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我是王承柱 亮剑的故事是真实的吗?李云龙真的有吗?
亮剑的故事是真实的吗?李云龙真的有吗?
亮剑的故事是真实的吗?李云龙真的有吗?
亮剑的故事是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
李云龙的主要原型是王近山,相似度60%特点:
●20岁当上红军师长。
●王近山一直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打仗,打起仗来不要命,人称“王疯子”。
●42岁当上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
1943年10月,王近山时任太岳军区二分割槽司令员时,奉命率队赴延安去保卫陕甘宁边区,途经敌心脏地区韩略村时,根据情报,一队日军将从此地经过,他见那里的地形险要,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他当即决定队伍停止前进,就地埋伏,准备打个伏击,好狠狠杀一下鬼子的威风和气焰。
韩略,是临汾至屯留公路上一个小镇,距临汾三四十里。韩略村边有一条山沟,公路正巧从几米高的陡壁中间穿过。这种地形打伏击再好不过了。10月22日晚上,王近山指挥部队进入阵地设下埋伏。王近山和部下,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即将伏击的竟是由日军中队长以上军官组成的“日军官战地参观团”,王近山没料到,八路军总部也没料到,日本人更没有料到。
指挥日军对太岳地区进行“铁滚式扫荡”的是日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为了展示他“新战法”的成果,特抽调近200名中队长以上的日本骨干军官,由他的亲信少将旅长服部直臣率领,来到太岳地区进行实战观摩。他原想在“战地参观团”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武威。
10月23日上午8时许,公路远方腾起滚滚烟尘。王近山驾望远镜一望,路上一溜汽车,一查整整13辆,车上站满了日本鬼子。王近山心想,13辆汽车也就二三百人,而他此时有一千多人,吃掉二三百人很有把握。汽车渐渐驶近了,每辆车上都插著太阳旗,日军军官有说有笑,不时指指划划,好一副得意的样子,俨然把中国的土地当成了他们的“王道乐土”。当日军车队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王近山一声令下:打?瞬间,公路两边枪声大作,掷弹筒,手榴弹,机关枪,步枪,犹如狂风暴雨,公路上顿作一片烟尘火海。也巧,毫无准备的服部少将率先成了枪下之鬼,完成了他“参观”的使命。然而这个参观团成员毕竟都是沙场老手,尽管失去了指挥,但枪声一响,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虽然一辆辆汽车爆炸了,但他们从死去或伤员手中夺过步枪、机枪继续顽抗。王近山下令:“必须在20分钟内解决战斗?一营长,组织突击队冲入敌群消灭敌人?”一营长甩掉帽子,率队犹如猛虎扑向敌群,尽管敌人三五成群,背靠背互相掩护着与我军撕杀,但这些人来自各部队,没有战斗组织,很快被我军分割,逐一被消灭。冈村宁次苦心拼凑的所谓“战地参观团”,除三名装死留下性命外,其余包括一个少将旅长,六个大佐联队长,180个中佐和少佐大队长以及中队长全部毙命。
复杂感情纠葛(历史主角:王近山)
李云龙医院结识田雨以及电视中田雨好友张白露插足于李田之间的感情纠葛都取材于王近山的事蹟。王近山曾受伤入院,当时为386旅772团副团长,同时入院的还有385旅769团团长陈锡联。王近山喜欢医院的院花韩岫巖,在陈锡联的撮合下,两人结为夫妇。在上世纪60年代,王近山喜欢上了韩岫巖的妹妹要与韩岫巖离婚,惊动了中央,md亲自批示lq处理此事。如果王近山非要离婚就开除党籍、军籍,撤销一切职务,转地方安排。王近山不为所动。最后被剥夺一切。令人叹息的是,韩的妹妹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在指示下来之前就和王近山分手了。王近山以后至死也不愿意再看到韩岫巖。
伏击日军士官团(历史主角:王近山)1943年10月,王近山时任太岳军区二分割槽司令员时,奉命率队赴延安去保卫陕甘宁边区,途经敌军心脏地区韩略村时,根据情报,一队日军将从此地经过,他见那里的地形险要,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他当即决定队伍停止前进,就地埋伏,准备打个伏击,好狠狠杀一下鬼子的威风和气焰。10月22日晚上,王近山指挥部队进入阵地设下埋伏。王近山和部下,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即将伏击的竟是由日军中队长以上军官组成的“日军官战地参观团”,八路军总部也没料到,日本人更没有料到。
10月23日上午8时许,公路远方腾起滚滚烟尘。王近山驾望远镜一望,路上一溜汽车,一查整整13辆,车上站满了日本鬼子。王近山心想,13辆汽车也就二三百人,而他此时有1000多人,吃掉二三百人很有把握。此役,冈村宁次苦心拼凑的所谓“战地参观团”,除3名装死留下性命外,其余包括一个少将旅长,6个大佐联队长,180个中佐和少佐大队长以及中队长全部毙命。这和《亮剑》中李云龙率部全歼“日军士官团”如出一辙。
主创佐证
还原个人何如还原历史
李云龙、楚云飞、赵刚……这些《亮剑》中亮出气概的硬汉在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原型,观众和读者说了都不算,恐怕只有原著作者都梁最有发言权。但行事低调的都梁拒绝了记者的电话采访,这个让全国“亮剑”迷关切的问题一度搁浅。不过,从该剧主创人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以及该剧军事顾问那里,记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通过他们的理解和佐证,这个长期众说纷纭的话题似乎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主演童蕾:李云龙是英雄集合
对于剧中人物,尤其是“老夫”李云龙是否在历史上有人物原型的问题,扮演李云龙“少妻”田雨的青年演员童蕾在拍戏的短暂间隙,长话短说,“其实这就是个现实与艺术创作的巧妙结合,在这之前,我也有相同的疑问,所以一次遇到作者都梁,曾经问过这个问题。他很明确地给我解释,《亮剑》中的人物是嫁接的,拼凑的,并不是说历史上某个人就是剧中人的原型,而应该这样说,这个人是历史上很多人的集合体,对李云龙来说,他就是很多很多英雄军人的组合。”对于都梁这样的创作手法,童蕾非常认同,“都梁本身是部队军人出身,他当过特种兵,有军队生活的经验,而且他平时很喜欢研究军事、历史,他能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是有积累的。这里面有他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也有些是他的想像。但只有深刻了解这段历史才可能写得这样好。”
主演张光北:楚云飞是真实缩影
在剧中饰演与李云龙亦敌亦友的楚云飞的演员张光北对自己的角色评价相当高,“他是个学者式的军人”。这个学者式的军人是否又是某位国民党军官的缩影呢?“我相信历史上绝对有这样的国民党军官存在。可以这样说,《亮剑》这部剧对国民党军人做到了公正和真实的反映。之前,不少影视作品里的国民党军人形象都被不同程度地歪曲了。我是军人出身,平时也喜欢看军事方面、历史方面的书籍,在中国的战争史上,国民党与共产党携手共战是事实,像楚云飞这样的国民党军官也存在。据我了解,当时黄埔军校就真的有这样的人,而且很多事都曾经发生过。”
那是否楚云飞这个人是某位历史个体人物呢?对此,张光北认为:“毕竟不是为某人写传记,所以不可能一一对应,楚云飞可能是两个人的缩影,也有可能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身上的精神绝对是真实的,所以才有那么多老军人打电话给我,感动得落泪。”
导演张前:这里有历史的影子
“这个人物是虚构的,没有原型。”导演张前是记者采访中第一个坚决否认“李云龙”、“楚云飞”等有原型的人。“李幼斌把李云龙演得很真实,那是因为他身上的味道像李云龙,但是,根本就没有李云龙这个人。”虽然否决了历史上存在李云龙的原型,但张前一再强调,李云龙这个人物是绝对真实的,是观众能摸得到的英雄。当记者质疑“既然没有原型,如何真实”,张前反问:“什么叫真实?这是一部戏,不是纪录片,真实只是给人一种心里感受,真实的质感造成真实的感受。如果一定要与现实扯上关系,我只能说,这里面有历史的影子,作者还原的未必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大环境。”
责编董储存:谁像谁反倒是骗人
“这个是谁,那个是谁,这种处理在收视率上是起作用的。”小说《亮剑》的责任编辑董储存的话有点一针见血。他坦言:“《亮剑》的特点就是虚实结合,不管小说还是电视剧,让人看起来总能找到历史的影子。这是它的魅力之一,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有很多人尤其是当年打过仗的那些人的部下、子女和喜欢军事的观众都会猜测,谁是谁,这个对收视率很起作用。但谁又会是谁呢?如果都把他们弄成一个模子,像谁像谁,那反倒是骗人了。”
军事顾问方凯声:战场情况是真实的
该剧军事顾问方凯声大校则透露:“前几天,有几个老上将的孩子和两个中将的孩子和都梁聚在一起谈了《亮剑》,都感觉很亲切,说看到了父辈的影子。还有很多老将军给我打电话,他们都在议论这部电视剧,都认为很贴谱。这说明什么呢?《亮剑》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反映的人物、事件和矛盾冲突都力求贴近当时的历史真实。”那究竟剧中的人物是不是有原型呢?“《亮剑》的每一段都综合了很多人物和事件,并没有特指哪一个,都梁只不过是把时空做了移位,但是战场的情况都是真实的。”当问及李云龙身上可能有谁的影子时,方大校笑道:“这可多了!当年郑维山就喝酒骂人,敢临阵抗命。打北平的时候,md在西柏坡部署了,郑维山在没有任何命令的情况下擅改战术。结果呢?郑维山是正确的。”
李云龙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的确没有,在网上检索了一下,很多人言之凿凿说有个叫李云龙的人,是55年开国少将,文革自杀,参加"黄麻暴动",还开出了简历什么的。另外有一个刘伯承教育李云龙丁伟孔捷三少将的故事也流传很广。
1、说实话,我是半个军史迷,尤爱看红军八路军军史。这么有个性的高阶将领以前真没听说过。
2、很权威的军事人物论坛-- 开 国 将 帅 --(:69.41.161.6/HuaShan/BBS/jiangshuai/gbcurrent.)都一致认为是虚构的人物。该坛网友都是很专业的。
3、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一、二、三集)电子版的我检索了,没有,这绝对是权威的资料,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将以上我基本都知道,少将名单没有李云龙。
附:1955-1958年授予少将军衔(李姓部分):
李元 李平 李发 李贞 李治 李勃 李信 李觉 李真 李基 李铨 李震 李毅
李人林 李士才 李夫克 李开湘 李木生 李少元 李中权 李化民 李长(日+韦) 李文清 李水清 李书全 李书茂 李丙令 李世安 李世焱 李布德 李光辉 李兆炳 李庆柳 李泛山 李赤然 李呈瑞 李佐玉 李伯秋 李迎希 李良汉 李国厚 李荆璞 李钟奇 李俭珠 李桂林 李振声 李致远 李健良 李家益 李资平 李继开 李彬山 李曼村 李逸民 李辉高
李景瑞 李道之 李福泽 李德生 李耀文
1961-1963年授予、晋升少将军衔(李姓部分):
李彬 李静 李士怀 李长如 李永悌 李发应 李君彦 李际泰 李国良 李定灼 李振邦 李梓斌 李懋之
1964年授予、晋升少将军衔(李姓部分):
李元 李伟 李改 李明 李大同 李大清 李大磊 李元明 李文一 李孔亮 李丕功 李东野 李光军 李仲麟 李如洪 李克忠 李忠信 李树荣 李洪茂 李铁砧 李雪炎 李道之 李福尧 李镜如
亮剑里的李云龙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
李云龙—《亮剑》
原型是王近山将军。(融合了一些钟伟的性格和唐金龙的事蹟)李云龙是都梁小说及改编后的电视剧《亮剑》的主角之一。曾在红四方面军任团长,八路军时任386旅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任中原野战军新二师师长。解放后调任福建省军区某海防军军长。1955年去国防大学学习,毕业后继续担任该军军长受少将衔。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特种作战军队——梁山分队,该分队曾潜入金门,为解放军炮击金门提供地形座标。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命令使用武力制止两个“红卫兵”的非法武装抢夺军火库。后因为这个事情遭到迫害,在1968年自杀。1978年平反。(此为小说中人物,虽然有原型,事件大多有原形,但并不完全就是本人!)
亮剑里面的李云龙是不是真实的bl?
不是的,这个是小说人物,其实在那个时代,人人都是李云龙,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他是个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不过,在抗战时期,确实有一个将领叫李云龙,战功卓越!呵呵! 亮剑里面的李云龙不是某一固定的人,相比较与王近山较近,肯定不是bl,bl是115师师长,李云龙则隶属刘伯承129师的386旅(旅长陈赓,电视画面有一鬼子坦克的镜头,坦克上显示“专打386旅”;另电视上的总指挥就是撤李云龙职的是ph,实际上是八路军副总指挥,总指挥dz在抗战大部分时间在延安;被炸死的是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左权是抗战中中共战死的最高将领)。望采纳 不是
真实的李云龙资料
李云龙,国民革命军中将,1890年4月4日生,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房村人(以前阎良属于临潼县,所以史书上一般记载李云龙为陕西临潼人。阎良于1966年成为西安市的一个区,和临潼区平级)。 李云龙原名李秉信,字实生。1917年,听从所部一个叫郭伯龙的读书人的意见,改名为李云龙,字虎臣。此后,历史记载或叫李云龙,或叫李虎臣,实际上是一个人。有些记载按两个人来说,是想当然。 李云龙排行在男孩中间为四,所以有个外号叫“泾儿老四”,那是他做关中刀客时的名声。李家贫穷,李云龙父亲李锡泰在西安当店员,中年病故。其母与人争执于衙门,被衙门责打致伤,回家卧病不起,其三哥又被财主诬告入狱,李母病中加急而亡故。 10来岁的李云龙以给财主扛活为生,喜欢听人讲《水浒》,养成了一种仗义的性格,爱替人打抱不平。所以财主不愿意雇用他,李云龙经常半年一年就换一家财主扛活,跑遍了渭北的村镇,受到了贫苦农民的爱戴,年长者称他为“老四”,年轻者称他为“四哥”。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成功,辛亥革命爆发,湖南和陕西首先响应。1911年10月20日,陕西同盟会推举张凤翽作为起义总指挥,22日在西安起义,获得成功,成立了“秦陇复汉军”。正在财主家扛活的李云龙得知西安起义,立马跑到西安参加了“秦陇复汉军”。因为打仗勇敢,办事机警,被陕西兵马大都督张云山看中,当了张云山的卫队亲兵。 西安起义的人员结构为四部分:同盟会、新军、哥老会和刀客。张云山的队伍中哥老会势力最大,李云龙与之多有摩擦。打完西路战事,李云龙就单枪匹马离开部队回了渭北家乡,在家乡组织了渭北刀客,打击满清势力,经过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农民武装。 陈树藩督陕后,李云龙的队伍参加了郭坚的警备军,后改投胡景翼。胡景翼是李云龙一生最敬重的人。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了护法政府。1918年,李云龙参加了三原起义,护法讨陈,为陕西靖国军胡景翼部步兵二团团长。当年4月,在关山之战中,李云龙经过激战攻克陈军固市阵地,名震一时。当年8月,于右任回陕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李云龙被任命为四路四支队司令。1921年陈树藩被赶出陕西,冯玉祥督陕,胡景翼部为冯玉祥收编。 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胡景翼部出潼关与奉军作战,李云龙率军一举击败河南督军赵倜的军队。1924年,冯玉祥和胡景翼反戈一击,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曹锟政府,拥戴皖系段祺瑞为执政,驱逐满清末代皇帝溥仪出故宫,自命为国民军,邀请孙中山北上。李云龙驻军北京南部,并协助攻击天津的直军。胡景翼部改为国民军二军,驻扎河南,胡景翼任河南督办。李云龙升为国民二军第十旅旅长,孙中山授李云龙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
《亮剑里的李云龙真实原型究竟是谁
再次说明,亮剑是小说,不是纪实文学。一般来说,不要一一的对应着来找相关的人物。
做为小说,做为抗战类小说,可以说,李是无数革命将领集于一身的人物。很难用一个固定的原型去套。
一小部分事情上,可以往王近山将军身上套。还有很多无数的故事,并不可以直接套。你就知道这是小说。不是史书。真的没必要非得和某一个历史人物对应起来。
亮剑是谁写的?李云龙真有其人吗?
亮剑是都梁写的,他还有一部<血色浪漫>也拍成了电视.李云龙的原型是有许多的军人结合起来的,王近山是其中之一.

亮剑里讲的是真实的故事吗?
李云龙——《亮剑》
原型有陈再道将军、陈正湘将军、王近山将军等。(应该说是钟伟将军的性格,王近山将军的事蹟)
李云龙是都梁小说及改编后的电视剧《亮剑》的主角之一。曾在红四方面军任团长,八路军时任386旅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任中原野战军新二师师长。解放后调任福建省军区某海防军军长。1955年去国防大学学习,毕业后继续担任该军军长受少将衔。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特种作战军队——梁山分队,该分队曾潜入金门,为解放军炮击金门提供地形座标。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命令使用武力制止两个“红卫兵”的非法武装抢夺军火库。后因为这个事情遭到迫害,在1968年自杀。1978年平反。(此为小说中人物,事件大多有原形,人物本身在历史上并非真实存在!)
亮剑中的李云龙真有其人么?若有真实名字是什么?
李云龙是英雄集合
对于剧中人物,尤其是“老夫”李云龙是否在历史上有人物原型的问题,扮演李云龙“少妻”田雨的青年演员童蕾在拍戏的短暂间隙,长话短说,“其实这就是个现实与艺术创作的巧妙结合,在这之前,我也有相同的疑问,所以一次遇到作者都梁,曾经问过这个问题。他很明确地给我解释,《亮剑》中的人物是嫁接的,拼凑的,并不是说历史上某个人就是剧中人的原型,而应该这样说,这个人是历史上很多人的集合体,对李云龙来说,他就是很多很多英雄军人的组合。”对于都梁这样的创作手法,童蕾非常认同,“都梁本身是部队军人出身,他当过特种兵,有军队生活的经验,而且他平时很喜欢研究军事、历史,他能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是有积累的。这里面有他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也有些是他的想像。但只有深刻了解这段历史才可能写得这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