然就会在“牛角尖”中丧失原则、迷失方向。

03 范文程与大清王朝的渊源。

有些史料上说,范文程22岁时,就主动投身到努尔哈赤帐下,然后得到努尔哈赤器重的。

一个落魄的大明文人,难道就这样轻而易举的“登堂入室”吗?

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范文程是“汉奸”吗?

当时,范文程家族是大明洪武年间被谪往到辽东的。

努尔哈赤夺取了辽东之后,对汉人的政策就是屠杀和掠为奴,史载“诛戮汉人,抚养满洲”。

他对明朝的儒生尤为反感,认为“种种可恶,皆在此辈”。

言外之意,大明一朝的落败与儒家学士有直接的关系,没有很好地为国出谋出力。

努尔哈赤攻占抚顺以后,是采取了怎样的管控措施呢?史书这样记载:

论功行赏,将所得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其降民编为一千户。

我们的范文程当时就在“一千户”之列,由于他身材伟岸,所以引起了努尔哈赤的注意,通过一番问答与思想交流,努尔哈赤甚为满意,产生了侧隐之心,言"此名臣后也,善遇之",于是将范文程赐给镶红旗下为奴。

从上述我们可以得知,他不是主动降清的。

这才是范文程与大清王朝的始作渊源。

也就是由此,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精彩华章开始由范文程逐步抒写。

结语

康熙五年,70岁的范文程因病去世,谥号“文肃”,经天纬地曰“”,刚德克就曰“”。

可见,“文肃”的分量是非常重的,在历朝历代仅次于“文正”,范仲淹的谥号就是“文正”。

范文程的功绩是超过范仲淹的,笔者猜想当时朝廷也有顾虑,毕竟范文程不能逾祖的。

然而,我们必须为范文程摘去“汉奸”的帽子,让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重现光彩,“正肃”我们的视听,为华夏大地织就起一面靓丽的历史风景。

参考资料:

1、人民网王伟《“汉奸”范文程:从奴隶到“满清第一功臣”》

2、《清史稿》

3、《360百科》

平民之宴欢迎关注与交流,用文字点亮生活,用文化解读时空!

努尔哈赤(70)大明(50)汉奸(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