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作霖拜见溥仪 张作霖拜见溥仪,让溥仪受宠若惊,接着一句话又让溥仪无地自容
张作霖拜见溥仪,让溥仪受宠若惊,接着一句话又让溥仪无地自容 估计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土匪出身,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会成为中国最有权势的人,他就是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惨败后,张作霖痛定思痛,厉兵秣马,整顿
张作霖拜见溥仪,让溥仪受宠若惊,接着一句话又让溥仪无地自容

估计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土匪出身,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会成为中国最有权势的人,他就是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惨败后,张作霖痛定思痛,厉兵秣马,整顿军备,两年后又卷土重来,打败劲敌直系军阀,入主关内,成为了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当家人。此时的张作霖心情肯定异常复杂,久久不能平静,自己能走到这一步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如果再重来一次,估计张作霖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 而张作霖的真正发迹还是起源于1908年在东北地区的那次平叛。当时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中级军官的张作霖奉东北总督徐世昌的命令历时一年,剿灭了有沙俄支持的蒙古贵族的叛乱,得到了朝廷的大力嘉奖,并御赐了溥仪的一件龙袍,部队也扩编到3500人,就是凭借这3500人的起家部队,张作霖开始了在东北地区的深耕。在张作霖心里,还是很感激晚清政府的,不然像他这样要文化没文化,要背景没背景,要钱没钱的人,怎么会有出头之日呢? 就在张作霖控制了中央大权的同时,张作霖昔日的主子溥仪也很不幸的被冯玉祥的部队赶出了皇宫,而且是那种突然袭击式的通告,限三个小时走人。真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即便是袁世凯也没有这般粗鲁的对待过这位前清皇帝。当年的小皇帝溥仪现在已经慢慢长大,在他的脑海里已经充满了复国的想法,只是没有找到可靠的势力罢了。 其实早在政治强人袁世凯去世后不久,溥仪和前清遗老遗少们认为时机已到,就在忙活着如何复辟大清,他们也想到了张作霖,毕竟张作霖深受皇恩才有了现在的势力,并且满清的龙兴之地又在张作霖的地盘上,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张作霖只是一个匹夫,没有什么头脑,这样的人是最好控制的。很多报纸就此捕风捉影大肆报道,说张作霖支持复辟。听到这种风声,张作霖打破沉默公开发表声明,说自己虽然深受皇恩,但是自己不支持复辟。溥仪的美梦暂时被打碎了。 而张作霖当了北洋政府的主人后来到了天津,就想和也在天津的溥仪见一面,因为张作霖在之前就听闻溥仪为了所谓复辟大清而和日本人眉来眼去。溥仪得知后诚惶诚恐,虽然他内心也很想见一面张大帅,不过不知道张作霖的用心,也怕见了面后该怎么称呼对方,毕竟现在的张作霖已经不是16年前的张作霖了。 谁知道溥仪还没到张作霖的住所,张作霖就迎了上来,然后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说了声:皇上好。这让溥仪受宠若惊,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他没想到张作霖居然给自己这么大的礼遇。溥仪也回了声:将军好。 不过起身后的张作霖还是来了一句让溥仪难堪的话:我现在有足够力量可以保护你,为什么你还要去投靠日本人呢?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场面一度很尴尬,让溥仪无地自容,不知道怎么答复,只好含糊的说了几句应付了过去。 张作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张作霖自己和日本人打交道也有很长时间了,知道日本人的险恶用心,日本人现在这么拉拢溥仪,无非是看中溥仪还有一点价值,想把溥仪推到前台做日本人的傀儡,好迷惑一部分人已实现日本人侵略中国的野心。其次是张作霖希望溥仪能认清形势,不要心存幻想,不想让溥仪被日本人利用。封建帝制早已被全中国人民所厌恶,共和已深入民心,任何阻挡时代潮流的人毕竟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可溥仪还是白梦做梦,幻想日本人给他画的大饼,最终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而张作霖呢?也因为始终和日本人对着干,成为了日本人除之后快的障碍,最终在撤离关外的路上被炸身亡,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对此,你觉得张作霖和溥仪说的话有什么深意呢?欢饮留言评论。
很赞哦!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