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小阮怎么定弦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原文_翻译及赏析

火烧 2022-07-31 01:31:18 1063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原文_翻译及赏析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唐代·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野渡花争发,春塘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原文_翻译及赏析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唐代·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春天送别惜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中的小洲上长满了小草,王牧要出去游玩了。
年纪刚刚到了及冠之年,文章的体裁风格与父亲的相同。
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舍不得他离开,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

鉴赏

唐人的送行诗很多。但送行有种种情况,诗的情味也就大不一样。这里是送一个年轻人去探望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又是那里的州官。恰逢时节在初春,正是游历的大好时光。对一个刚成年的人来说,游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说,这都是一件好事。尽管离别免不了引起依惜别之情,但也被替对方高兴的心情掩盖了。这就决定了这首诗的明快基调。

诗的首联点明了送人春日出游的意思。诗人化用了前人的诗句。谢灵运《悲哉行》说:“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王孙是对年轻人的尊称。《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漂母对韩信说过这样的话:“ 吾哀王孙而食之,岂望报乎!”王牧恰好姓王,所以用在这里更显恰当。汀洲,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水边。细草绿,时值早春,小草刚刚发芽。古人常常把春草和离情联系在一起。《古诗十九首》说:“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浓,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所以一说“细草绿”,惜别之意也就蕴含其中了。

第二联是对被送者的介绍和赞许。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了。这正是人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不仅如此,王牧承继了家学,擅长诗赋,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四弓裘”,用的是《礼记·学记》的典:“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来便用“弓冶”、“弓裘”比喻父子世袭的事业。这里既是对王牧的赞许,又是对他所要拜见的叔父的称誉。当然,应酬之作中这类词句难免也有溢美之处。

第三联构想王牧旅途中的见闻。“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这两句描写山野春天雨后的景色。一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们领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写得生机勃勃,清新流丽。前人评论道:“ 李袁州(嘉祐)中兴高流,与钱(起)、郎(士元)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如“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唐音癸签》卷七引刘辰翁语)

小阮怎么定弦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原文_翻译及赏析

第四联构想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一定十分怜爱,舍不得他离开。所以嘱咐说: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创作背景

关于王牧这个人的事迹现已难确考。只知道有个王牧曾经担任过考功员外郎,与李嘉祐同时。吉州的王姓刺史有王缜,大历后期在任。这时候李嘉祐在吴越一带闲居。所以这首诗大致是大历后期(774~779年),作者送王牧春日出游时所作。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李嘉祐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