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梦幻模拟战近卫步兵 入日军近卫步兵连队,是什么让蒋百里时时存在紧迫感?
入日军近卫步兵连队,是什么让蒋百里时时存在紧迫感? 蒋百里于1902年冬毕业于成城学校后,进入日军近卫步兵第一联队,成为入任生,又叫士官候补生,蒋尊簋被分配到近卫骑兵联队,蔡锷则被分配到了远离东京的仙
入日军近卫步兵连队,是什么让蒋百里时时存在紧迫感?

蒋百里于1902年冬毕业于成城学校后,进入日军近卫步兵第一联队,成为入任生,又叫士官候补生,蒋尊簋被分配到近卫骑兵联队,蔡锷则被分配到了远离东京的仙台骑兵第二联队。士官候补生在军队中的实习期从半年到一年不等,接受下等兵至下士的训练,期满后以下士资格进入陆军士官学校。 蒋百里 >蒋尊簋 >日本的军队与中国的八旗、绿营、湘军、淮军和各地练勇完全不同。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以武士道为精神基础,以“大和魂”为指导思想,以西方列强的军事教育制度和建军方略为楷模,配以新式的坚船利炮和各种枪械,迅速完成了近代化的进程,成为亚洲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甲午之战,日本陆海军大败清军,在国内和国际上声名大噪,不可一世。日本民众对军队敬若神明,推崇备至,与当时中国的军民关系不可同日而语。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过学的阎锡山在晚年曾回忆说,在一次行军经过一个村落时,他看见“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合掌朝着军队好像在拜神似的”。过后他问日本人,“你们为什么那样尊敬军人?他们的答复是,以前日本政府说过:‘如果敌军来了,就是拜神,神是不能打败敌人的。打败敌人的是军人。所以,与其叩拜神,不如敬军。’” >蒋百里到近卫步兵第一联队实习后,见日军纪律严明,组织紧凑,士气高昂,方才了解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屡战屡胜,并非偶然。 >日军的衣食并非尽善尽美。由于服装紧缺,士兵的一套服装要穿三四年,外出时换上较新的军服,一归队,联队长就催促换下来收存好,以免弄脏。吃饭则不分饭量大小,每人每餐只许吃一中碗米饭,每周还要吃几次麦饭。下饭菜很简单,通常是三片咸萝卜,有时是一块咸鱼,只有到星期天才能吃到一点豆腐、青菜和肉片。 >日军对军营的卫生要求很高,室内各处必须干净整洁,床上用品按统一的标准摆放,甚至痰盂也有明确规定,除内外必须整洁外,盂内放水量不得超过容量的1/3。查卫生时,官长带着白手套,一进门就往门框和各处角落摸,看有没有灰尘。 >日军特别注重对官兵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人心目中,天皇是万世一系的天神,为天皇而死是军人的职责,更是军人的荣誉。日本经明治维新而使国力强盛起来之后,制定了称霸世界的罪恶计划,即先取朝鲜和中国东北而后征服全中国,再图称霸全球。在这样的教育和训练之下,整个日本军队成为一架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 >蒋百里时时感觉到一种紧迫感。俄军在我国东北迟迟不撤兵,东邻日本磨刀霍霍,英、美、法、德等列强在伺机而动,我华夏大地随时有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他一方面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尽可能多的掌握近代军事知识,一方面研究世界大势,关注俄罗斯的动态,总结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谋求强国强兵之路。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心,化成一行又一行令人深思令人振奋的文字。 >(杜继东:《蒋百里传》,中华书局,2018年版) 作者简介:杜继东,1966年生,甘肃省永昌县人。历史学博士,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处长。从事台湾史、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 谢敏 )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很赞哦!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