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吴江附近的景区有哪些 吴江有什么好玩的适合晚上的

火烧 2021-06-26 17:47:58 1062
吴江有什么好玩的适合晚上的 同里景区 AAAA 静思园 AAAA 师俭堂 AAA 华佳丝绸旅游 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吴江市绿乐生态科技园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宗教场所孔庙小九华寺圆通寺文化场所吴江

吴江有什么好玩的适合晚上的  

同里景区(AAAA)

静思园(AAAA)

师俭堂(AAA)

华佳丝绸旅游(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吴江市绿乐生态科技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宗教场所

孔庙

小九华寺

圆通寺

文化场所

吴江博物馆

工人文化宫

图书馆

水乡古镇

芦墟镇

震泽镇

黎里镇

盛泽镇

同里景区(AAAA)

三桥三堂

三堂即嘉荫堂、崇本堂、耕乐堂。

嘉荫堂 位于同里镇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1922年,宅主柳炳南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同宗。

柳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

嘉荫堂的土建筑俗称“纱帽厅”,是仿明结构,厅内到处刻着图案,主要有“八骏图”、“风寒牡丹”、“称心如意”等。

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8幅形象逼真的图画,这组木雕图已被《中国戏曲志》收录。

崇本堂 位于同里富观街长庆桥北堍,1912年由主人钱幼琴购买“顾氏别业”部分旧宅后翻建而成,整个建筑群体沿中轴线向纵深发展,从正厅到后楼,呈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院纵深扩展的范例。

耕乐堂 位于同里镇上元街陆家埭北首,是宅第园林,由明代处士朱祥所造,因其号为耕乐,所以此堂取名耕乐堂。

朱佯曾协助江苏巡抚周忱修建澹台湖上的宝带桥立下汗马功劳,抚衙授予他官职,朱祥不愿作官,便辞职回归故乡。

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

太平桥 清乾隆十二年,里人范景烈等重建,嘉庆二十三年修建,光绪二十八年重建,桥为梁式,小巧精致,桥边有楹联一副:“永济南北太平路,落成嘉庆廿三年”。

吉利桥 清乾隆十一年,范景烈等人修建,1988年同里镇政府重建,为半月形拱桥,处太平、长庆两桥之间。

吴江附近的景区有哪些 吴江有什么好玩的适合晚上的

南侧楹联为:“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楹联是:“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梁峙映双虹”,把相邻的太平桥名,也镶嵌在其中。

长庆桥 俗名谢家桥,又称广利桥,明代里人陈铺、谢忱改建,清康熙二十九年重建,同治十二年修建,亦为拱形石桥。

1988年对拱面建筑进行加固整修。

长庆桥的桥联是:“共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

陈去病故居

同里镇三元河畔,有一条石板小街三元街,往西不远处,便是陈去病故居。

大门面街临河,罩墙高耸,环静幽静。

进门朝东有一月洞门,楣额“绿玉青瑶馆”五字,已是青苔微绿,绿玉青瑶馆又称堂楼,坐西面东,五楼五底二厢房,共有13间,据载,绿玉青瑶馆初建于1932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

罗星洲

罗星洲,是一块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圣地,位于同里镇东,是浮现在湖面上的一个小岛,只须乘小船前往只须数分钟便抵达。

沿途可欣赏同里湖烟波浩渺、鱼帆点点的水乡景色。

放眼望去,眼前就是以烟雨景观闻名的罗星洲寺庙,像是浮在碧波上的仙境。

据史书记载,罗星洲最早建于元代,后几经损坏,于清光绪年间重建,当时颇有楼阁之胜,曾在同里老人心中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

及至抗战,日军一把火烧毁洲上的所有建筑,逐沦为荒岛。

至1996年,同里镇政府着手重建,两年后渐次恢复各庙宇及楼阁等建筑。

现时,罗星洲上有城隍殿、文昌阁、斗姆阁、旱船、曲桥、游庙、荷池、鱼乐池等,建筑布局紧凑,集庙宇、园林于一身。

每当夕阳西下,由岛上可远望同里湖万家灯火,别有一番意境。

丽则女学

丽则女校系退思园第二代主人任薪所创办。

当时梁启超等人于1889年在上海首创了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经正女学”,随即近代教育的先驱蔡元培先生也在上海创立“爱国女校”,梁、蔡二人率先向阳花封建传统伦理编织的罗网大胆冲锋,得知这一消息的任传薪先生既感动又兴奋。

任先生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学院,深感广兴学校是中国富强的必由之路,而女子教育尤为迫切。

任先生认为,只有女子获得了近代知识和经济上的独立,才能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参政权利,才能真正具有独立的人格并走向社会。

因此,他于1906年2月在家乡创立了这所女子学校开了古镇女子受教育的先河。

吴江博物馆

坐落于吴江市区江陵南路的吴江博物馆兴建于1998年10月,竣工于2000年6月,同年7月1日对外开放。

这是一座气势雄伟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占地面积1216平方米,建筑面积3653平方米,它是吴江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

馆内收藏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书画、钱币等各类文物一万余件。

展示了吴江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