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面积最大时有多大 明朝时山西省有多大?
明朝时山西省有多大?
简称山西布政司。
是明朝在今山西省地区和河北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4府4直隶州。
布政使司衙门驻太原府。
太原府(明代有两个太原府,一个在山西,一个在今天的越南,现在在越南的地图上依旧能找见“太原”)
太原府:辖6州、22县。
其中府直辖13县:阳曲、榆次、太谷、祁县、徐沟、清源、交城、文水、寿阳、太原、盂县、静乐、河曲。
6个州中,散州5个:平定州领乐平,忻州领定襄,代州领五台、繁峙、崞县,岢岚州领岚县、兴县,永宁州领宁乡、临县,保德州不辖县。
先讲府辖县
阳曲县:太原府的府治所在。
据说是郭氏得姓开宗之地,天下郭姓的发源地。
最著名的名人要数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郭淮。
诸葛亮六出祁山碰到的对手中就有郭淮将军。
现在玩的《三国杀》里就有这个角色。
太原县:隋朝之前叫晋阳。
现在的太原小店区。
山西省的国际机场在那,后还有富士康也在那。
榆次县:现在还叫榆次。
中国最最正宗的醋在山西,山西最最正宗的醋在榆次。
“怀仁陈醋”就是代表。
要说知名人物,刘知远算一个,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
其祖先本为沙陀部人。
可见山西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前沿阵地啊。
从太原出来的李唐家族,都有少数民族血统。
太谷县:现在还叫太谷。
这个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有点分量的!【本人不是太谷人氏,却总不免为他感叹】最著名的要数晋商,明清民国时期,太谷富商巨贾云集,成为中国北方金融、商业中心,固有“旱码头”、“小北京”之称。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响当当的大人物。
1,白居易,想想琵琶行、想想长恨歌、想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不得不说伟大啊。
2,箕子,熟悉历史的朋友绝不陌生,作为中华第一哲人,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开发了古朝鲜,堪称朝鲜韩国之祖啊。
3,孔祥熙,民国四大家族,蒋宋孔陈,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为宋庆龄、宋美龄大姐宋霭龄丈夫。
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
1927年 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
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
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最近出名点的要数电视剧《亮剑》(李幼斌版)的主要拍摄地,三多堂就是楚云飞接待李云龙的地点。
也是冯小刚《一九四二》的取景地。
小吃有太谷饼,这个,山西人都知道吧。
祁 县:乔家大院在那,你不知道的是,罗贯中,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据说是祁县的。
王勃、王维,大诗人,祁县的。
徐沟县:现在的清徐县,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山西人绝对不陌生。
清源县:现在的清徐县,知道清徐是怎么来的了吧?清源+徐沟。
交城县:现在归吕梁市管。
明清以来,曾是全国著名的皮货加工集散地,素有“交皮甲天下”之称,驻外洋行10余家,县城大小商号250余座,商铺林立,巨贾无数,号称“交城商邦”,成为缔造晋商辉煌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也是才知道,呵呵
文水县:一代女皇武则天、宋朝名将狄青,少年女英雄刘胡兰都出自文水。
这也真是了不起的。
寿阳县:呃呃。
小生学识浅薄,诸位海涵啊,,,寿阳滴兄弟姐妹们见谅哈
盂 县:前几年陈凯歌有一部电影《赵氏孤儿》,红极一时,说的就是这,盂县是春秋时期晋程婴、公孙杵臼藏匿赵氏孤儿赵武之处。
静乐县:古代的名人好像不多。
小生才识浅薄,见谅、、、见谅、、、
河曲县:因地处黄河弯曲处而得名。
散州:
平定州:管辖平定州和乐平县
平定州:太行八陉之一,娘子关所在地,弱弱的说一句,娘子关可不是长城的关口哦
乐平县:治所在今山西昔阳。
新中国成立初很很出名。
响遍大江南北的“农业学大寨”,大寨村,就在这。
忻 州:管辖忻州和定襄县
忻州:貂蝉,大家都知道吧,忻州人。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位无史料记载仅存在于小说戏剧中的的美女,曾登场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民间传说其为山西忻州人。
定襄县:恩,应该好好讲讲,晋北自古就是尚武之地,定襄的摔跤手很出名。
名人,薄一波,和他的儿子。
有名吧?
代 州:管辖代州、五台、繁峙、崞县。
代州:现在叫代县。
古代,代州已经属于汉文明的边境了,著名的雁门关,就在这。
代州可谓燕晋咽喉,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弱弱说一句,雁门关可就是长城的关隘了。
网上有人把雁门关和玉门关搞混了,雁门关在山西,玉门关在甘肃,相隔十万八千里的。
杨家将的战场故事多发生在这里。
五台县: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在此地。
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最著名的人物?近代两个:阎锡山,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
徐向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繁峙县:元好问故乡,最最出名的是:平型关大捷所在地。
1937年9月gcdzg领导的八路军115 师在这里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激战,歼敌千余人,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大胜仗,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国斗志。
崞( guō) 县:现在原平市的旧称。
其地形地貌酷肖山西全境,东西两面是山,两山之间夹平川,一条滹沱河由北向南流经平原,古人说此地“千万桑田总战场,百二河山尽赤土”,历来为兵家所必争,故又有“三晋之锁钥”之称。
岢岚州:管辖岢岚州,岚县、兴县。
岢岚州:我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不在太原,而在岢岚。
岚 县:矿产丰富啊。
兴 县:山西版图最大的县,矿产丰富啊。
保德州:现在的保德县,特产红枣很好吃。
总结:
明代的太原府,包括了现在的太原市、晋中市、吕梁市、忻州市,阳泉市。
从历史上看,文治数太原晋中之地,武功数忻州代州之地。
在今天依旧能看出。
太原府自古乃中原北面门户,故北面州县武功卓著,又是晋商之源、山西心腹,故南面富庶之地文治卓越。
历史上,这是个文武兼备,农业文明、商业文明与游牧文明混杂的州府。
1644年1月,李自成攻克太原,两个月之后便围困京师,太原被称为“北京城的后院”,此言不假啊。
太原有曾经值得骄傲的地方,那就是一条仅次于北京长安街宽的迎泽大街,明清时期,太原是皇上微服私访的必经之地,彼时文武百官无不极尽讨好之能事。
通高速公路后太原人如果去北京批个什么文件,一天能打一个来回。
每到大假,无数京城人士西进太原大把、展示自己的优越感。
难怪乎明清时北京人称太原为"自家的小后院"。
太原文化是一种混杂了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有一句话叫:"吃米的干不过吃面的,吃面的又干不过吃高梁的。
反过来,吃高梁的算不过吃面的,吃面的又算不过吃米的。
"太原人就是中间那个"吃面的"。
所以太原人既可自卑又可自豪。
太原有昔日的辉煌,史上不乏能人志士和豪强侠客,其中最为突出的可能就是各种"真龙天子"和"草头王"了。
建城以来的2500年中,太原出过各种名义"皇帝"约不下二十位之多,著名的有汉文帝刘恒、北齐神武帝高欢、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等。
当然,近代最为著名的当属太原及周边地区曾风光一时的"晋商们"了。
然而今日你会觉得迷茫,怎么也难以将昨日的"枭雄"或"晋商"与今日的煤老板们贴在一起?这个问题在我到太原后困扰了我很久。
如今全国都在"小变、中变、大变"。
太原开始"拆城"了,要建设一个花园城市般的"新太原"。
但谁能把"文可治国,武可安邦"的大气"变"回来呢?
平阳府
平阳府:今为临汾、运城两地级市。
唐朝曾为河东道, 治所在临汾县。
什么河东狮吼、柳河东,就是这里了。
直接管辖临汾县(旧称平阳,)。
洪洞县、浮山县、岳阳县(今称古县)、曲沃县、翼城县、太平县(今属襄汾县)、襄陵县(今属襄汾县)、汾西县、乡宁县、吉州(今吉县)还管辖4个散州:蒲州、绛 州、霍 州、隰 州。
直辖县:
临汾县:为平阳府治所,现为临汾市尧都区。
听这名字就知道,尧舜禹里的尧,就是这里人,还有西汉著名军事家卫青、霍去病,西汉著名政治家霍光,都是这里人。
不得不说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啊。
霍去病,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的霍去病,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平阳公主,知道名字来历了吧?
襄陵县:春秋时期晋襄公的陵墓在这里,所以叫襄陵,晋襄公可能不太清楚,但他爹一定都知道,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成语退避三舍,说的就是晋文公,父子两都很厉害,牛人。
现在成了襄汾县的一个镇了。
洪洞县:“苏三离了洪洞县”呵呵,洪洞县,就是这。
洪洞大槐树,明粉们应该不陌生吧,明朝大移民之地啊。
来我好好说说明朝的山西大移民。
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五百年前一家”是句妇孺皆知的俗语,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处。
这句话源自六百多年前的“洪洞大槐树移民”。
从明初到清末民初,时间为500多年。
那时,大槐树后裔已遍及全国。
人们初次见面互问老家,会说:“啊!原来是洪洞老乡。”若再问“老乡贵姓”,若回答为同姓,问者就会说:“啊!五百年前是一家。”逐渐,同姓之间“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俗语也就这样一直延续至今。
还有“解手”之类的,都是从这次移民中衍生出来的。
还有上古时期的皋陶、师旷、伏羲等等,是汉族姓氏的发源地,总之,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为过。
浮山县:剪纸之乡,剪纸很棒,有名气。
赵城县:现在成了洪洞县的一个镇了。
《史记·赵世家》:“周穆王赐造父以赵城”。
赵姓的发源地了。
太平县:现在成了襄汾县的一个镇了,唐朝时,唐太宗把这块地方封给大将尉迟恭,尉迟恭,现在过年贴门神,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秦琼。
岳阳县:现在叫安泽县,因为与湖南的岳阳重名,所以才改的,县名虽小,但有大名人,荀子。
就是高中背的《劝学》,荀子写的。
曲沃县:春秋时晋国的首都可不再太原,而在曲沃。
“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呵呵,书上是这么说的。
翼城县:明粉们,尤其是对张居正、神宗朝感兴趣的,一定知道一个女子------万历皇帝的李贵妃,后来神宗皇帝的李太后。
孝定李太后正是山西翼城人,李太后性情严明。
万历初年的政务,虽委任张居正,但综核名实,国家近于富强,李太后之功居多。
这个女子,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
汾西县:与周边的州县相比有些式微,但历朝历代翰林官员还是出来不少。
蒲 县:有些式微。
灵石县:王家大院很不错,王家大院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散州:
蒲州,管辖以下州县
蒲 州:元为河中府。
洪武二年(1369)降为蒲州,现在的永济。
永济古称蒲坂,是中华民族发祥地的核心区域,。
这里现在虽然是个县,但历史上真正的风光无限,要不司马迁也不会在《史记》中称这里为“天下之中”了。
大名鼎鼎的人物,好多。
1,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2,杨玉环,相传是永济人,说法很多。
3,张巡,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吧?而且绝大多数都应该很敬佩这个人吧?我是佩服他到五体投地了。
,安史之乱时,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十三万精锐军南下攻打江淮屏障——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他和许远等数千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杀伤敌军数万,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了江淮,但终究寡不敌众,最后英勇就义。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张中丞传>后叙》 )呜呼哀哉
临晋县:现在归临猗县管。
猗氏县:临晋+猗氏=临猗。
这里出了战国时期一大商人、大手工业者。
猗顿,在经营畜牧的同时,猗顿已注意到河东池盐,他在贩卖牛羊时,顺便用牲畜驮运一些池盐,连同牲畜一起卖掉。
在此过程中,认识到贩运池盐是一条获利更大的致富途径。
于是,他在靠畜牧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后,便着意开发河东池盐,从事池盐生产和贸易,成为—个手工业者兼商人。
猗顿通过多方经营,终成倾国巨富,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很大。
《韩非子·解老篇》:“夫齐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 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说明猗顿之富已超过陶朱公,并可与王势并提。
应该是晋商之先了吧。
荣河县:现在归万荣县管。
万泉县:万泉+荣河=万荣,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张仪知道吧?张仪,就是这里人。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
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河津县:因黄河渡口禹门口而得名。
唐朝的薛仁贵是这里人,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解州:管辖以下县
解 州:现在的运城附近,名人首推关羽,关公喽。
这里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俗称解州关帝庙,据说,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父子,就是解州人。
“说好解州话,行遍四川没麻达”,这挂在解州人口中的话是有道理的。
解州人把“鞋”读“海”(平声),四川人也同样,解州人称“解疙瘩”的“解”为“改”,四川人也是如此,例子太多了,四川话与解州话的一致性不是说明了李冰是解州人无疑了吗?可见,李冰父子在语言上对四川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多么巨大。
唉?怎么好像这解州的两个名人都是在四川建功立业啊?
安邑县:现在并入运城市了。
夏 县:古名安邑,是夏朝的首都。
中国最早的繁华都市之一。
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都这里人。
不知道被司马光砸的那口破缸在不在?
闻喜县:最最出名的要数闻喜的裴氏家族了。
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
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
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两千年流传我只能说赞。
平陆县:傅说,古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人。
历史上著名的中兴名相“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就是这个“傅说”
芮城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吕洞宾,芮城人。
唐宋以来,他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并称“八洞神仙”。
在民间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
绛州:管辖以下县
绛 州:就是现在的新绛了。
绛州澄泥砚和广东肇庆端砚、歙州歙砚、甘肃洮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它的制作工艺可追溯到汉,兴于唐而盛于宋,历代奉为贡品。
稷山县:古代大官大文豪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大枣很出名。
绛 县:据说是晋文公故里。
垣曲县:尧舜禹中舜的故里。
现在乐视网CEO的家乡。
霍 州:好像是周厉王的老家,“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那位
吉 州:现在的吉县,吉县没听过,那壶口瀑布总该听过了吧?就在这。
乡宁县:资深明粉可能知道王与龄。
文官很多,但出名的不多。
隰 州xí zhōu:现在的隰县。
文官很多,出名很少。
现在有孟佩杰,获得2011感动中国人物。
大宁县:相对而言式微。
永和县:相对而言式微。
总结:
不管是尧舜禹,还是大槐树移民,都在述说着这片土地的厚重。
中华民族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此话不夸张。
古代中国五行学里讲,南方为火,北方为水,西方为金,东方为木。
而中部为土。
中土,中土,大概就是这里的一抔黄土吧。
有人说,山西很土,我说,土有什么不好的?这“土”不孕育了柳宗元的文章,关云长的美髯,乔致庸的汇通天下和天下姓氏的始祖吗?倒是如今土下的“煤”把好好的一个山西变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