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俗语穷不走亲富不还乡 俗语“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古人的智慧值得深思

火烧 2022-07-26 07:20:13 1106
俗语“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古人的智慧值得深思 老祖宗有句老话,叫“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意思是说一个家族再豪门也过不了三代,再富贵也富贵不了六代,贫穷的家族也不会永远贫穷,九代之内

俗语“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古人的智慧值得深思  

老祖宗有句老话,叫“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意思是说一个家族再豪门也过不了三代,再富贵也富贵不了六代,贫穷的家族也不会永远贫穷,九代之内必有翻身之人。这句话其实是战国时期儒学大家孟子的名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演变过来的。很多人听了也许会发出质疑,国际上那些大型家族企业,像松下、本田、福特这些不都传承百年了吗,可见这句话根本就不准。

但事实上,如果把全球所有继承型富豪进行一个统计的话,事实真相还真跟老祖宗说的一样。当今全球有四分之一的富豪财富来自继承,而能继承到第三代的只有22人。

就像韩国著名的三星集团,第一代李秉喆创业,第二代李健熙守业,结果到了第三代李在镕,竟然因为卷入政治丑闻蹲大牢去了。而更多的则是层出不穷的新晋富豪,就像中国恒大地产的老总许家印,家里三代贫农,从打工仔起家一路发展到了今天的地位。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的教育。民国时期,上海有个著名的大商人聂云台,是上海商会的会长,曾经写过一本叫《保富法》的书,在书里他详尽的描绘了自己所见的家道中落的例子。不少巨富们辛苦一辈子挣来的钱,子孙们根本不珍惜,吃喝嫖赌,顷刻间挥霍一空。

而他也在书中总结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长辈们并没有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教给后辈,留给他们的只有钱,他们不懂得珍惜,只会挥霍,以致家道中落。

古人云:遗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即使再富有的家族,如果一味宠溺孩子,而不把做人做事、积福积德的道理教给孩子的话,孩子就会养成好逸恶劳,奢侈炫耀的品性,自然没能力继承家族的事业。

俗语穷不走亲富不还乡 俗语“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古人的智慧值得深思

与之相对应的,穷则思变。父母家境虽然贫穷,但他们思想上不贫穷,不但自己勤劳肯干,也教育孩子多读书,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不少家境贫寒的孩子因为读书读得好,在大城市扎稳了脚跟,他们的子女就会享受更好的教育,一代代积累下去,超越阶级并不是梦。

当然,如果实际上不行动一味给孩子灌输这种穷不过九代的理念是害了孩子,如果没有自身的努力,没有人能一夜暴富。

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政治的变革。中国几千年来王朝更替,总会有人升天,有人入地,也就是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比如东晋时期著名的琅琊王氏,家族众人都在朝廷做官,著名的王导,王羲之,王献之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显赫非常,几乎不把皇帝看在眼里。

结果东晋灭亡,琅琊王氏被屠杀殆尽,自此再也没有复兴。而像朱元璋这样的八代贫农,三代要饭出身,却因为赶上了元末天下大乱,趁势起兴,建立起义军,成就一代霸业。放到和平年代,他也未必能出头。

现代社会也是一样,政治和社会的变革深切的影响着每一个人。新千年房地产市场兴起,让一大批人由此成为富豪,传统行业衰落,有人因此而破产。家族的起起落落,除了自身因素之外,这种社会无可逆转的变革,也是重要的原因。

苏轼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除了社会因素之外,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教育不好子女,一味偷奸耍滑必然不能长久,想要传家久,只能凭借良好的品德和教育,而不是金钱和土地,最应该留给下一代的是高尚的品质和道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