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原版结局 《长安十二时辰》林九郎的原型李林甫,口蜜腹剑,武三思女儿的情人
《长安十二时辰》林九郎的原型李林甫,口蜜腹剑,武三思女儿的情人

昨晚的《长安十二时辰》中,李林甫以用三司之印在何孚的供词上盖章。在右相府姚汝能说出太子在密室密会李适之,裴宽和皇甫惟明。看到此处不禁让无眠想到,《长安十二时辰》的背景应该是在天宝五年的正月十五(正月望夜)。
五载正月望夜,坚与河西节度、鸿胪卿皇甫惟明夜游,同过景龙观道士房,为林甫所发,以坚戚里,不合与节将狎暱,是构谋规立太子。
据《新唐书》天宝五年(746年)的正月十五,长安城中,在熙熙攘攘观灯的人群中,太子李亨与皇甫惟明等人邂逅了太子的大舅子韦坚。观灯散场之后应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可是皇甫惟明与韦坚心血来潮途经景龙观,这两位进入观众又聊了很长时间。皇甫惟明进京时已被李林甫盯上,盯梢之人是御史中丞杨慎矜。
在李林甫授意杨慎矜上疏唐玄宗,诬告外戚韦坚与边疆大将皇甫惟明勾结,图谋拥立太子为帝。这封奏疏完全可以触动任何一位在位皇帝的敏感神经,外戚、封疆大吏、结党、外臣结交宗室,这完全是谋反的苗子。
出乎李林甫的意料的是,韦坚被贬为缙云太守,皇甫惟明被贬为播川太守。
太子李亨并没有收到处罚,其实在唐玄宗心知肚明杨慎矜受谁指使,李林甫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唐玄宗平衡权力所使用的工具而已。
李林甫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李林甫的曾祖是李渊的堂弟,论起来他还是李隆基的族叔。李林甫和唐玄宗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音乐。身为大唐总族的他,对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这种方式非常的不屑,另外一个原因是学习不好。于是他选择了通过关系成为千牛直长,想当年李渊出身是千牛备身,他俩出自一个系统。通过他的舅舅是楚国公姜皎的帮助,开元初年,李林甫一路升迁,从太子允中,谕德皇甫惟明简介,到国子司业。
726年,宇文融与张说争夺相权,李林甫被拉拢进了宇文融的阵营,被任命为御史中丞,之后历任刑部、吏部侍郎。当时杨玉环还没出现,她之后的婆婆武惠妃宠冠后宫。爱屋及乌,武惠妃之子寿王瑁和盛王琦深受唐玄宗喜爱,太子李瑛之母也在这一年亡故,太子逐渐失宠。身为太子旧人的李林甫也,转向了武惠妃一边。
737年,武惠妃陷害三王一驸马(之前文章已有所交代),太子最终被赐死。李林甫和武惠妃曾极力推举寿王为太子,可是唐玄宗还是采纳了高力士立长不立幼的建议。
738年,李亨被立为太子,押错宝的李林甫也就站在了新太子的对立面。
李林甫能入相,还取决于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他就是韩休。正是韩休在退休前的推荐,李林甫才能顺利升级为相。
高力士最初入宫时,在武则天跟前犯错,被驱逐受宦官高延福收为干儿,高延福出身自武三思家中,所以高力士也受惠于武家。武三思的女儿嫁于裴光庭,却与李林甫有私情。在裴光庭死后,武三思之女请求高力士帮忙推荐李林甫为宰相,高力士为人谨慎并没有答应。
唐玄宗准备让韩休替代裴光庭为相,高力士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武三思女儿,并给他出主意让李林甫抢先一步去韩府道贺。
李林甫到达韩府之后,唐玄宗的圣旨随即下达到韩休家。从此以后,李林甫就成了韩休的吉祥物。735年,在韩休退休之时,不失时机地推荐了李林甫进入宰相班底。
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出任右相,753年皇甫惟明简介,病逝。
为相十九年。
一个人在唐玄宗时期,能够为相十九年,实在不容易。姚崇四年,宋璟四年。李林甫不是科举出身,时不时还闹点错别字的笑话,璋和獐分不清楚。人品也不太好,嘴甜心狠、口蜜腹剑,属于把人卖了别人还替他数钱类型的。所以李林甫比起文人宰相来说,属于实用型人才。
李林甫曾经简化办事程序,改革税法,在打击政敌的同时也在为政上有所突破。
李林甫驾驭权臣采用的是专制,谁不听走人,姚崇、宋璟、张说等人都曾遭遇过同僚的责难,唯独李林甫在任右相期间没人敢在朝堂上对他发难,他做专制也阻塞了贤臣的提拔,把大唐带沟里去,他也该负很大的责任。
李林甫最错的事就是与太子为敌,站在太子的对立面,清洗了皇甫惟明和王忠嗣等人。为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
▲本文为搜狐号:抱影无眠夜归人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