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纪录片 关与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资料

火烧 2021-05-31 12:41:51 1058
关与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资料 1868年实现明治维新改革后,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日本明治政府明确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到国外去“抢”。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纪录片 关与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资料

关与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资料  

1868年实现明治维新改革后,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日本明治政府明确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到国外去“抢”。

当时,明治政府积极推行“国民皆兵主义”,以实现向外去抢的战争准备;通过军事改革确立军国主义体制,以实现“对外用兵”的指挥领导;明确侵略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因为清国“地泽财丰”;根本遵循即所谓的“大陆政策”。

日本对华“兵备之急,犹如渴饮饥食”。

1895年4月,挟甲午战争大败清军之势,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勒索白银2.3亿两,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

凭借这笔赔款,日本建立了金本位制度,实现经济迅速发展。

由此,日本继续侵略中国的野心大大膨胀,其后的历届政府无不积极谋划推动侵华之准备。

1927年,日本先后召开两次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对侵略中国东北作出具体安排。

就在第一次东方会议之后,主持会议的首相田中义一提出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完成新大陆政策……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第一次东方会议后不久,即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吞并中国东北三省,并逐步蚕食华北部分地区,之后又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对华侵略胃口一步步变大,越来越猖狂,充分体现了日本近代以来侵略扩张政策的连贯性和军国主义掠夺的必然性。

扩展资料:

日本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都是昭和天皇在位期间进行的。

1941 年6 月,希特勒向苏联发起进攻,昭和天皇随即在7月2日主持召开御前会议,通过了《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确定了不惜以武力向东南亚扩张的国策。

此后,昭和天皇把目光转向了太平洋,但夺取太平洋的战略资源,必然加剧与美国的矛盾。

昭和天皇与他的将领们就是否对美开战盘算了很长一段时间。

1941年9月5日,昭和天皇问总参谋长杉山元:“万一日美两国间出现什么问题,陆军在多长时间内能解决?有把握吗?”杉山元说:“仅在南洋方面,打算用3个月解决!”

昭和天皇问道:“你曾是日华事变(指1937年的“七七事变”)爆发时的陆军大臣。

你别忘了,当时你说过‘一个月左右解决问题’!可是,4年过去了,问题不是还没有解决吗?”“中国疆土辽阔,无法按预定的计划作战。”

昭和天皇更加愤怒:“你说中国疆土辽阔,那太平洋不是更辽阔吗?你有什么把握说3个月能解决问题?”杉山元低头不语。

尽管没有十足把握,日军还是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美军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

第二天,昭和天皇颁布《对英美两国宣战诏书》,诏书中说:“朕之陆海官兵全力奋战,文武百官奉行职守,庶民各尽本分;亿兆一心,举国家之总力,以期达成征战之目的。”

日军在珍珠港捡了个小便宜,结果是吃了大亏——美国对日宣战加速了日本战败的结局。

1945年,美国空袭东京及皇宫,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美国对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一连串的事态变化,迫使昭和天皇无奈做出“圣断”,结束了这场罪孽深重的侵略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日本侵华战争反思:蓄谋已久的祸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日本皇族千年纷争:谁是侵华战争直接责任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