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夏家台楚墓 荊州楚墓主棺做X光透和CT掃描 發現人腦組織和絲綢

火烧 2021-10-13 03:04:58 1046
荊州楚墓主棺做X光透和CT掃描 發現人腦組織和絲綢 江漢商報訊(記者 楚望)12月25日,荊州戰國楚墓出土10多條陽幹魚、一件皮鎧甲等轟動全國,26日,考古人員繼續清理槨室文物,出土裝鞘青銅劍一枚,帶

荊州楚墓主棺做X光透和CT掃描 發現人腦組織和絲綢  

夏家台楚墓 荊州楚墓主棺做X光透和CT掃描 發現人腦組織和絲綢

江漢商報訊(記者 楚望)12月25日,荊州戰國楚墓出土10多條陽幹魚、一件皮鎧甲等轟動全國,26日,考古人員繼續清理槨室文物,出土裝鞘青銅劍一枚,帶桿銅戈2件,弓箭2副,以及盾甲一頂,還有殘損的絲綢棺帷兩層。當晚主棺運回荊州博物館,連夜送到荊州市中心醫院做X光透射、CT掃描,發現墓主下葬身著的多套綢衣保存完好,並發現濃縮變小的腦組織。

出土的兵器裝備有戈桿3桿,長約2米,底部有裝飾銅帽,戈體有無紋飾或銘文,有待後期仔細整理。

弓弦長約1米,粗細和電話線差不多。這大的是王弓,《周禮·考工記》有載。弦材質可能為特殊韌化過的鹿筋等,最遠射程可能可達600米。

手握部位看到軟質襯護,完全是今天羽毛球拍手膠的先驅。還有袖珍一些的小弓,可能是狩獵用的田弓。荊州博物館夏家台考古領隊田勇說,弓弩是冷兵器時代的利器,自原始社會漁獵活動開始,後來荊州就多有骨、石、銅箭簇發現。

出土的盾甲手柄脫落,盾面朽壞,造型已難還原,只見一些漆皮彩繪。荊州出土的盾甲代表性的有李家台4號墓戰國漆木盾,高近1米,寬約60公分。正面圖案是紅黃藍三色搭配的三角雲紋,反面有六組龍紋,還有棕紅色、黃色的樹木、人物、鳳鳥圖。

鳳凰山西漢墓出土過一只天然龜板制成的盾,長寬分別是32和20公分。黑漆底,朱漆繪有神人、神獸,藝術效果很強。神人穿著「豹紋」衣褲。這件龜盾反面中間黏合有木柄,看來不是祭祀品,而是生活用的。

棺木不是楠木,而是梓木。荊州博物館館長王明欽說,墓主雖有一對木俑、一套禮器隨葬,墓體還有套棺、一個頭箱、墓道,但從其攻防武器來看,很可能是一線步兵的裝備。

其墓不見車部件隨葬,更不見沙洋嚴倉古墓出土的銅鐃鐘,那是楚國大司馬悼滑鳴金收兵的指揮信號鐘。另外,從258號墓的「甲」字形墓道也可看出,它是較低級別的墓,中高等級的墓道是「申」字形的,槨室更多,面積更大,套棺也更多一些。

第一天出土了陽幹魚,有人說它證明荊州自古是魚米之鄉;也有人說楚人是吃貨,數千年前就有陽幹魚。沒錯,墨子在《公輸》中說過,「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

在距今4600年的荊州石家河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紅陶泥塑,就有泥人捧魚的場景,泥人頭戴帽子,像今天的廚師帽、又像博士帽。還多次出土新石器時代漁網墜,在楚漢彩繪漆木盤底還有魚圖案。

>>夏家台古今

公元前400年左右,楚都紀南城東南約8裡地的一片臨河(當年楚國的水上動脈雲夢通渠,早已變遷且今改名太湖港)高崗,今天的夏家台,一名楚國軍人入葬(公元前488—432年楚惠王在位時期,前431—408年,前407—402年,前401—381年,都於紀南城的分別是簡王、聲王、悼王)。2400年後,火車駛來,楚都、郢城遺址被鬧醒,考古人員在夏家台周圍探出400多座古墓,開始搶救性發掘。

荊州中學新址夏家台258號墓躲過了建築打樁,西側一樁離墓室頭箱不到半米,在四根水泥樁基夾攻之中幸存下來。26日晚,取完258號墓50多件文物,主棺被吊起運回荊州博物館。

下葬是眾抬、繩索、杠桿,搶救發掘是洛陽鏟、刷子,還加上挖掘機、起重車起吊重棺。兩千年積淀不多,費時漫長。而今劇變太急太急,三兩下,千年就滑落了,一地新樓、滿眼大廈,但是它會像翻書一樣快……

>>解答:盡快展出「陽幹魚」

許多讀者、網友對該墓表現出極大好奇及疑問?荊州博物館專家作了解答。

夏家台楚墓出土絲綢多少件套?據初步透視,墓主下葬時至少穿戴整齊的絲綢有9套以上。

初步發現腦組織,是否還可提取DNA?有待醫學、生命科學工作者來研究。

陽幹魚還能吃嗎?還可繼續保存嗎?陽幹魚是否碳化,理論上有無發生質的變化,有待科學測試分析,荊州博物館將採取措施將「陽幹魚」保護並展出,預計元旦後不久可以做到。

>>影響:各大門戶網站@江漢商報

【荊州戰國楚墓出土陽幹鯽魚距今2400餘年】經本報首發,先後經荊州新聞網、荊楚網轉載,被騰訊網、網易、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等重點推送。

新浪湖北、長江網、中工網文化頻道、中國海洋食品網、邯鄲之窗科技新聞、西安網路電視台、百度新聞、中國日報、中國網生活頻道、和訊、財經網、網易新聞、光明網、環球網、華商網、西安網、北京晨報、舜網、楚秀網、西楚網、青島網路電視台等均@江漢商報。中國旅遊新聞網、鳳凰網、華夏經緯網、未來網、環球網、東方網、中國新聞網、新華網湖北頻道、湖北省人民政府、中部崛起網、中國青年網、北青網、天津網等等各大科研、行業、媒體門戶均做大量圖文轉播。

本文來源:荊楚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