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杵和金刚橛的区别 金刚杵、金刚铃是什么?
金刚杵、金刚铃是什么?
金刚杵、金刚铃是什么?
金刚杵,佛教法器之一,梵语称「拔哲罗」(Vajra),音译为日啰、伐折啰、跋折罗、耽啰、伐闍罗等名称,藏语称「多杰」( Dorje)。原为古代印度的兵器之一,质地有金、银、铜、铁等种类,因为质地非常坚硬,可以击破各种物质,故以金刚称之。后来引伸比喻佛陀的智慧,象征佛陀的智慧能像霹雳般的劈开一切无知,可以用于破除众生的烦恼与瞋愚之心,后来转变成诸佛的持物,以及密教修法时所必备的法器。在密教传统中,金刚杵象征摧灭烦恼之菩提心,以此杵象征如来金刚的智慧,破除愚痴妄想的魔障。
金刚杵原先作为兵器时,尖端十分锐利,后来使用在法具的用途上时,形状已改变不少。金刚杵的材质除了上述的原料外,还有石、水晶、檀木、人骨等多种质料,形状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等,以独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意涵是象征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常见金刚杵的形状,有以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宝杵、塔杵合称的「五种杵」。当中,独股杵为最早的形式,其锋颇长,是密教的金刚力士所持,千手观音四十手中之金刚杵手,以及金刚藏王菩萨一百零八臂中之一手,都是持独股杵。
九股杵,于密教中相当常见。九股金刚杵,又作九钴杵,略称九钴、九股。九股杵的形状与五股杵相同,只是股数增加,用来表示中胎院的八叶九尊,这是出自《微妙大曼荼罗经》的记载。《大日经》说明:八叶乃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之第一院中台,这是以八瓣莲华描绘,故得名。大日如来坐于其中,(www.3xm.com.cn)称八叶之中尊,四方之八叶分别配以宝生、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等四佛,并且搭配普贤、文殊、观音、弥勒等四菩萨,合称九尊。九股杵借此表达上述修法境界。
在密教的神祇之中,有一金刚手菩萨,梵文Vajrapani,又名金刚手、金刚手药叉将、金刚力士、密主金刚手、秘密主菩萨、执金刚菩萨。这是源自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神将系统,后来被佛教收入神谱,因其手执金刚杵,侍卫于佛前,故称之为金刚手菩萨,这位菩萨具有除恶降魔的广大神力。在西藏地区,是相当重要的雨神,与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合称「三族姓尊」,分别代表「伏恶、慈悲、智慧」三种特质,也是「八大菩萨」(观音、弥勒、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文殊、地藏、除盖障)之一。现今在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有明永乐间泥金写本《大乘经咒》的「金刚手菩萨」插图。在图像中,金刚手菩萨呈一面二臂二足的护法忿怒相,头部微倾,戴忿恨冠,三目圆睁怒视,有着阔嘴张大,獠牙外露,容貌甚凶猛,菩萨的右手高举飞舞着金刚杵,为一显著的标帜,象征「起正智犹如金刚,能断我法微细障故」的意涵,也为金刚杵保留威严的形象。
在密教中与金刚杵相对应的法器为金刚铃,梵语称ghanta,藏语称为止布、兹巴,汉人又有称之为法铃、藏铃。金刚铃的造形由铃柄、铃身、铃舌所组成,在铃柄上有相同于金刚杵的外型,因而有独股铃、三股铃、四股铃、五股铃等分别。在铃身上则会有铭刻经咒或是吉祥图案,在铃身开口外缘,常见雕有三十二支或是六十四支直立金刚杵像,代表保护坛场的「金刚栏」,并雕有代表八大菩萨的藏族咒字。在西藏佛教的传统,金刚铃代表「空性」,具有督促众生精进,惊醒众生迷梦,消灭贪、嗔、痴三毒的含意,后为密教仪轨之中用以召请诸佛菩萨,所摇振之铃。常见喇嘛于法会中右手持杵,左手持铃,代表空性与智慧双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