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课外阅读好词好句摘抄 小学二年级摘抄的好词好句好段感受,加书名.作者. 急!急!急! 高悬赏!
小学二年级摘抄的好词好句好段感受,加书名.作者. 急!急!急! 高悬赏!
小学二年级摘抄的好词好句好段感受,加书名.作者. 急!急!急! 高悬赏!
1、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2、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3、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心装模作样!这是直率,不是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4、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用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权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5、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渡过的细纱,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用伤,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鱼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凭,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感情是人生的一部分:亲情是序言,友情是目录,爱、恨、恋、想是感情故事的主题。
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真诚是词,信赖是曲,理解,尊重是友谊的主旋律。
青春是人生的一首歌:成功是词,拼搏是曲,永不懈怠是青春的主旋律。
知识是海洋中的一叶小舟:文史理工是船浆,情感智慧是风帆,老师学生是知识的孩子。
网路是电脑的一道大餐:网站是主菜,邮件是甜点,病毒黑客是网路的调料。
波的影象是人生的道路:波峰是成功,波谷是挫折,质点是波的影象的闪光。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一根羽毛,一根羽毛,或许太平常了,但组合起来,却是孔雀艳丽的彩屏。
一粒砂土,一粒砂土,或许太渺小,但堆积起来,却是大山的脊梁。
假如夜空是海,星星是浪花,那一弯新月便是是叶小舟,载着你我遨游太空。
假如地壳是史书,岩层是书画,那一堆化石便是一行行释注,带着我们回到远古。
不要只贪爱温暖的太阳,更应该去爱风雨,它纯洁了你的灵魂;不要只接受光明,更应去享受黑夜,它让你看到了星辰;不要只迎接欢乐,更应该去忍受悲伤,它升华了你的灵魂。
不要只贪求平坦的旅途,更应该去尝试坎坷,它磨练了你的意志;不要只欢迎赞扬,更应该去接受批评,它让你看到了缺陷;不要只祈求获取,更应该去作出奉献,它证明了你价值。
是水,就要回归大海;是白云,就要拥抱蓝天;有知识,就要回报人民。
是种子,就要冲出土层;是鲜花,就要散发芳香;有才华,就要报效祖国。
生活可以吞没贪婪者的欲望之舟,也可以鼓起奋斗者的搏击之帆。
挫折可以截断怯弱者的前进之路,也可以搭起勇敢者的攀登之梯。
没有落日般的瑰丽,没有流云般的飘逸,但可以有水晶般的清纯与透明。
没有大山般的巍峨,没有湖水般的轻柔,但可以有岩石般的坚毅与稳重。
没有大海般的浩瀚,没有瀑布般的飞泻,但可以有泥土般的朴素与随和。
雨像一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每一个角落。
雨像一位多愁善感的琴师,敲一串丁丁咚咚的音符,渗入树林的每一片绿叶。
笛声: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树叶上,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精灵。
铃声:丁丁当当的铃声,欢快洒落在教室里,操场上,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
母爱是一本我终生无法读完的钜著;母爱是一片我永远也飞不出的天空。
当枯黄的秋叶随风摇曳时,深秋飘然而立校外,月光下,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硕大的风衣将瘦骨嶙峋的父亲裹了进去,我心头一阵酸楚。
人世间的真情就像一张大网,时刻温暖着人的心扉,就如妈妈的爱一样,永无止境。
岁月,是一首诗,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岁月是一峰骆驼,驮著无数人的梦想。
船的命运在于漂泊;帆的命运在于追风逐浪;人生的命运在于把握,把握信人生,方能青春无愧。
往事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有过坎坷,有过遗憾,却没有失去青春的美丽。相信自己,希望总是有的,让我们记住那句话: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假如生活中你失败了,请不要将忧伤的泪水写在脸上。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生活中最得要的是有一份十足的勇气和一个创业的胆量。
曾经以为,一次无奈的哭泣,便函是人世间所有的沧桑;一个小小的挫折,便函是人生所有的失败。是十四岁告诉我……
月光清幽。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著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窗隙,母亲似乎着凉,带着浓浓的倦意咳嗽了几声。我梦中惊醒,怔怔地看着灯下年迈的母亲……
夜晚,春风柔和地吹着。我托著下巴,坐在落英缤纷的台阶上,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件难忘的事。
亲情是一把结实的伞,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为你抵御严寒;亲情是一张柔软的床,你累了,让你忘记疲惫;亲情是一条干爽的毛巾,你哭了,为你拂去心中的泪水;亲情是一杯甜甜的冰红茶,你笑了,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
父亲是一本很厚的书,小时候我就很佩服我的父亲,但不懂其中的含义;随岁月的推移和一些事情的发生.我渐渐地了解了我的父亲,他像水一样,遇到障碍则气势更大,是一种遇到挫折则更加坚强的人.
小时候,由于家里只是靠农作为生,一家人除父亲会做家俱外,都以农本,加上我们姐弟俩又上学,家里窘迫了.每次到学校交学费时,父母双眉都邹很紧紧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穷而终止我们的学业.这也许是"再苦不能苦孩,再穷也不能穷教肓"的口号发挥和功效吧.
微笑,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能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能拥抱明天的太阳,笑对人生,能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微笑的人,显得那么可爱,那么和蔼,那么风趣,那么坚强,它传递着人们的感情,因为,微笑是人世间最美的符号!
春——是鲜花的笑脸,是泛著淡淡新绿的柳枝在舒展筋骨,是草儿睁开了朦胧的睡眼,看世界;春——是天空中摇曳著的形形色色的风筝,是那手牵风筝线在山上山下跑来跑去的孩子;春——是自然女神,一睡醒来就在梳妆台旁梳洗,她把凝住的流水“梳展”开;把姹紫嫣红涂抹在大地上;把天空洗得明澈湛蓝;把乌云拨开,让七彩的阳光又普照万物。
修竹叶间那一笔翠绿,是生命;远山上那一片黛色,亦是生命。听,林中、幼鸟的叫声昭示着生命的到来;花间小虫的嗡声诉说着生命的力量; 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心装模作样!这是直率,不是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写摘抄型的有书名,作者,好词好句,好段,感受
1.龙应台 《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见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角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感受:作为父母,在给予儿女爱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体会到父母的付出。
作为儿女,要理解父母的爱,要知恩图报,尽管想独立,但要多与父母沟通思想。
2.席慕蓉 《独白》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赞许和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感受:告诫读者要珍惜时光,人生有着各个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都会有“落幕”时,每个阶段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虽然已经“落幕”,但是在“落幕后,可以不断地去弥补前一阶段的不足,使自己能有一个提高,有一个飞跃,趋于完美。这样才能减缓时光流逝的步伐。只要你肯爱惜时间,珍惜时间,你就能留住时间的步伐,使你变得年轻起来。 当你走过一段又一段的人生之路,怆然回顾走过的路,不会因此而后悔和懊恼。路在你的脚下,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只有把握机遇,勇于向前,努力拼搏,成功就在眼前。
小学二年级好词好句摘抄有哪些?
好词摘抄:
春寒时节
春寒季节
春天渐近
春天来临
春天降临
春令已到
春回大地
春归大地
春到人间
四面八方
四脚朝天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五花八门
六神无主
好句摘抄: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 爱因斯坦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 马克思 ·
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 吴运铎 ·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 罗素 ·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 ze ·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 ·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ze ·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 林宽·
小学二年级寒假课外阅读,要求每天一篇,摘抄好词好句,包含书名,急!
你可以到今日头条上的赵静teacher的主页上面摘抄。
我每天更新一段好句,还有赏析,是可以解决你的难题的。
二年级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桃红柳绿 春色满园 花木灿烂 夏日炎炎
鸡鸣蝉叫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 夏日可畏 秋高气爽
听,蓝天上的大雁这样回答,它们排著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美景!”
夏天景色”的好段集锦
好句: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摘录2
好词:描写“夏天”的成语集锦
好句: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摘录1
好句:描写“山”的好句集锦
一份可爱,一份机灵,一份活泼,这就是十全十美的小白兔乖乖。
小学二年级好词好句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词语积累
三字词语ABB式
轰隆隆 笑眯眯 笑哈哈 笑嘻嘻 笑呵呵 笑吟吟 水淋淋 水灵灵
汗淋淋 阴沉沉 血淋淋 懒洋洋 圆溜溜 慢吞吞 兴冲冲 绿油油
红彤彤 红艳艳 红通通 黑乎乎 黄澄澄 白花花 亮晶晶
四字词语之ABCD式
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大雁南飞 山河壮美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景色宜人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闻名中外 金光闪闪 景色秀丽
奇形怪状 四海为家 丰富多彩 和蔼可亲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川流不息 名胜古蹟 风景优美 高楼大厦 不约而同 坐井观天 迫不及待 热情帮助 友好相处 团结合作 叫苦连天 展翅欲飞 引人注目 百花盛开 秀丽神奇
四字词语之ABCC式
兴致勃勃 议论纷纷 金光闪闪
四字词语之又A又B式
又闷又热 又窄又矮 又香又甜 又宽又长 又红又大 又尖又长 又细又长

四字词语之式ABAC
大模大样 自言自语 荡来荡去 各种各样 无边无际 无影无踪
一上一下 大口大口
四字词语之成语故事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尺有所长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四字词语之AABB式
稳稳当当 平平整整 清清楚楚 乾乾净净 断断续续 摇摇摆摆
蹦蹦跳跳 弯弯曲曲 平平淡淡 平平整整 许许多多 多多少少
反反复覆 急忙忙 认认真真 仔仔细细 结结实实 飘飘摇摇
祖祖辈辈 乒乒乓乓 明明白白 说说笑笑 来来往往 叽叽喳喳
吞吞吐吐(带有动词的)
摘抄好词好句 要有书名作者感受
西湖七月半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
楼船萧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
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变,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
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
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
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
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
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
月者,看之。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
轿伕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
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
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皁隶喝道去,轿伕叫船上人,怖以关门,
灯笼火把如列星,——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辈始
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
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
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赏析
一、主要内容
今诗人卞之琳有诗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张岱游山玩水,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美景,还不忘观察游山玩水之人。《西湖七月半》主要描写的,不是自然风光的美丽,反而侧重刻画赏景之人。文章专注于游人,把他们的情态刻画得生动逼真。这里表现的已经不是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
在作者看来,七月半看月之人有五类:一是“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的达官贵人;一是“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名娃闺秀;三是“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的名妓闲僧;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的市井之徒;五是“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的文人雅士。这五类人都成了作者眼中的风景。
一般人游西湖,都是选择在白天,“巳出酉归,避月如仇”。只有那些附庸风雅之人,才在夕阳西斜的时候出城。这些人也多是达官贵人,他们成群结队,急于参加盛会。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如梦魇和呓语;在喧闹中,人像聋哑了一样,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大船小舟一起靠岸,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船篙与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相摩擦,脸和脸相对而已。这种热闹是暂时的,待他们尽兴以后,便散得灰飞烟灭。
前四类人都是不会赏月的故作风雅的人,真正赏月的,在人群散去的时候,才停舟靠岸,“呼客纵饮”。此时月亮仿佛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歌妓也来了,杯筷安置,歌乐齐发……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刚刚散去。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月色、青山、湖水、荷花,一切宁静而美好,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茶赏月,才是真名士追求的情趣啊!庸俗和高雅,喧譁与清寂,前后作了鲜明的对照。
二、思想感情
张岱中年经历明朝的覆亡,家境也随之败落,所以他的小品文中常暗含家国之痛与沧桑之感。
中国传统是在八月中秋赏月,七月半赏月,无论是风雅还是热闹程度都不及八月半。我们知道,七月半在民间也被称为鬼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晚明时,杭州西湖的各大寺院这天晚上都要举行盂兰盆佛会,为信徒们诵经拜忏,以超度其祖先亡灵。所以,七月半晚上,杭州人去西湖夜游的也是很多的。《西湖七月半》是追忆过往之作,作者是文雅之士,不写八月赏月,却写七月,其实也是其心情的写照。
张岱生活在明晚清初。他的家世颇为显贵的。高祖张天覆嘉靖廿六年进士,官至太仆卿;曾祖张元汴,隆庆五年状元,官至左谕德侍经筵;祖张汝霖,万历二十三年进士,视学黔中时,得士最多;父张耀芳,为鲁藩长史司右长史,鲁王好神仙,他却精导引术,君臣之间,甚是契合。张岱一生,以甲申年(1644)为界限,迥然划分为两个阶段。在前则为纨裤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谲谑,书囊诗魔。”声色之好,耳目之娱,无所不用其极。生活的鲜活乐趣,生命的切肤欢娱,他以身自任,糜不知返。在后则为亡国之民,破家之子,“山厨常断炊,一日两接淅”,悽风苦雨,飘零人间四十年。
他一生坎坷放荡,不羁之中却自有真性情,高格调,综观其书其文,少有夸饰语,更少伪词,少惺惺恶态。他交友主张“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作文更不会如附庸风雅之徒,沽名钓誉之辈,故做惊人语。明末,他和王思任祁彪佳,并称晚明"三才子",不但才气相类,而且私从甚密,人格相伯仲。张岱还与祁家兄弟多人,堪称莫逆。明王朝灭亡之后,王思任誓不朝清,绝食而死;祁彪佳于清军破山阴后,留下"含笑入九泉,浩气留天地"的《遗诗》,投水身亡。昔日的挚友已成阴间之鬼,只有他一人苟活于世,七月半,其实也含缅怀故人之情。
张岱钟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七月半游湖,而且选择在人尽散去的二鼓以后,就表现了张岱不入世俗,对熙熙攘攘的社会和变化无常的士人的冷淡甚至厌恶,他追求的是一种冷寂的孤高。他对世人的冷眼旁观,体现了他对世俗民情的关注,这虽然没有政治性的目的,更多是禅性的感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艺术特色
《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作者开篇就点明了人是本文的主要描写物件:“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着就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惟妙惟肖。“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形象地将市井闲徒的特征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著作者醉心于昔日繁华生活的怀旧情绪。
这些游玩之作,富有作者的生活化、个人化情调,显得清新自然。《西湖七月半》属于追忆之作,描摹西湖游人的情态,烘托出繁华热闹的生活气息。五种人,基本上涵盖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同类别,从达官贵人到市井无赖,游湖的繁华,其实也是社会的繁华。湖上是“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拥挤不堪;耳畔则“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喧闹难耐。俗人看月只是“好名”,其实全然不解其中雅趣的旨意。接着,作者由动入静,描写了文人雅士,趁俗人散去后,才邀约三五好友名妓,在月下同坐。此刻轻歌曼舞,美酒千杯,佐以如镜明月、清秀山水、幽香荷花。环境的优雅,映衬出作者等诸人情怀的高雅。一俗一雅,两相对比,褒贬不言自明,将作者的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岱的语言雅俗结合,颇见功底。这篇小品,寓谐于庄,富有调侃意味。诸如“明为看月而实不看月者”、“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等语,饶舌一般,富有韵味。“轿伕擎燎,列俟岸上”、“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盛会”等语句,含带调侃嘲讽口气。前者以轿伕之克尽职守,认真其事,反讽其侍奉的主人实乃“好名”而已;后者则可以从“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皁隶喝道去”的描述中,见出“速舟子急放断桥”,不过是赶凑热闹,对于“看月”并不真正在意。三言两语中,便点画出了这些人的庸俗。
西湖七月半(译文)
张岱
西湖(农历)七月十五日(的晚上),无一处可以观看,只能观看七月十五日的游人。
观看七月十五日的游人,(可以)用(分成)五种型别(的办法来)观看他们。第一类,(乘坐)有楼台装饰的游船,船上有乐器吹弹,戴着高冠,摆着盛大的酒席,灯光中歌妓表演,仆役侍候,歌声与灯光交错,迷人耳目,(这是)名义上是为了赏月而来但实际上并没有看见月亮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二类,也有坐在船上的,也有坐在楼上的,(有)名门的美女,大家的小姐,带领着美貌的男孩,笑声叫声相杂,环坐在楼船的平台上,看看左边又望望右边,(这是)人虽在月亮下面却实际上不看月亮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三类,也有船,也有音乐歌声,名妓助欢,闲僧佐谈,慢慢地喝酒,轻轻地歌唱,萧管低吹,琴瑟轻弹,乐器伴和著歌声,也在月亮下面,(这是)自己赏月同时希望别人观赏他赏月情状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四类,不乘船也不坐车,不穿长衫也不戴头巾,酒足饭饱(之后),叫上三五个人,挤进人群里,(去)昭庆寺、(过)断桥,大叫大嚷(声音)杂乱,假装酒醉,唱歌没有腔调,月亮也看,赏月的人也看,不赏月的人也看,但实际上(这是)什么也没看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五类,乘着带有细薄帷幔的小船,(船上)有干净的茶几和温暖的茶炉,一小锅茶不久就煮好了,(用)雅洁精致的瓷茶杯静静地传递,好友美人,对着明月坐在一起,有的藏身于树下,有的为逃避(外湖人多)喧闹而躲入里湖,(他们在认真)赏月但别人却看不到他们赏月的情态,(他们)也不是故意做作的赏月之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
杭州人游西湖,巳时出城,酉时返回,躲避月亮好像(躲避)仇人似的。(他们)这天晚上(只是)热衷于名声,(才)跟随(出游的)队伍争着出游,慰劳守门的军士不少酒钱,轿伕举着火把,排列在岸上等候。(游人)一进到船里,(便)催促船伕赶快驶向断桥,(为了)赶上盛大的集会。因为(这个)缘故,在二更之前,众人的吵嚷声,器乐的合奏声,(是那样的喧闹嘈杂,)好像水在沸腾,如有巨物震撼,又好像有人在梦中惊叫和说梦话一般,还好像聋子大声说话和哑巴张口乱叫似的。无论大船、小船,一齐凑到岸边,(人们)根本看不到美丽的景致,只是看见竹篙击著竹篙,船触著船,肩头擦著肩头,脸看着脸罢了。没多久(人们的)游兴(就)没有了,官府的(官员们)酒罢席散,由差役们在前面吆喝开道,(接连)离去。轿伕召唤船上的游人,用城门即将关闭(晚了进不了城)来恐吓他们,灯笼火把像排列的星星,一伙一伙地簇拥著离开了。在岸上的游人也跟随着队伍,(为的是)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到城中,(西湖这里)游人逐渐减少,不多时全都走光了。
我们这些人这才将船向岸边靠拢,断桥的石阶开始变凉,(我们)在它的上面摆设酒席,招呼(同游)客人纵情畅饮。这时,天上的明月,好像刚磨出的镜面;远处的青山好像重新梳妆打扮过一般;眼前的湖面,好像刚洗过脸似的又恢复了平静光洁,刚才慢慢地喝酒、轻声歌唱的游人(从船中)出来了,藏身于树下的游人也出来了,我们这些人过去跟他们互相招呼问答,拉过来跟(他们)一同闲坐。高雅的朋友来了,著名的歌妓到了,酒杯和棋子安置好了,乐器伴和著歌声开始了。天上的月色(变得更加)幽凉,东方将要(露出)白光(天快亮了),客人才分散离去。我们这些人任船在湖面飘流,在十里的荷花丛里酣睡,花的香气扑人,连做梦都感到清香,真是畅快舒服极了。
读《雷雨》有感
也许是名字的的原因,我接触《雷雨》比许多同龄人要早一些,然而重新翻开这个被冠以各种美誉的故事,一些新的看法却浮在脑海。
(一)关于周朴园
悲剧的初始,往往是一个并不动人的错误。富家少爷在空虚无聊的生活中与温柔美丽的女仆坠入爱河。情理之中,富家长辈愤然反对二人的交往,在除夕夜将怀抱婴儿的女仆赶走,还“用心良苦”地留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
毫无疑问,周朴园作为全域性的矛盾焦点,是情感冲突最激烈的存在。我看过许多对他的评价,意思大抵如下:
“年轻时爱上侍萍的周朴园,仍有一丝纯净残留。可自那个除夕夜,他听任家中长辈将梅侍萍赶走,娶了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时起,他的心灵已彻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写照。在三十年后,认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来的情感,并非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彻头彻尾的猜忌、怀疑与恐惧。他想到侍萍也许会对他的地位,对他的利益造成威胁,会揭穿真相让自己将面临的尴尬的处境。相反,对侍萍悲惨遭遇,他却没有应有的同情和与歉疚。”
我则认为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体现。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但他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他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评价中说周朴园“利益至上”、“猜忌、怀疑与恐惧”我大抵是同意的,但对与说他“丧失人性”、“冷血无情”我认为有失偏颇。
三十年前,他以极端不负责、极端自私的方式结束了与梅侍萍的感情。而三十年后,侍萍再次出现时,他则以更加不能为人原谅的面孔保全自身。
诚然,周朴园的身上有着过于浓重的物欲浸染过的味道,他自私,不负责任,懦弱虚荣,又专横霸道。他一直留着侍苹喜欢的家俱,保留她的习惯,珍视那绣了梅花的旧衬衣……这其中不排除虚伪的成分,但我也能从中看出一些朦胧的东西,譬如歉疚,譬如对过去美好理想的追忆……
(二)关于冲突
我觉得,如果一定要给《雷雨》一个关键词的话,那这个词必须是“冲突”。这冲突,是情绪的冲突,是人性的冲突,是制度的冲突,更是时代的冲突。
压抑苦闷,与继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的繁漪;受过一定民主思想的影响而缺乏反抗勇气的自私怯懦的周萍;为罢工工人权利而与周朴园正面斗争的鲁大海……所有所有的冲突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溼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侍萍痴呆,蘩漪疯狂,鲁大海出走。罪恶的家庭崩溃了。
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这场天崩地裂般决绝而又惨烈的冲突折射出是整个社会。
正如曹禺所说:“《雷雨》的主题不是以道德败坏和乱伦为主题的,也不是写因果报应,《雷雨》写的是一种情绪,是情绪的发酵,情绪的汹涌推动着我诽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所显示的是我所觉得的宇宙间的残忍,相信种种宇宙斗争的背后有一个主宰。”
我能够理解。作者在创作时候并没有一种明确的主题,而是处于本能地一种倾诉,跟着自己的感觉去表现一个世界的不由自主的战栗著的冲突。
全戏以宁静开场,又以宁静收场。当一切又重归平静的时候,让人不禁掩卷而叹: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人们的性格已经被扭曲,爱和怜悯都成了罪恶。
小学五年级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加赏析。
1、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
赏析:比喻句,把帆船比成羽毛,以帆船之小衬托出大海之大.
2、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赏析: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海水的颜色;用一“浅”一“深”的差别,表达海水之蓝的微妙和难以形容.
3、难忘那清爽的潮溼的带着谈谈的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人的头发、面颊、身体的每一处的感觉.就像艳丽丰盈的女人一样的诱人.
赏析:运用比喻手法,把难以描摹的海风描写得妩媚动人,形象地表达出海风给人带来的美妙感受.
- 上一篇
本科毕业可以直接考护士吗 请问14年6月本科毕业的,如果想报名会计中级职称考试,是2018年可以考还是2019年?请知道的朋友告知一下
请问14年6月本科毕业的,如果想报名会计中级职称考试,是2018年可以考还是2019年?请知道的朋友告知一下 请问14年6月本科毕业的,如果想报名会计中级职称考试,是2018年可以考还是2019年?请
- 下一篇
西湖三杰墓在西湖哪里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西湖三杰之首!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西湖三杰之首 岳飞 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字鹏举,相州汤阴 今河南省汤阴县 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