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梨的故事 有关梨的趣闻与故事有哪些
有关梨的趣闻与故事有哪些
梨是我国传统嘉果,栽培历史3000年以上。
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里就有“上林宛有紫梨、青梨、大谷梨、细叶梨、紫条梨及瀚海梨”的记载。
梨花,初春开放,其花素淡无染,洁白如雪,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借此寄托贞洁情思,冷艳品性。
它的特点一为花繁,唐代诗人岑参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苏东坡诗曰“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王十朋词云“春色融融,东风吹散花千树”。
二为色白,宋人黄庭坚诗云“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宋代诗人秦观诗曰“果园雪尽已无余,月锁瑶枝冷自如。
妒杀双双白燕子,故将春事往来输”。
赵文的《梨花》词云“冰肌玉骨淡裳衣,素云生翠枝”。
三为气香。
宋人陆游诗云“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阮南溪的《梨花》诗云,“缤纷紫雪浮须细,冷淡清姿夺玉光。
刚笑何郎曾傅粉,绝怜荀令受熏香”。
将梨花比作美男子何晏,花香如三国时荀彧所熏异香。
四为雨中梨花别具风韵,唐代诗人刘孝绰云“杂雨疑霰落,因风似蝶飞”。
宋代江洙的《梨花》诗云:“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赵福元将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出浴“玉作精神雪作肤,雨中娇韵越清癯。
若人会得嫣然态,写作杨妃出浴图”。
晚唐诗人司空图喻雨中梨花为“瀛洲玉雨”。
五为风姿神韵亦佳,金人元好问诗云“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
春工惜天真,玉颊凝风露。
素月淡相映,萧然见风度。
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
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妒”。
唐人吴融将梨花比作百花之魁,芳姿压牡丹,“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长安如能得,谁定牡丹夸”。
梨园唐玄宗曾选乐工三百人,宫女数百人教授乐曲于梨园,亲自订正声误,号“皇帝梨园子弟”。
后人因之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
秋梨治病见神功,据《北梦琐谈》载,有位朝廷官人,患消渴病,日渐消瘦,找名医梁新诊治无方,后经陕西富县赵鄂医治,请尽吃秋梨,症状大减后痊愈,后赵被提升为太仆卿。
孔融让梨,后汉书载“融家传曰,兄弟七人,融第六,幼有自然之性。
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