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怎么灭的 蜀国有第一谋士诸葛亮,为何还最早灭亡?md:他犯了三个错误
蜀国有第一谋士诸葛亮,为何还最早灭亡?md:他犯了三个错误
三国时期,诞生了无数英雄豪杰,这些英雄或枭雄,如果要说谁第一的话,可能大家都不能达成统一,但若只单论谋士的话,很多人认为诸葛亮称三国第二谋士的话,就无人可称第一了。世人心中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计”等等,都是诸葛亮智谋出众的体现。不过这些只是因为《三国演义》深入人心,而被人强加到诸葛亮头上的,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或许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但其军事才能恐怕并没有《三国演义》中的那样玄乎。

要说历史上最有资格评价诸葛亮的,当属建立了新中国的md。他在经过多年的斗争后,早已是以为经验丰富的军事家,不管是指挥“四渡赤水”还是指挥“长征”,都无可辩驳的是其军事才能的体现。md曾以一个更高维度的层面,指出诸葛亮在军事战略上至少存在着三处错误,蜀国子所以失败,和诸葛亮战略错误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选人用人方面。纵观三国历史,蜀国走下坡路是从关羽丢失荆州这一战略要地开始的。当时关羽请求镇守荆州时,刘备也是属意关羽督荆州,而这时的诸葛亮明知道关羽性格高傲自大,但是为了不触怒刘备,他就将荆州印交与关羽,致使最后荆州易手,关羽父子身死,而刘备也因为关羽报仇而将蜀国带入更大的泥潭。作为臣子的诸葛亮,在君主用人不当之际,明知不可为却不加以劝谏。
其次,主帅没有亲临战场。第一次北伐时,让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前往街亭这一战略要地,让本就兵力不足的蜀国两线作战,致使之前大好局面一朝丧尽,后来诸葛亮也认识到了自己应当亲临前线,临场调度,不再假手于人,md总结道:“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
最后,战略错误始于隆中对。诸葛亮提出占据益州、荆州两地后,“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诸葛亮的谋划虽好,但是兵力不足是蜀国的软肋,分兵两路之下,结果那一路都没有拿下来。之后诸葛亮独掌蜀国大权后,更是数次北伐,最终导致蜀国元气大伤。
诸葛亮之所以会犯这三个错误,因为他终究不是一个将领,而是萧何一样的内政人才,他在大方向上能够做出很好的规划,但是临阵时,却不能因势导利。《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神化过头,但就真实历史而言,诸葛亮虽然也是当时天下少有的人才,但是并没有那么神罢了。
相关文章
-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不能成功 诸葛亮的后半生为什么要不断北伐直到生命终结
- 夷陵之战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参加 诸葛亮首次北伐败得多惨?失去街亭、折损赵云等11员大将
-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北伐失败只因错杀马谡?诸葛亮为何杀马谡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诸葛亮为什么宁愿累死 也要坚持北伐?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诸葛亮为什么铁了心要北伐?北伐的意义何在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揭秘:诸葛亮前后六次北伐为何全都无功而返?
-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两次没去祁山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揭秘: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诸葛亮北伐 揭秘: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为何对郝昭束手无策?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诸葛亮在三足鼎立后急着北伐是为了转移蜀国的内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