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解放战争有几个野战军 解放戰爭中,第1兵團3個軍的政委都是誰?為何1人沒有軍銜?
解放戰爭中,第1兵團3個軍的政委都是誰?為何1人沒有軍銜? 解放戰爭中,為了對應新形勢的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又在野戰軍下設兵團,每個兵團下轄2到3個軍。第1兵團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第一野戰軍的麾下,也成為

解放戰爭中,第1兵團3個軍的政委都是誰?為何1人沒有軍銜?
解放戰爭中,為了對應新形勢的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又在野戰軍下設兵團,每個兵團下轄2到3個軍。第1兵團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第一野戰軍的麾下,也成為了我軍歷史上的第一個兵團。第1兵團成立之後,下轄第1、第2、第7軍,共8.3萬餘人。王震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孫志遠任政治部主任。後徐立清任政治委員,張希欽任第一參謀長,曾震五任第二參謀長。1949年6月,第1兵團相繼參加扶郿戰役、隴東追擊戰、隴青戰役、蘭州戰役。
那麼解放戰爭中,第1兵團3個軍的政委都是誰?1955年授什麼軍銜?
01第1軍政委廖漢生
廖漢生,1911年11月14日出生於湖南省桑植縣,1929年參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紅二、六軍團會合後,任紅二軍團第六師政治委員,率部參加開闢湘鄂川黔蘇區的一系列戰鬥。1935年8月在澧縣大堰壋戰鬥中負傷,傷愈後重任第六師政治委員,11月從桑植出髮長征。在長征路上,他以出色的政治技巧,堅決貫徹落實「主力紅軍會師西北、建立抗日根據地」的戰略方針。
抗日戰爭爆發後,廖漢生擔任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副團長、政治委員,率部開赴抗日前線,夜戰滑石片,殲滅日軍一個大隊,有力地支援了晉察冀邊區,粉碎了敵人的多路圍攻。1940年重任716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晉西北夏季反「掃蕩」戰役和百團大戰。解放戰爭中,他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軍政治委員,率部進軍大西北,參加陝中、扶眉等戰役。建國後擔任西北軍區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02第2軍政委王震
王震,1908年4月11日出生於湖南省瀏陽縣北盛倉鄉馬跪橋村一個佃戶家庭。少年時代,有感於舊社會的黑暗和不公,萌發反抗壓迫的思想。14歲時到長沙從軍,後當鐵路工人,開始接觸進步思想和中國共產黨的組織。1927年1月,19歲的王震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5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有勇有謀、不懼犧牲,在軍事指揮、政治工作等方面都作出突出貢獻,是一名令敵人心驚膽寒的「革命猛將」。抗戰爆發後,他擔任八路軍第120師359旅副旅長、旅長兼政治委員等職,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作出重要貢獻。解放戰爭中,他擔任第一野戰軍第2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03第7軍政委羅貴波
羅貴波,1907年7月14日生於江西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潭口鎮,1924年7月於贛州省立師範學校肄業,後回潭口鎮小學任教。1926年參加革命。192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兩年後擔任中共贛縣縣委書記、贛縣游擊隊隊長兼政委,開展游擊鬥爭,參與領導創建贛南革命根據地。長征中,他擔任中央紅軍幹部團3營政委,曾率所部擔負中央領導機關及遵義會議的警衛任務,參加搶佔皎平渡,巧渡金沙江。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擔任八路軍第120師政治部民運部部長、第120師358旅政委,參與領導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40年率部參加百團大戰,擔任晉綏邊區南線指揮,取得了偉大的勝利。解放戰爭中,他擔任國人民中解放軍第1兵團第7軍政委,後調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建國後他離開軍隊,擔任中共中央駐越共中央聯絡代表、駐越南首任大使,所以1955年沒有被授予軍銜。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尋著歷史的足跡,我們緬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的3位政委,他們從微末中崛起,用自己的生命與汗水譜寫著共和國的輝煌。每當讀起開國將領的事迹,心中久久難以平靜,我們雖然生於國力蒸蒸日上的新時代,但是也不要忘記為此而付出一生的革命先烈。
很赞哦! (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