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命中的一抹光彩600 204一个工友的故事(一)生命的光彩

火烧 2021-08-24 12:08:23 1051
204一个工友的故事(一)生命的光彩 *人文心 中华情 世界观 科技脑 * 第 204期 96 年 10月4日一个工友的故事(一)是一本书,连结空间,让成长於花莲的旁徨青年,在台北发现前进的可能。是一
生命中的一抹光彩600 204一个工友的故事(一)生命的光彩

204一个工友的故事(一)生命的光彩  

*人文心 中华情 世界观 科技脑 * 第 204期 96 年 10月4日一个工友的故事(一)是一本书,连结空间,让成长於花莲的旁徨青年,在台北发现前进的可能。是一本书,连结生命,让一名学校工友,蓄积成为文化事业总经理的实力。参加1986年《乐在工作》徵文比赛,当时是花莲女中学校工友的林天来先生获得首奖,因此机缘,从一名普通读者成为「天下文化」仓库管理员,并在天下文化任职十三年後,成为这个事业群的总经理。 生命的光彩 林天来?花莲女中工友?1986年记得在禅宗的公案中,有一则弟子向达摩祖师请教的对话:弟子语达摩祖师云:「我心不宁,求师父予我安心。」祖师云:「拿心来,我为你安。」弟子云:「找不到心。」祖师云:「我为你安好了。」这则公案,具有很深远的禅意。时隔一千五百年後,找不到心,依旧是现代人的悲哀;心不安,尤其是年轻人的苦闷。然而,「乐在工作」这本书,不仅让现代人重拾失落的心,更安抚了青年人挣扎、苦闷的心灵。我是一名年轻的校工,在「天下的书」双月刊中,发现「乐在工作」这本书。当我还没有读它的时候,实在不相信校工的工作,会有什麽样的乐趣可言?我也不相信,一本书真能带给人们乐在工作的喜悦。我只相信「钱」,因为钱是我劳力工作的唯一报酬,我任人使唤三十一天之久,为的是──能在每个月初一领到一万元的薪水,如此而已!我和许多年轻朋友一样,经常干一行怨一行的抱怨着:自己是大材小用、怀才不遇、时不我予……。 然而,当我在四月十六日收到「乐在工作」这本书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为之改观了。这本书的序文中:「工作不是为了生存,而是要把个人的生活赋予意义,把一己的生命赋予光彩。」近二个月来,这段话一如暮鼓晨钟般,敲醒困惑自己的恶梦,也敲醒了自己不安的心思。 失意不可忘形当我再次拿起锄头和圆锹,默默地在校园内种花除草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一份讨人厌的工作了;而是怀抱一份感激之心的工作,期望花开的日子能够早些到来。当我再次拿起扫把扫地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一份丢人现眼的工作了,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代价,也是一种挑战,更是有一份完成後有喜悦成就感的工作。因为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进而由衷地尊重这份工作的价值,於是我一刻都不敢放松的充实自己、鞭策自己。 有人常说:「不可得意忘形。」但我却深深感受到「失意尤其不可忘形」这句话的难能可贵。一个人处於逆境,更需要能够自得其乐,坚持既定的人生目标,全力以赴;毕竟失意的人不仅没有悲观的权利,也没有悲观的时间了。我以前相信「努力并不一定会为自己带来成功」这句话,现在依然相信!但我现在尤其明白:每一位成功的人,都是经过一大段「乐在工作」的岁月,努力而来的。 「乐在工作」这本书,引述了圣经箴言书中的句子:「他内心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他就是怎样的人。」相同的,工作的悲哀与痛苦,是自作自受的,工作的喜悦和乐趣,也是自找自寻的。聪明的朋友,我们选择苦在工作还是乐在工作呢? 《乐在工作》徵文比赛首奖作品得奖感言 林天来从天下丛书编辑部通知我得奖至今,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但我却由衷期盼「假如我是真的」;因为我已迫不及待地把这份意外喜讯,告诉了家人和关心我的朋友。学校里我读「机工科」,社会上学的是「电工」,现在做的是「杂工」,喜欢的却是「文史研读」;我不知道何以如此复杂,但那个人确实是「我」。我是中学里一名年轻的校工,或许是出於自卑感作祟,以往在工作环境中,总是感受到:一个人的职业,竟然和人格是成正比起伏的。为此,我困惑而懊恼不已!在许多深夜里,我苦思苦寻,为了那遥不可知的未来而挣扎、努力。所谓「天助自助者」,老天爷最是慈悲为怀的,他也只能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於是,唯有自我肯定、自我超越和自我期许,才是最为真实可靠的。而今而後,我依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没有意义和价值?但我终於明白:如何安排每一天的生活,让其充实而愉快,却是自己刻不容缓的责任与权利。我尤其明白,当掌声过去的时候,一切又将归於平静而重新开始。 (本文摘自2002年天下文化20周年特刊)://bookzone:81/gate/gb/bookzone/event/25-Believing/contest.asp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