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國最有俠客精神的時代,人人追求尊嚴和平等,後來消失變為奴性

火烧 2021-08-23 12:06:17 1040
中國最有俠客精神的時代,人人追求尊嚴和平等,後來消失變為奴性 在《史記》這部偉大的史書裡,《刺客列傳》是其中最偉大的一篇之一,也是最讓後世讀者感動的一篇。司馬遷用了濃墨重彩的筆法寫了五個刺客的故事:曹
中國最有俠客精神的時代,人人追求尊嚴和平等,後來消失變為奴性

中國最有俠客精神的時代,人人追求尊嚴和平等,後來消失變為奴性  

在《史記》這部偉大的史書裡,《刺客列傳》是其中最偉大的一篇之一,也是最讓後世讀者感動的一篇。司馬遷用了濃墨重彩的筆法寫了五個刺客的故事: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

按理來講,刺客不是什麼正大光明的職業,暗地裡刺殺人的行為一般是比較陰險的,為人所不齒。但是,這幾位刺客不僅受到了司馬遷的熱情讚美,他們的名字和故事更是被世代傳頌。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要說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們代表了中國人曾經擁有的俠客精神。在春秋戰國時代,這種精神不僅僅是俠客們擁有,它更代表了當時中國人普遍的國民性。這些俠客體現了當時中國人的血性、勇敢、獨立、平等、自尊,一諾重於生死,為了心中認為的爭正義無所畏懼,赴湯蹈火,無視王侯,無視權力。

先秦時代的這些俠客,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獨立,平等,自尊,無視權力。

比方說被後世傳頌千年的荊軻。荊軻為什麼要刺殺秦王?很多人說是因為秦王暴虐無道,荊軻要替天行道。其實完全不是,荊軻刺秦王只是為了報答燕太子丹。

荊軻刺秦王

史書裡記載說,荊軻喜歡讀書、擊劍,胸有大志,遊說過一些國君,卻得不到重用。荊軻經常和高漸離一起玩音樂,一邊唱歌一邊淚流滿面,跟高漸離感嘆得不到明人的賞識。直到燕太子丹,他以極高的禮遇對待荊軻,不僅是物質上,精神上更是給予荊軻莫大的尊重。太子丹非常器重荊軻,有大事有求於荊軻時,必先躬身兩拜,然後叩頭以謝。

對於春秋戰國時代的俠客來說,個人尊嚴超過一切。荊軻在太子丹這裡感受到了莫大的尊敬和平等,所以他願意為太子丹赴湯蹈火,肝腦塗地。後來太子丹才委託荊軻刺殺秦王,荊軻果斷答應。《易水歌》裡寫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麼壯烈,但其實對荊軻本人來說,這件事可能很平常,因為他在報答一個對他有知遇之恩的人,他義無反顧。

再比如說豫讓。別人問豫讓,你在範家、中行家、智伯家都做過事,前兩家被滅了你都不管,為何偏偏智伯被滅了,你要為他賣命復仇?豫讓的回答很簡單:因為範家、中行家對我都不夠尊重,而智伯待我如國士,我就要以國士的方式來報答他。這段話就是“士為知己者死”的出處。

豫讓是幫智伯刺殺趙襄子。按後世的觀點來看,智伯偏反派,趙襄子是正派,一個刺客幫反派殺正派,應該是留下惡名才對。但事實相反,豫讓的行為青史留名。究其原因,並不是幫反派還是幫正派的關係,而是豫讓身上體現出來的是一種非常高的人格追求,他非常在意自己的尊嚴和平等,他不希望別人按照等級來劃分自己,把自己看作低人一等。而智伯給了他最高的禮遇,他就報以忠誠和情義。他們非常獨立,沒有誰能命令他們幹什麼,給了他們尊嚴和平等的人,他們願意為之赴湯蹈火。

先秦時代俠客的精神也代表了那時全體中國人的性格狀態,勇敢,進取,自尊,平等。那個時代沒有皇帝,沒有專制統治,那時的中國人和後來的中國人完全不同。

那麼後來的俠客怎麼樣了呢?《水滸傳》和《三俠五義》就是後世俠客最佳寫照。《水滸傳》裡不少人都是俠客出身,劫富濟貧,每個人心中有自己認為的正義,這樣的性格非常鮮明,也是上半部《水滸傳》之所以精彩的原因。可是到了下半部,紛紛接受招安,願意依附權力,俠客精神全部喪失。所以金聖嘆的名言說,《水滸傳》只有前70回,後50回裡所有人都丟失了他們的性格和精神,根本不是《水滸傳》了。

再比如《三俠五義》,裡面的俠客簡直是俠客界的恥辱。這些俠客見到達官貴人,一口一個自稱“罪人”,以靠近權力為榮,不僅沒有了獨立,尊嚴也被他們自己放棄了。所以魯迅說,《三俠五義》裡的那些俠客,表面上是俠客,實際上是奴才。

而明清時代的這些俠客們,他們身上反映的也恰恰是那個時代全體中國人的共同性格,膽小,消極,奴性,被隨意踐踏尊嚴。這樣的國民性格放在春秋戰國時代是無法想象的,這樣的俠客、這樣的中國人放到春秋戰國時代,絕對是會被鄙視瞧不起的。

像荊軻、豫讓這些先秦時代的俠客們,之所以在後世受到極大的推崇,正是因為後世的中國人身上看不到這樣的精神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