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庙号,谥号,年号简介 清朝这3位庙号为“祖”的皇帝,你觉得哪一位实至名归?
清朝这3位庙号为“祖”的皇帝,你觉得哪一位实至名归?
早在商朝时期,为了供奉去世的国君,就开创了庙号和谥号。庙号并不是随便起的,它彰显了帝王的功绩,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比如汉朝的众多皇帝中,有庙号的人屈指可数,最为人所熟知是汉高祖刘邦,此处的“高祖”就是庙号,毕竟他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不论从哪方面来看,都足以配得上“高祖”这一庙号。
从隋唐之后,庙号的含金量逐渐降低,基本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比如高祖、世祖、显宗等。通常来说,只有王朝的开国皇帝的庙号才能用“祖”,其他的皇帝只能用太宗、高宗,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胤。

朱棣的庙号本为“太宗”,但嘉靖皇帝为了追封他老爸为皇帝,不顾众大臣的反对,将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然而,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却有三人庙号都为“祖”,这与其他朝代相比,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他们分别是谁呢?究竟哪一位能够真的配的上“祖”这个庙号呢?
努尔哈赤,用武力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是满清王朝的奠基人。清军入关后,努尔哈赤被尊为“清太祖”,即庙号为“太祖”。客观来说,若没有努尔哈赤之前的努力,估计满清很难入主中原,他被称为太祖,并没有多大的问题,毕竟他算是清朝的开国皇帝。
公元1643年,六岁的福临继位,也就是顺治皇帝。次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从此满清入主中原,顺治在紫禁城的武英殿登基称帝,成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由于顺治年幼,朝廷大权被多尔衮所掌控,直到多尔衮死后他才开始亲政。
在位十八年的时间,顺治虽然也做了一些事情,但客观来说,他并不能称得上雄才大略,也没有做出太大的功绩。顺治驾崩后,埋葬于清东陵,庙号为“世祖”,估计这是考虑到他是入主中原后的首位皇帝,所以才尊他为世祖,否则的话,他的庙号应该用“宗”,配不上“祖”的尊称。
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康熙皇帝,他是顺治的第三子,由于父亲去世太早,他八岁就继承了皇位。康熙共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单凭这一数据就秒杀了之前很多帝王。另外,自从康熙除掉权臣鳌拜后,就独掌了朝廷大权,先后平定了吴三桂等三藩、亲率大军征讨噶尔丹等。
虽然康熙不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但他的雄才大略却是12位皇帝中最突出的,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甚至有一些学者,还把康熙尊为“千古一帝”。公元1722年,康熙因病去世,其庙号为“圣祖”,听起来比太祖、世祖还要霸气。
对于康熙被尊为圣祖这件事,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尽管康熙的能力不错,但毕竟他不是开国皇帝,也不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不应该被称为“圣祖”,毕竟当年如此牛掰的李世民,都只能有“太宗”的庙号,康熙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唐太宗。也有人认为,康熙是整个清朝最有能力的皇帝,配得上“圣祖”的称号,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