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大文明古国文明成果 古中国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中国不被称为古中国?

火烧 2021-04-19 20:02:32 1054
古中国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中国不被称为古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中国不被称为古中国?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文化未遭断绝的文明古国。现在的印度、埃及已经不是以前的印度、埃及了。比如,现在的埃及已经

古中国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中国不被称为古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中国不被称为古中国?

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文化未遭断绝的文明古国。现在的印度、埃及已经不是以前的印度、埃及了。比如,现在的埃及已经是伊斯兰文化埃及,而不是涅伽达文化埃及。中国,还是华夏文明中国。

古中国也是中国,都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所以不需要像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一样加上“古”来表示与今天的国家已经不是一种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文明分别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稍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在文明的发源地和所在地区的影响。

拓展资料:四大文明古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古埃及(位于北非)、古印度(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位于南亚)和中国(位于东亚)。

参考资料:新浪看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文明哪个更伟大?

看你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从现在世界的角度看,当然是古希腊,古印度文明已经基本消亡了,当然,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古中国文明基本上除了汉字,也保留的不太多。 毕竟现代文明和民主制度的起源是古希腊文明。古中国文明的影响力,很少越过东亚,至多对中亚有些影响,但随着伊斯兰的崛起,连中亚也影响不到。而古印度影响力也基本上局限于南亚次大陆。只有古希腊文明,随着文艺复兴及西方的强势崛起,扩张到了全球。 很简单一个比较,我们现在要了解世界必须要了解西方现代文明,而西方现代文明的又根源于古希腊文明。而不了解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对了解世界来说,其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古埃及文明和古中国文明哪个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古埃及的文明,因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无论其文字,文化,以及建筑到现在来看,都是无比的伟大的雄伟。他别是金字塔,至今依然对于人们来说,都是一个迷。甚至让很多人都感叹,这究竟是不是人类所能完成的。

但是埃及的文明虽然要比中国文明早将近两千年,有七千年的历史,也有人说是一万年前。也因为埃及文明太过远古,在柏拉图来到埃及的时候,这个伟大的文明就已经结束了。很多关于这个文明的记录,本来都在亚历山大图书馆,但是一把大火,这些记录全部都在那场火灾中消失了。至今,古埃及人的生活,习惯,信仰都已经无从知晓。留下来的象形文字,也是只有大学里一些专业的教授,才能读懂。所以可以完全这样说,埃及的文明已经完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而如今在埃及的人,都是以前阿拉伯人远征军队的后裔,而建立埃及文明的埃及人,早就烟消云散,不知道去向。

而如今的中国文明,于其说是中国文明,不如说是中华文明圈。其实,我们去放眼看一下,在如今的亚洲,称得上一流的国家和地区有几个?其实只要头脑稍微清楚一点的人都知道,也就是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以及泰国(泰国的国王姓郑,祖先是中国人)可以说,曾经受到中华文明熏陶和影响的国家,基本上在亚洲都是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

而现在的中国甚至可以说,是和美国一样,是世界上仅有的拥有整套工业体系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头号强国。而如今因为中国的能力,其文化不但重新回归亚洲,甚至开始影响非洲和美洲。所以说,中国文明更牛。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什么时间?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

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的重点在文献记载的“五帝”时期至秦王朝的建立,即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21年。

初步拟订的课题包括: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时期的文化与社会、汉字的起源、夏商周时期环境的变迁、农业和牧业起源、手工业的发展、城市起源、战争与文明起源及王权形成的关系、宗教信仰的起源、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等。

相关课题还包括:史前至夏商周时期音乐、绘画、雕刻艺术、天文与历法、数学和金属矿产开采等。

考古学家将在传说中炎黄集团主要活动区域内,提取五千年前古人类遗传基因,将其与夏商周、秦汉以至现代中国各地人类基因对比,以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

河南濮阳和陕西。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四个王朝都定格于陕西。

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的陕西,既是当代中国的地理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文化的中心。特别是建都陕西的周秦汉唐四个王朝谱写了中华文明最华彩的乐章,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跨越时空影响着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与人民大众分离的国家公共权力的确立。其重要的物化形态为出现了都、邑(国都、城邑),作为统治阶级建立和实施政治权力的基地,有大面积夯土基址的宫殿建筑等。

②以阶级对抗为核心的社会分层现象。常常从墓地布局和墓葬规格(如棺椁、随葬品)等反映出来,并伴随着出现人殉和人牲制度等。

③较复杂的礼仪制度和为王权服务的宗教力量的形成。系列化的玉礼器可视为这方面的指示物之一;同时出现礼仪中心建筑物,特别是宗庙成为王都所在地的重要标记,还产生了崇奉主神的大型祭礼场所。

④文字系统的出现。因早期文明社会掌握和使用文字的范围甚窄,只能从散见的个别文字发现其所透露的信息。

⑤青铜铸造和玉雕业的兴盛。这在中国既代表了物质文化的时代性尖端成就,又具有为社会政治服务而渗透着强烈观念形态的性质。

扩展资料

1、文明模式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发展结果。在距今6000年至4300年这一时段,中华大地许多地方都开始了由基本平等的氏族部落社会向不平等的国家社会的过渡。由于不同地区文化传统的不同,在向文明演进过程中,选择的模式也不一样。

红山古国走的是通过铺张的祭祀活动崇尚神权的道路,一切由神的意志来决定;仰韶古国走的是崇尚军权、王权的道路;凌家滩古国走的是军权、王权和神权并重而突出神权的道路。

实践证明,崇尚军权、王权的仰韶古国,因比较简约并注意社会的持续发展而延续下来了;崇尚神权的红山古国以及虽有军权、王权但突出神权的凌家滩古国,却因社会财富被过度消耗而消失了。事实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道路是决定其能否继续生存发展的关键。

2、文明演进的道路不是笔直、一帆风顺的,中间是可能发生改变。良渚文化的前身是崧泽文化,崧泽文化本来也是军权、王权为主的,如果它按照这个道路继续走,它也可能像中原地区一样。

但是,当它发展到良渚文化这个阶段时,开始接受红山文化,凌家滩遗址崇尚神权的宗教观,把大量社会财富贡献给神灵,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因此垮下去了。

3、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历程是不断实现民族文化融合、不断吸收异族文化先进因素的历程。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不断壮大、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然,在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中,其主流虽然是和平的、浸润式的、渐进的,但不可否认,曾经存在过非和平的、强制性的情况,这是应予避免的。对异族文化因素的吸收,不是全盘照搬,而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加以选择。

4、中国古代文明演进过程中,从氏族部落社会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血缘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祖先崇拜,是自身保持绵延不绝、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5、中国古代文明演进过程中,共同的信仰和共同文字体系的使用与推广,是维护自身统一的重要纽带。

6、中国古代文明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谐共存”等理念,和在其指导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等关系的实践,是文明自身顺利发展的保证。

7、中国古代文明演进过程中,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对保证大型工程的兴建和国家的统一,发挥了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过度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性。

8、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过程,也是阶级形成、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不断斗争—妥协—斗争的过程,统治者推行的政策,即使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不可超过他所能够忍受的限度。

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如筑长城、开运河、修驰道等举措,无疑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长远利益和发展,但操之过急、强迫命令、横征暴敛却激起民愤,倏忽而亡。魏征向唐太宗进言就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文明

古中国发源于什么河文明的标志是?

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文明标志是黄帝陵。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

黄陵,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位于陕西省中部、革命圣地延安市南端,因“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闻名遐迩。《史记》唯一记载的黄帝陵建在桥山之巅,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拜谒轩辕黄帝的民族圣地和精神家园,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乃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上下五千年之中华文明史,即由黄帝纪元开端,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象征。

5000年前,轩辕黄帝率领先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奋迹神州,文德武功,恩惠天地,奠华夏之初基,开文明之先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团结自强,世代相承,历尽沧桑,昌盛不衰,以其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文化彪炳于世。

扩展资料:

文明古国文明成就:

一、两河文明

1、世界最早的人类文明——两河城邦文明(6500年前~6000年前)。

2、世界最早的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5200年前)。

3、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8000年~1万年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8000年~1万年前)。

4、世界最早的冶炼实践——两河流域城邦金银矿石冶炼实验(7000年前)。

5、世界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两河流域城邦青铜冶炼术(6000年前)。

二、古印度

1、印度数字。

2、世界最早的日心说——出自《阿利耶毗陀论》(公元499年成品)。

3、世界最早的系统宗教——印度教(4000年前,与犹太教并列)。

三、中国

1、世界最早的铜冶炼技术——陕西西安姜寨遗址冶炼黄铜(6700年前;4675±135B.C.)。

2、世界最早的农业——江西万年县万年仙人洞遗址驯化水稻、栽培稻植硅石(1.2万年前)。

3、世界最早的造船技术——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独木舟(8000年前)。

4、世界最早的酿酒技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果酒沉淀物(9000年前)。

5、世界最早的乐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骨笛(9000~8600年前)。

6、世界最早的哲学著作——老子《道德经》(2500年前)。

7、世界最早的军事学著作——孙武《孙子兵法》(2500年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流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黄帝陵:中华文明的历史标识

什么是古代中国文明的象征

长城是古代军事文明象征。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根据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扩展资料:

四大文明古国文明成果 古中国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中国不被称为古中国?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所体现出的军事防御思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长城的产生和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整个军事发展同步前进,对于研究古代军事作战思想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历史的进程中自然形成,并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特别是在全民族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斗争中被世人所认同,所接受。

面对民族的生死存亡,象征国防和民族统一的长城自然提升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唤起整个民族的抗战意识。同时长城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城

为什么在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国不叫“古中国”而叫“中国古代”?

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文化未遭断绝的文明古国。现在的印度、埃及已经不是以前的印度、埃及了。比如,现在的埃及已经是伊斯兰文化埃及,而不是涅伽达文化埃及。中国,还是华夏文明中国。

古中国也是中国,都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所以不需要像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一样加上“古”来表示与今天的国家已经不是一种文明。

其它三种文明都已经消亡了,今天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居民已经不是古代文明的继承者,他们与古代居民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血统上多是来自其它地区的移民,并没有继承所在地的文明。

而今天的中国人仍然是古代华夏居民的直系后裔,使用一脉相承的语言文字,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生活方式。

古代的中国人和现在的中国人都一样是炎黄子孙、华夏血脉,说单音节语言,写象形文字,以粮食蔬菜而非肉类乳品为主食,用筷子吃饭,在过年的时候祭祀祖先.。所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不需要加上“古”字的。

扩展资料

文明成就

世界最早的造船技术——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独木舟(8000年前)。

世界最早的酿酒技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果酒沉淀物(9000年前)。

世界最早的哲学著作——老子《道德经》(2500年前)。

世界最早的军事学著作——孙武《孙子兵法》(2500年前)。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

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179)不被(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