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姜尚尧 「兵家始祖」姜尚:助周滅商,建立齊國

火烧 2022-09-23 04:47:49 1049
「兵家始祖」姜尚:助周滅商,建立齊國 姜尚,名望,呂氏,字子牙,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他一生輔佐六位周王,被文王拜為太師,又助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後因功封於齊,成為齊國的始祖。大多數
姜尚尧 「兵家始祖」姜尚:助周滅商,建立齊國

「兵家始祖」姜尚:助周滅商,建立齊國  

姜尚,名望,呂氏,字子牙,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他一生輔佐六位周王,被文王拜為太師,又助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後因功封於齊,成為齊國的始祖。
大多數人認識姜子牙,都是通過電視劇《封神榜》。該劇講述了姜子牙帶領眾神扶周滅商,成就封神大業的故事。那麼,真實歷史上的姜子牙是個怎樣的人,又是如何得到周文王姬昌賞識的?
電視劇《封神榜》中的姜子牙形象(藍天野飾)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商朝末年的一天,西伯姬昌(後來的周文王)外出遊獵,當他來到渭水之濱,發現一個老頭正在磻溪釣魚,仔細一看,魚鉤竟是直的,而且離開水面足足有三尺之多,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個老頭是姜子牙,又名姜尚。他滿腹才學、胸懷大志,卻直到暮年,無人賞識,只好終日釣魚以待明主。而姬昌為了治國興邦,正在廣求天下賢士。兩人不期而遇,談得十分投機。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繪畫)
於是,姬昌趁機向姜尚請教治國良策,姜尚當即提出了「三常」:君以舉賢為常,官以任賢為常,士以敬賢為常。
姬昌聽後稱讚道:「我家先君太公曾預言,將來會有一位聖人來到周國,周國從此興盛。看來,你就是他所盼望的聖人啊!」於是,姬昌親自把姜尚扶上車,接回宮,拜為太師,尊稱「太公望」。
當時,商紂王荒淫無度、殘害忠良,致使朝政腐敗、民不聊生。而姬昌在周國推行仁政、發展生產,國勢日強。不久,商紂王聽信讒言,將姬昌囚禁在羑里。後來,姜尚派人向商紂王獻上很多美女和寶物,才贖回姬昌。
姬昌回到周國,急於討伐商紂。姜尚勸他從長計議,對內施行德政,強大自身;對外開疆擴土,消除後顧之憂;同時,爭取各諸侯國的支持,以剪商羽翼,擴大周國的影響力。姬昌依計行事,四方諸侯望風依附,出現了「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局面,為滅商奠定了基礎。
輔佐武王滅商,建立周朝
姬昌死後,其子姬發即位,是為周武王。周武王拜姜尚為軍師,尊為「師尚父」。
公元前1046年,商紂王舉全國之兵遠征東南方的淮夷,周武王決定趁機伐紂。
出發前,按照慣例,周武王命人進行占卜,卻得到不吉之卦,頓時風雨驟至,群臣恐懼,紛紛勸武王罷兵。但姜尚認為,縱觀天下大勢,討伐商紂,正當其時,於是武王才決定率軍出征。
同年二月,周武王任命姜尚為主帥,率領兵車300乘,衛軍3000人,甲士4.5萬人,東渡黃河,並在距離商都朝歌僅有70里的牧野舉行莊嚴的誓師儀式。
消息傳來,商紂王大驚失色,連忙組織十幾萬大軍前去迎擊。商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都不願為暴君效力,鬥志全無,甚至出現「前徒倒戈」,也就說前面的士兵調轉槍頭攻擊自己的軍隊。周武王率部一路衝殺,大敗商軍。
牧野之戰(繪畫)
商紂王見大勢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投火自焚。從此,商朝滅亡。
周武王班師回到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建立周王朝,追封父親姬昌為周文王,並分封諸侯。其中,姜尚因功受封於齊,都城在營丘(今山東省昌樂縣營丘鎮)。
因功封齊,成為齊國始祖
周朝建立後,姜尚率一隊人馬向東前往自己的封地齊國。由於路途遙遠,他們時走時歇,晚上還要住店休息。
有人對姜尚說:「常言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們睡得這樣踏實,哪裡像是要赴國建都的樣子?」姜尚聽後,立即穿上衣服,連夜上路。天亮時,到達營丘,正趕上齊國的鄰國萊國出兵犯境。姜尚率部發動反擊,擊退了萊國的軍隊。
待政局穩定後,他又實施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提倡法治,安定民心;大力發展商業,讓百姓享受魚鹽之利等等。從此,齊國逐漸發展成為東方強國。
另外,姜尚還著有《六韜》,又稱《太公兵法》,對後世軍事理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因此,他被譽為「兵家始祖」。
位於山東臨淄城區的姜太公祠
到了元明時期,姜尚逐漸被神化。明萬曆年間,許仲琳創作小說《封神演義》,姜子牙的形象逐漸深入人心。從此,姜尚由人變為神,有了「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說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