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秦国君主列表 守业难!秦国的百年衰落始于秦康公

火烧 2021-08-16 14:28:21 1032
守业难!秦国的百年衰落始于秦康公 秦康公继位时,手上有着秦穆公留下的大好河山,本该发奋图强。可短短12年,秦国国力急剧衰落,人民怨声载道,那么,他又做了哪些事呢? 守业难,晋国毁秦晋之盟 秦康公继位不

守业难!秦国的百年衰落始于秦康公  

秦国君主列表 守业难!秦国的百年衰落始于秦康公
秦康公继位时,手上有着秦穆公留下的大好河山,本该发奋图强。可短短12年,秦国国力急剧衰落,人民怨声载道,那么,他又做了哪些事呢? 守业难,晋国毁秦晋之盟 秦康公继位不久,晋襄公死了,晋国在谁继承王位的问题上争执不下。两朝元老赵盾坚持要立在秦国当人质公子雍为王,晋襄公的夫人坚持要立她儿子夷皋即位。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坚定支持者。正常情况下,这时,谁掌握军队谁就有主动权,赵盾的人士会就带着人偷偷的去了秦国,准备接公子雍为王。 在没有既成事实前,凡事都会有意外的。之所以会两派争执,就是因为两边的利益没有均衡,说到底无非就是利益多少的问题。晋襄公的夫人也不知道是许诺了赵盾集团哪些条件,或者做出了哪些利益的让步。最终使赵盾集团妥协立夷皋为王。 这个时候,赵盾集团先前派到秦国去迎接公子雍的大臣士会,和秦国派兵护送公子雍的队伍已经在半道上了。在达成一致利益的情况下,晋国的两大集团,为了防止公子雍回来抢占夷皋之位,就派大军拦截秦国护送公子雍的队伍。结果秦晋双方在令狐交战,晋国的军队,稍事整顿后,在夜幕掩护下,悄然南进,对已进抵令狐的秦军、发起突袭。秦军毫无防备,大败,晋军乘胜追击令狐附近。秦军大败而归,士会心中生气也随秦军返回营地。这次行动,秦晋之好变成了秦晋交恶。 丢河西,失少梁 令狐之战后,秦晋就围绕河西战略要地展开争夺,在几次大的交战中,双方各有得失,但秦国最终还是丢失了河西走廊最重要的战略要冲少梁,从此,两国围绕这一地区的征战,前前后后争夺了几百年,直到秦孝公手上才把少梁地区收回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秦康公确实为后世留下了很大的麻烦。 士会本是晋国的大臣,因为去秦国迎接公子雍中途遭到赵盾反悔,他生气直接投奔秦国。在他的帮助下秦国攻打晋国几次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赵盾发现这个情况后非常着急,如果长此下去,晋国就不是秦国的对手。 因此,他设计让晋国大臣魏使用苦肉计,逃奔秦国。大臣到秦国以后,见到秦康王诉苦在晋国的不公正待遇,为了报答秦国的收留之恩,人家说可以帮忙把晋国边境城市魏城的防守和地图奉献给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一座城池,这样的好事岂能错过?秦康公不假思索就派士会一同前往。但是,士会早就猜到了使者实施苦肉计的目的,他心领神会,两人就这样骗过了秦康公逃回晋国。没有了士会这个活地图,秦国再跟晋国交手时,就再没打过胜仗。 这次失算,秦康公不仅没有拿到土地,还白白损失了一位谋士。天上永远是不会掉馅饼的,就是掉下来馅饼,那在未知的地方也有陷阱。 筑台三年,劳民伤国 秦康公在面对四面强敌时,他没有把心思用到如何提高军队战斗力上,而是再三强调通过构筑高台来抵抗来自西边的敌人进攻,结果,这一劳民伤财的建筑,不仅没给秦国带来防御能力,还差点引来灭顶之灾。毕竟,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由于秦国连续三年都在构筑高台,致使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秦军力量也大部削弱,看到秦国在走下坡路,远在南方的楚国欲借攻打齐国的名义一举北上。 看到这个情况后,秦国谋士任安马上提醒秦康公,国家发生饥荒、劳民伤财、发生动乱三种情况下容易招致敌国来犯。如今,秦国已经构筑防御台堤三年了,这么长的时间很容易招致兵祸,现在楚国借口攻打齐国,我看他是声东击西,我们要做好东边的防御准备。防备楚国的攻击。在任安的提醒下,秦康公这才加强了东边的防御,楚国见无机可乘,也就退兵回朝了。 秦康公时期没有保住秦穆公打下的大好河山,又没有秦晋交好的良好环境,还丢失了几代人才占领的战略要地河西走廊,给大秦帝国崛起额外增添了时间和麻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