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上海外环禁止燃放烟花 多節活環套練玉佩——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多節活環套練玉佩——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摘要]: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玉料呈白色。器由五塊玉料琢鏤成不同形式的二十六節十二個活環套練式佩,由十三片鏤空的各種
多節活環套練玉佩——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摘要]: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玉料呈白色。器由五塊玉料琢鏤成不同形式的二十六節十二個活環套練式佩,由十三片鏤空的各種形式或圖案的玉片及廿四個圓環、半圓環或方扣連接而成。

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玉料呈白色。器由五塊玉料琢鏤成不同形式的二十六節十二個活環套練式佩,由十三片鏤空的各種形式或圖案的玉片及廿四個圓環、半圓環或方扣連接而成。其中有四個活環是用金屬榫插接,拆卸之後便成為五塊長度不同、環片多少不等的連環玉佩,折疊起來便形成一塊玉團狀。此玉佩經過精心周密設計之後加工而成,第一塊玉有二片二環,第二塊玉有三片六環,第三塊小玉僅有二環,第四塊玉有三片四環,第五塊玉有五片六環。玉佩兩面紋飾相同,皆鏤雕加陰線紋琢磨成形態不同的龍、蛇、鳳、獸面紋及於其局部飾弦紋、雲紋、臥蠶紋、繩索紋、鱗紋等,紋飾起伏自然順理,琢工精巧細致。 此器之長大,活環套練之多,飾紋之繁復精美,是迄今發現的多節活動鏈狀玉佩中最長、最精美的一件,堪稱戰國玉雕中的瑰寶。關於其用途,鑒於它發現於墓主的頜下而說法不一。有學者認為是作為佩飾,也有學者認為是作為冠帽之飾。 參考文獻: 馬自樹主編:《中國文物定級圖典——一級品·上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12月。 古方 主編 《中國出土玉器全集 10 湖北 湖南》,科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本文來源:中國文物網
很赞哦!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