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康熙王朝智擒鳌拜是哪一集 鳌拜,康熙王朝鳌拜第几集死的

火烧 2022-02-06 19:03:26 1063
鳌拜,康熙王朝鳌拜第几集死的 康熙王朝鳌拜第几集死的《康熙王朝》中,鳌拜是第十二集死的。鳌拜密探报告康熙经常与伍次友来往,班布尔善提议将康熙杀死在伍次友寓处,然后嫁祸于伍次友,此刻,康熙来访,鳌拜佯病

鳌拜,康熙王朝鳌拜第几集死的  

康熙王朝鳌拜第几集死的

《康熙王朝》中,鳌拜是第十二集死的。

鳌拜密探报告康熙经常与伍次友来往,班布尔善提议将康熙杀死在伍次友寓处,然后嫁祸于伍次友,此刻,康熙来访,鳌拜佯病迎出。康熙表面上对鳌拜敬重有加,称他为大清恩人,鳌拜有所心软,但班布尔善却极力怂恿,按既定目标行事。

待他走后,吴六一却拿出康熙圣旨宣读,自己还将留任。康熙约鳌拜单独晋见,鳌拜思量再三,慨然前往。班布尔善居心险恶,想在康熙与鳌拜搏斗之时,冲进宫内,杀死康熙,然后嫁祸于鳌拜,企图篡位。鳌拜单独来到康熙殿前,身后重门一扇一扇关上。

康熙怒斥鳌拜,侍卫与鳌拜展开血搏。班布尔善在宫外试图冲进,用巨木撞击宫门。康熙最终擒获鳌拜,鳌拜仍劝康熙退位,可以保其平安。班布尔善撞门不休。

扩展资料:

《康熙王朝》是由导演陈家林、刘大印执导,陈道明、斯琴高娃、茹萍、李建群、高兰村、胡天鸽等主演。原名《康熙帝国》,一共50集,它是在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的基础上改编的,其背景故事是清朝世祖顺治帝的末年和圣祖康熙帝在位时的事迹。

该剧从顺治皇帝哀痛爱妃董鄂妃病故时讲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驾崩而止。第一次以正剧的角度浓墨重彩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

46集的《康熙王朝》在中国内地开播前,它的50集版本已在台湾和香港播出,均取得了相当高的收视纪录。在内地,《康熙王朝》的收视率达到了13%,全面超过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门》的收视率。

鳌拜和班布尔善到底是怎么死的?

鳌拜是囚死于牢中,班布尔善因事鳌拜,被康熙帝处死。

1、鳌拜: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位极人臣。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操握权柄、结党营私。1669年康熙帝在索额图、黄锡衮、王弘祚等人支持下,逮捕鳌拜下狱论罪,囚死于牢中。

2、班布尔善:

爱新觉罗·班布尔善也有译为巴穆布尔善。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辅国公爱新觉罗·塔拜的第四子。清朝大臣,宗室。后因事鳌拜,被康熙帝处死。年五十二。著子孙黜宗室,后复议子孙俱著为闲散宗室。

扩展资料: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八,年轻的福临去世。顺治立下遗诏,指定由皇三子玄烨嗣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顺治死后,四位辅政大臣曾经在顺治灵前盟誓,表示同心同德辅佐小皇帝玄烨。虽然这一盟誓意义重大,但事实证明四大臣并不能抱成一团,忠心辅主。

位居四辅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但已年老多病,畏事避祸,在很多事情上往往疏于过问。苏克萨哈属正白旗,原本依附多尔衮。

多尔衮死后,朝局一变,苏克萨哈出来告发刚刚死去的多尔衮,因此受到顺治重用,在四辅臣中名列第二。

正由于苏克萨哈是从多尔衮那边分化出来的,索尼等人都瞧不起他。鳌拜与苏克萨哈虽是姻亲,二人却常常因政见不合而发生争论,宛如仇敌。

列名第三的遏必隆出自名门,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又属镶黄旗,常常附和鳌拜。鳌拜虽居四辅臣之末位,但由于资格老,军功高,常常气势夺人,却得以擅权自重,日益骄横,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鳌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布尔善

康熙王朝智擒鳌拜是哪一集 鳌拜,康熙王朝鳌拜第几集死的

鳌拜的住宅经历了哪些历史变迁?

清代权臣鳌拜为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初开国功臣,费英东九北卫齐第三子。

天聪、崇德年间(公元1627~1644年),鳌拜因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而被赐号马图鲁。他曾从英亲王阿济格征湖广,至安陆,败李闯王。又追随肃亲王豪格征四川,战场上杀死张献忠。

顺治八年(1652年),鳌拜被授予议政大臣,累进二等公,予世袭。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顺治十八年(1662年)与索尼、遏必隆、苏克回萨哈受顾命辅政。因权倾朝廷,鳌拜遂盛气日隆,凡事独断专行。而且结党营私,屡兴大狱,滥杀无辜,以致天怒人怨。

康熙八年(1670年),年轻的康熙帝以结党专权等罪用计将鳌拜逮治。开列大罪30条,赐鳌拜死于禁所。其子纳穆福曾封二等公,一同被关押,鳌拜死后才被释放出来。

据记载:"一等超武公第在东堂子胡同。"说的是清雍正帝为鳌拜全面恢复名誉后的一等公府址。

在康熙五十二年(1714年)四月,圣祖仁皇帝特谕,在众多大臣中,最有功劳的是鳌拜巴图鲁,遂赐一等阿恩哈尼哈番,由他弟弟的孙子苏黑(苏赫)承袭。

"雍正四年(1727年)四月,赐鳌拜祭葬。五年(1728年)(十一月),复一等公爵,由他的孙子达福承袭。九年(1732年)(三月),加其封号为超武公"。

一等超武公的称号在乾隆四十五年(1781年)发生变化,"再论鳌拜功罪,命出缺停袭公爵,以一等男世袭"。嘉庆十二年(1808年)其四世孙庆玉降袭一等男。至于一等超武公第在东堂子胡同的具体位置未见记载。

嘉庆十二年(1808年),鳌拜四世孙庆玉降袭一等男爵之后,他们不在东堂子胡同居住,而是搬到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和北锣鼓巷之间东西走向的扁担厂胡同。此宅在扁担厂胡同东口路北,由几进院落组成。东墙外是北锣鼓巷,西邻一条小巷。据统计,这个院落有正规房屋大约六七十间。

民国初年(1912年),同治四年袭爵的鳌拜八世孙锡惠及其长子崇某因事受到刺激,在日伪统治时期先后病故。锡惠第二子崇谦等搬出扁担厂一胡同老宅,在旧鼓楼大街路西的小石桥胡同路南购房三个院落,共有房屋27间。后来,又搬出小石桥胡同,在大石桥胡同租房住。到鳌拜十世孙苏国良这一辈人,又在大黑虎胡同购买11号院居住。鳌拜的后裔不论在扁担厂胡同,还是在小石桥、大石桥、大黑虎胡同居住,始终是在钟鼓楼附近居住。

如今,宝钞胡同与北锣鼓巷之间的扁担厂胡同已经被空军后勤部宿舍楼群所代替,小石桥附近已盖了楼房。

多铎活着鳌拜敢那么嚣张吗?

多铎在的时候,为大清的南征北战一下很多的功劳,他很有权威,如果他活着鳌拜肯定会收敛,没有这么嚣张。

康熙除鳌拜的故事?

康熙除鳌拜的时候,就是康熙找了几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人一起玩耍,

等鳌拜到他们身边去的时候,叫着鳌拜一起玩,最后就把老板抓起来了。

康熙除鳌拜的时候多少岁?

康熙皇帝除鳌拜的时候是16岁。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玄烨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史载孝康章皇后向太后问安之时,出门时看到有龙绕身。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他突然命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

扩展资料: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帝除掉鳌拜之后,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康熙帝铲除鳌拜之后,甄别官吏,为被鳌拜矫旨处死的苏克萨哈等昭雪,奖励百官上书言事,禁止圈地等,实操朝政大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历史上鳌拜真想谋反吗?

鳌拜作为三朝元老,满清第一勇士,对于刚上位的康熙来说确实有着很大的威胁,但是在历史上鳌拜真的造反了吗?没有。

在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曾对诸王贝勒大臣们说:“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

由此可以看出,康熙是知道鳌拜的功劳很大的,但是他还是想尽了办法吧鳌拜擒获,并且把他软禁至死。结果最后却为他平反,雍正帝即位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于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这些都说明,即使是在清代,鳌拜也不是奸臣,而是被清帝褒奖的有功之臣。

鳌拜为什么最后会被康熙皇帝处置清算呢?是因为他功高震主,且独擅专权,与康熙皇帝的君权形成激烈的冲突。大家都知道鳌拜代表着满洲关外旧臣的势力,长期把持着朝政;但随着康熙皇帝日渐长大,围绕在皇帝身边,新的满洲贵族也在不断壮大,形成了以康熙帝为核心,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大学士明珠、索额图等组成的新的势力集团,他们并不了解也不留恋关外的生活,一心想的就是统治全中国。两个集团相争的结果,就是皇权的胜利

鳌拜在清朝算是三朝元老,他辅佐了三代帝王,在太宗、世祖两朝都是战功赫赫的勇士和将领,特别是在太宗病逝、世祖即位的问题上,鳌拜带领两黄旗将士坚定地站在了“立太宗子”的立场上,并从未向多尔衮屈服过。所以在多尔衮死后的顺治八年正月,鳌拜被升为议政大臣;闰二月,又以军功而得嘉奖。从此,作为内大臣之一而常伴顺治帝左右,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直到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病逝。

1661年,顺治帝病逝于养心殿,8岁的皇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按照顺治帝的遗诏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大辅臣代为掌管。但是顺治帝万万没想到,随着辅政时间的推移,康熙帝的长大,康熙皇帝与辅臣之间的矛盾日渐激烈!在四大辅臣中,逐渐专权的就是鳌拜!

本来,按照顺治帝的遗命,索尼位列四大辅臣之首,本应发挥首脑作用。但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开始追随皇帝左右的索尼,此时已是历经四朝,年老多病,力不从心了。而遏必隆生性懦弱,且与鳌拜交好,苏克萨哈虽说是公主的儿子,出身高贵,却因曾是多尔衮的旧部,不为众人所服。这样,鳌拜的权力就越来越大,开始了结党营私,日益骄横的生活!

图为影视剧剧照

鳌拜的骄横专权到了何种地步,可以从以下几个事件中看出一般:

第一,新年朝贺的时候,鳌拜也是身穿黄袍,头带与康熙帝同式样的冠冕,仅在帽结处与康熙帝有所区别!

第二,鳌拜为了打击正白旗势力掀起了“圈地运动”。什么是圈地运动呢?就是当初清军进关时划给了八旗很多的土地,但鳌拜为了打击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借口当年多尔衮把镶黄旗应得之地给了正白旗,就私自把正白旗的地划到了自己的旗下,看看,就是这么的猖狂!

这件事情闹到了康熙那里,所以康熙就派大臣去查这件事情,但是几位大臣的公正惹恼了鳌拜,竟然被鳌拜假传圣旨,杀了三位大臣及家人百余口!

第三,并且在早朝时,大摇大摆地走上金銮殿,傲慢地对康熙皇帝说:“启禀万岁,苏纳海违背圣命,拨地迟误,并勾结朱昌祚、王登联妄奏欺君,均已被臣逮捕处死!”

而且最猖狂的是他在早朝上告诉康熙皇帝苏克萨哈要谋反,并希望杀了他,康熙帝与之争辩,鳌拜便在庙堂之上与康熙帝争吵起来,并三步并两步地冲上御案,抓住康熙帝的龙袍,恐吓道:“我说杀得就杀得,你小小年纪知道什么!”说完,便扬长而去,并立即传旨绞死了苏克萨哈,灭其全族!

此事之后,鳌拜的擅权终于彻底激怒了康熙帝,从而使康熙帝及孝庄文太后下定决心要除掉鳌拜了!所以鳌拜就这样被康熙擒获了,康熙帝开列给鳌拜三十条罪状,其中与结党擅权有关的就有二十二条,另有不尊太皇太后二条,对册立皇后妒忌、私买奴仆等五条。

最终可以看出来,鳌拜最终获罪的原因,还是他结党营私、擅权专横,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与君主的乾纲独断形成了强烈的矛盾,而不是他有叛逆篡位之嫌。

康熙(139)王朝(11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