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要给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给人道理的诗句 给人讲道理的佳句

火烧 2021-12-24 08:59:39 1062
给人道理的诗句 给人讲道理的佳句 富有哲理,给人启迪的诗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失败乃成功之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君惜取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有

给人道理的诗句 给人讲道理的佳句  

富有哲理,给人启迪的诗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失败乃成功之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君惜取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少年易学老年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策马前途需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

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脏不均狗咬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常赌无赢家。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

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堑,长一智。

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门靠......余下全文>>

说明道理的古诗有哪些

《观书有感》

本文选自《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现在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理学家。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有没有能让人懂得道理的古诗

《诗韵新编》是必备的,上面有古声的平仄规律的绝大部分字。多读一些古诗文,特别是唐代的古诗。俗话说得好,“读遍《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主要还是要掌握古诗的押韵和平仄声。注意有些字词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过去式不一样的。例:像“白”,我们念第二声(阳平)。可在古时的读法却是去声(即第四声)。你想学会作诗、词,看来是想学写古诗词。如果你真想学,那非得下苦功不可。曾经有人也提出过跟你一样的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首先要搞清诗词的格律、押韵与对仗等问题,这方面的资料很多,网上可以下载,先把这些读熟、领会,就有了基础。然后,要有两个工具,一是《佩文诗韵》,用以检查诗的押韵,二是《词林正韵》,用以检查词的押韵。第三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多读多看多背古人的诗词作品,所谓有“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日常的功课,是基本的文学素养,非此,犹如人的成长缺乏营养,盖房子没有打好地基一样。第四是,学着写,先写自由诗,然后学写绝句,再学律诗,循序渐进,坚持数年,必有长进。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关于做人的道理古诗

古诗哲理赏析

我国古代有着浩如烟海的诗词,其中有不少诗词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饥在学习中,剖析其中哲理,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 游

此诗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 李 贺

诗中嘲讽了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文章毫无用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那种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

(清) 梁启超

此诗说明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唐) 罗 隐

香州长径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唐) 陆龟蒙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不要给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给人道理的诗句 给人讲道理的佳句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唐) 自居易

这组诗包含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果只停留在现象上,认识就会流于肤浅和片面。前两首说明,吴王夫差穷奢极侈的本性注定其必然亡国,把吴亡归罪或归功于西施的认识,是片面肤浅、有失公允的。第三首说明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不辨真伪,就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唐) 于 贲

此诗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受实践制约的道理。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慢下来,会精彩开头结尾 慢下来,会精彩结尾 下一篇:开支渠道是什么意思 时间开支是什么意思

有没有什么有点逼格又很有道理的诗句

中国古人说“我爱你”比现代人逼格高多了……

>>>>《诗经》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汉乐府民歌

山无陵,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唐代

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冯延巳: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宋代

范成大: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李之仪: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张先:天不老,情难绝。

在谋生图爱的古代,女儿家们怕心上人不知相思意,便以那些静默琐碎的物品作为媒妁,寄情寄命予郎君。其实,这一生,能有两个人相爱是最最好的。一人拿来撕心裂肺,一人拿来刻骨铭心。

旧时年岁,我若许你缱绻深情,许你海誓山盟,地老天荒,便会以这些为证——

1.缠臂金

宋·朱淑真《恨别》: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宽馀缠臂金。别后大拼憔悴损,思情未抵此情深。

2.同心结

唐·晁采《子夜歌十八首》: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3.香囊

明·郑旦《子夜歌三首》: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

4.钗

唐·温庭筠《菩萨蛮》: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5.指环(戒指)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龙香小柄琵琶弯,切玉玲珑约指环。试按花深深一曲,海棠开后望郎还。

6.跳脱(手镯)

汉·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7.玉佩

唐·毛文锡《醉花间》:风摇玉佩清,今夕为何夕?

8.花椒、兰、芍药、香草、木瓜、彤管

见《诗经》

告诉做人的道理的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伶仃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朝•王冕《墨梅》)

充满人生道理的诗句有哪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有哲理的诗句

古代哲理诗:

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余下全文>>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供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四、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含有深刻人生哲理的诗句有哪些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____惠能《菩提偈》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___苏麟《断句》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____罗隐《蜂》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3、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14、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6、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____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17、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1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____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19、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____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2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陆游《游山西村》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____杜荀鹤《小松》

2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杜甫《望岳》

2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朱熹《春日》

30、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1、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____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32、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____李白《上李邕》

3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____李白《将进酒》

3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____王籍《入若耶溪》

3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____苏轼《稼说送张琥》

3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____苏轼《琴诗》

3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苏轼《题西林壁》

3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9、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40、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41、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4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4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李白《将进酒》

44、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____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4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____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4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____虞世南《蝉》

47、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4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____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50、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____罗隐《西施》

5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佚名《长歌行》

5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荀子《劝学》

5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5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____佚名《沧浪歌》

55、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56、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____荀子《劝学》

57、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____荀子《劝学》

5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____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5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60、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____李斯《谏逐客书》

61、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____李绅《答章孝标》

6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____朱熹《偶成》

6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____王之涣《登鹳雀楼》

6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__苏轼《题西林壁》

65、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6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____荀子《劝学》

6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68、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____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69、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70、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____钱嶫《悯黎咏》

7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3、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____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74、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____屈原《九章》

75、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____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7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7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78、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7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____佚名《论语七则》

80、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____佚名《日出入》

81、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

82、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____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8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8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____司马迁《滑稽列传》

8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86、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87、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8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____佚名《宰予昼寝》

89、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____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9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9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____荀子《劝学》

92、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____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9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____李世民《赐萧瑀》

9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____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9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____佚名《黍离》

96、清镜无双影,穷泉有几重。____顾况《酅公合祔挽歌》

97、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____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9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____佚名《相鼠》

9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____佚名《淇奥》

10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____佚名《鹤鸣》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慢下来,会精彩开头结尾 慢下来,会精彩结尾 下一篇:开支渠道是什么意思 时间开支是什么意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