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魏国是谁建立 古代的宦官被人瞧不起,魏國為什麼追認一個宦官為曹操的祖先
古代的宦官被人瞧不起,魏國為什麼追認一個宦官為曹操的祖先 古人向來有敬重祖先的傳統習慣。平常百姓一旦升官發財,都會修家譜蓋祠堂,排排場場地舉行祭祖儀式。而帝王將相們則更樂此不疲,一旦手握天下大權,身居
古代的宦官被人瞧不起,魏國為什麼追認一個宦官為曹操的祖先

古人向來有敬重祖先的傳統習慣。平常百姓一旦升官發財,都會修家譜蓋祠堂,排排場場地舉行祭祖儀式。而帝王將相們則更樂此不疲,一旦手握天下大權,身居高位,往往會想當然地認為是自己「祖上有德」,蔭庇子孫,都會追封自己的祖宗十八代。
古人追溯自己的祖先時,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為了自抬身價,往往會傾向於追認同姓的歷史名人為祖先。這些歷史名人要麼是統領千軍萬馬、屢立戰功的大將名將,要麼是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的智囊名臣,至不濟也得是個官高爵顯之輩。
然而三國時代的魏國皇帝魏明帝曹叡,追封魏國皇帝祖先時,卻別出心裁,追封一個宦官為魏武帝曹操的祖上。眾所周知,宦官在古代,是侍奉皇帝和后妃的專職家奴,身份卑微下賤,而且由於「工作需要」,個個都身心不健全,在古代數千年歷史中,一直都被人看不起。
魏明帝曹叡卻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追封東漢末年宦官曹騰為「高皇帝」,簡直是別開生面,令人瞠目結舌。曹叡也是魏國皇帝中的佼佼者,以精明強幹著稱,曾經數次擊敗諸葛亮的北伐,也是一代英雄,並不是胡作非為的昏君。
原來,魏明帝曹叡敢這麼干,有著十分充足的理由。曹騰,東漢末年沛國譙郡人,他的家族是漢朝名門世家,是西漢開國大臣曹參之後裔。但到了曹騰這一代,家道中落,淪為貧苦農民。曹騰幼年時,為了糊口被送入皇宮當了宦官。
曹騰雖然出身貧寒,但為人好學上進。永寧元年(120年),當時還是太子的漢順帝挑選讀書的侍讀,曹騰勤謹踏實,忠心耿耿,被鄧太后選中,從此成為漢順帝的伴讀兼書童,兩人結下深厚友情。
公元125年,漢順帝登基,曹騰也由此一步登天,被封為中常侍,成為漢順帝身邊權傾朝野的大宦官。此後,曹騰一直在宮中就職,先後服侍過四任皇帝,親身參與和經歷了東漢晚期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是東漢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但曹騰雖然是宦官,卻與後世的李輔國、劉瑾、魏忠賢等專權擅政的奸賊是截然相反的兩種人。曹騰始終對東漢王朝忠心不二,雖然身居高位,深受皇帝信任器重,但卻一直以忠直立身,勤勤懇懇輔佐朝政,從未有過營私舞弊、拉幫結派、陷害忠良之事,在當時朝野民間口碑極好。不僅如此,曹騰還慧眼識人,選賢任能,為朝廷推薦一大批德才兼備之士,「好進達賢能,終無所毀傷」。
《後漢書》對他評價極高,「騰用事省闥三十餘年,奉事四帝未嘗有過」,入宮30多年,服侍過四位皇帝,卻始終堅貞如一,未曾有任何過錯。由於曹騰處事公正毫無私心,「跡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從,上下屏氣」,威望極高。
看到這裡,讀者們相比就會對魏國為什麼追封宦官曹騰為祖上,有了一個清晰答案。一是因為曹騰是公認的西漢開國名臣曹參之後,曹魏皇族追封曹騰為祖上,自然也就「變成」名震天下的名臣曹參的後代,等於給自己臉上貼金。
其次,曹騰為人正直清廉,在朝野民間口碑極佳,是眾所公認的忠臣與名臣。因此曹魏皇帝追封他為祖先,不僅不會影響自己的形象,反而會讓人們由此及彼,對曹魏皇族也產生信任感與凝聚力,更有利於維護曹魏的統治。
第三點,曹騰有一個養子曹嵩,正是曹操的生身父親。因此追封曹騰為曹操祖上,從法理上而言也說得過去。了解更多魏國與曹操的相關歷史知識,請品讀《鐵血權臣:曹操全傳》。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