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英宗之后是谁当的皇帝 明英宗被敌人放回,为何弟弟只将他囚禁,而不直接杀掉?原因不简单

火烧 2022-09-09 08:08:25 1042
明英宗被敌人放回,为何弟弟只将他囚禁,而不直接杀掉?原因不简单 古代皇帝很少离开京城,御驾亲征者更是寥寥无几,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实力不济,皇帝性命堪忧,风险指数相当高,大臣也不会让皇帝冒这个险。

明英宗被敌人放回,为何弟弟只将他囚禁,而不直接杀掉?原因不简单  

古代皇帝很少离开京城,御驾亲征者更是寥寥无几,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实力不济,皇帝性命堪忧,风险指数相当高,大臣也不会让皇帝冒这个险。明英宗并不具备雄才大略,却极度渴望效仿先祖朱棣带兵北上,以此向群臣证明自己不是怂包。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千万别揽瓷器活,要不然只会自讨没趣,甚至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将军也先,亲率重兵侵扰大明边关,理由是给他的赏赐太少,可见其野心挺大,此次跟之前不一样,准备挑战明朝的底线,很快逼近军事要地大同。

明英宗之后是谁当的皇帝 明英宗被敌人放回,为何弟弟只将他囚禁,而不直接杀掉?原因不简单

原本此事很简单,只需要派遣将领迎敌即可,凭借当时明朝的军事实力,纵然不能一举击溃也先的部队,阻止他继续嚣张肯定没问题。文臣武将提出各种建议,以奏折的形式呈送给皇帝,却都被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推翻,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谁劝说都没用。

在明英宗看来,敌军不过几万人,闭着眼就能打败他们,尚未出征便觉得胜券在握,带着号称五十万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奔赴边关,丝毫未察觉到危险一步步靠近,甚至颇为自负地对大臣说:“你们不用担心,等着朕凯旋的好消息吧!”

正所谓骄兵必败,明英宗压根不没有指挥才能,更让人无语的是,他对只会阿谀奉承的宦官王振言听计从,把武将的话当作耳旁风,很快自食其果,导致土木堡之变的悲剧。也先抓住明英宗后,激动到彻夜难眠,仿佛手握一座金山,连夜写信给明朝廷,赶紧准备大量金银财宝,赎回国君明英宗,否则就撕票。

也先打错了算盘,明朝大臣压根不吃他这一套,直接拒绝他的要求,并且做出以下回复:我们已立新君(明代宗朱祁钰),一个铜板都不会给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若是不服,尽管放马过来!也先气得双眼通红,再次围攻大明都城,结果被于谦吊打。

既然打不过明军,也先只好暂时认输,此时失去价值的明英宗,成了烫手山芋,也先就把他放回。回到阔别一年的京城,早已物是人非,皇位属于弟弟朱祁钰的,明英宗倍感凄凉,除了认命别无他法。尽管朱祁钰是皇帝,但哥哥明英宗始终是个威胁,为何朱祁钰只是将他囚禁,而不是直接杀掉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不管怎么说,明英宗都是之前的皇帝,虽然不该逞强,白白葬送了数万士兵的性命,将大明江山立于危险境地,但也不能以此缘由问罪于他,这关于皇室之尊严。

二、朱祁钰重感情,不忍心下手。明英宗出征前,让弟弟朱祁钰辅佐太子监国,足以看出他对弟弟的赏识与信任,兄弟二人感情不一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考虑到兄弟情谊,朱祁钰最多把哥哥关起来,不愿意加害于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三、大臣不允许朱祁钰这么做。此话怎讲呢?明英宗是有些任性,却仍有一部分大臣支持他,若是朱祁钰真的把他处死,无法向群臣交代,估计于谦会第一个出来反对,明朝内阁的权力不容小觑,皇帝也要忌惮三分,况且朱祁钰没有朱元璋、朱棣那样的手腕,未必斗得过内阁大臣。

基于以上原因,朱祁钰并不能明着或暗着干掉哥哥明英宗,囚禁起来为上上策,既可保全皇位,又能平衡与大臣之间的关系,你怎么看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