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子书能不能代替传统阅读 电子书能取代传统书吗

火烧 2022-10-26 01:06:36 1046
电子书能取代传统书吗 电子书短期内还不能取代传统书一、从媒介发展史来看媒介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媒介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新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往往就会促生新的媒介形态。而新的媒介必定会

电子书能取代传统书吗  

电子书短期内还不能取代传统书

一、从媒介发展史来看

媒介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媒介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新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往往就会促生新的媒介形态。

而新的媒介必定会在产生之初对旧媒介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此后的一段时期,新旧媒介会在彼此间的不断磨合和适应中,达到一个新的较为平衡的状态。

旧媒介并没有因为新媒介的产生而消亡,只是新媒介抢占了原有媒介的份额,改变了媒介系统的结构,

电子图书就是一种新的阅读媒介,现在就正处在新媒介产生后对旧媒介冲击巨大的时期,电子图书和传统图书的竞争、冲击都在所难免。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播媒介在当代的发展已经证明“新媒介的产生将导致旧媒介的消亡”的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任何传播媒介本身都是由特定的技术手段构成的,它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独特作用,当然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

二、从传统图书特点看

最为纸质出版物代表,传统图书之所以长久不衰,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

而很多优势是电子图书不具备的。

1.方便携带,易于阅读。

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用肉眼直接阅读,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

它不管是在字的清晰度上还是在视野的整体性上都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让人们很容易阅读。

我们知道,浏览一份电子文件比浏览一份纸张文件要困难一些;对两份或更多份文件进行比较时,使用纸张文件要容易得多它。

2.符合大众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

传统图书在版面的设计上,也方便人们搬运与携带以及装订,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心理。

纸质媒介给读者带来的是独特的阅读感受,电子图书难以给予。

3.便于长久收藏。

一些经典的书籍,有收藏价值的,还可反复阅读,其悠久的历史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4.价格低廉

价格的低廉在帮助目前社会的人们阅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子书能不能代替传统阅读 电子书能取代传统书吗

三、从电子图书的特点看

人们之所以会思考电子图书是否会代替传统图书,是因为电子图书具有突出的优势:

1.存储密度高。

只要一张小小的光盘,就能装下一书架的书籍。

2.资源共享度高。

一本传统图书,买回家就几个人看。

放在图书管里也只能供一部分人阅读,但还不能同时借阅。

电子图书则不同,可以供多人同时下载或在线阅读。

3.具有互动功能。

对于书籍中存在的问题,可与发布者即使反馈,也可以轻松地和其他读者沟通阅读感受。

4. 复制容易,传播范围广。

只要点几下鼠标,复制就完成了。

传播起来更简单,更快捷。

5.节省资源,利于环保。

书籍的印制需要耗费大量的纸浆和油墨,电子图书完全不需要。

6.流通环节简捷,无库存销售。

数字图书没有实物形态,且以网络为流通渠道,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可以网络为载体,使出版物以数字化方式与读者直接见面,出版者与读者之间不需要任何中间人,也不需要其他媒体的介入。

7.可以按需印刷。

可根据读者的不用要求,小批量按需印刷,满足读者的个性需要。

比如一些学术书籍销售量不大,这样不容易造成库存。

8.版本更新、修订、再版方便,方面查询检索。

传统图书的修订、更正比较麻烦,需重新经过出片、打样、输出、装订等繁琐的过程。

与此相比,数字图书的修订、更正就容易多了,只要把修正过的数字图书放到网站供读者更新就可以了。

永远不会绝版,永远不会缺货。

凡事,要看两面,电子图书也有其局限性。

1.不易阅读。

长期对着电子屏幕,辐射大,对眼睛上海也大,如果阅读一些长篇,则比较费力。

2.电子图书目前仍无标准化格式。

电子图书支持的格式有许多,其中包括TXT、HTML、EXE、WDR、CHP、HLP、OEB、PDF等等,这些格式彼此之间互不兼容、互不协调,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致使读者购买哪家的电子图书,就必须使用相应的阅读软硬件,这样必然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格式标准化问题是电子图书在技术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电子图书对阅读环境要求高。

阅读电子图书不外乎三种方式:

(1)在线阅读。

读者通过互联网获得所需的电子文档后,直接在网上阅读。

(2)下载阅读。

将电子文档从网上下载后在单机(PC或终端)上阅读。

(3)专用手持阅读器阅读。

如国外最早推出的Soft-book和Pocket-book,国内的“掌上书房”等。

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要有网络和硬件设备的支持。

对于我国的普遍受众来说,购置这样的硬件设备需要并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比如,农民朋友买一本学习养殖的书,还是纸质的更符合它们的需求。

4.电子图书使用的隐私权很难受到保护。

传统图书被购买后,谁在什么地方阅读什么作品,作者和出版社等都是不可知的。

5.电子图书不适合社会中很多读者。

由于电子图书阅读方式的特点,它限制了社会中的一些读者。

人们在阅读中电脑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对特殊人群就要尽量避免这种阅读方式。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上网。

6.电子图书满足不了收藏者的欲望。

装订精美和内容美好的纸制图书会刺激人们的占有欲望,特别是在有着悠久藏书传统的中国,对纸张图书的偏好和收藏是不易消失的,而电子图书在这一点上是无法满足读者要求的。

7.电子图书在保护作者著作权方面也具有局限性。

电子出版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的复制非常容易,人们只需在计算机上按几个键就可以迅速地完成信息的复制与再利用。

因此,电子出版物相对传统出版物来说,更容易出现盗版现象,从而产生版权纠纷。

8.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缺乏约束与规范。

网上大量的重复信息、虚假信息伴随着有效信息而流动,增加了读者获取信息的难度,也妨碍了有效信息在网上的快速传播。

电子出版没有传统出版所拥有的审查制度与质量控制手段,其中通常会有一定的虚假信息存在。

因此,仍有许多人对电子出版物的准确性、科学性、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9.对外界依赖性强。

作者在互联网上提供的电子图书,一旦保存它的硬盘毁坏,也许会永久地失去图书的内容。

如果管理数据库的公司停止提供,或出版社倒闭的话,谁都不知道其作品会遭到什么样的命运。

传统图书与电子图书各具优长,但也各有局限。

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对立的,在网络时代的大潮中,电子图书和传统图书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才是可行的选择。

网络引入传统图书的内容从而丰富其内涵,传统图书借助网络扩大自身的传播范围。

二者是双赢的利益互动关系。

网络出版是出版业的大势所趋,电子图书的市场空间也会逐渐扩大。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科技进步的选择。

虽说,传统图书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如果原地不动,不根据新时期受众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革的话,结果也是不容乐观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