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解和看法 大国工匠的现代意义包括哪个
大国工匠的现代意义包括哪个
大国工匠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每一个细节都执行到位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职业教育也应该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结合起来,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一门技术、一种本领,更应该是价值的传递、精神的涵养和人格的建立。
正因此,我们不断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创新,把各类仪式典礼、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案例等传统思政教育资源搬到线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对广大学生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引导效果。
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职业技术学院应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口,经济的转型升级呼唤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也迎来广阔舞台。
踏准改革的鼓点、顺应时代的需要,职业教育不仅能迎来自身发展的春天,更能为新时代培养更多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高尚品德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扩展资料: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
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国际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正在发生,给产业工人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加上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在技术技能、素质结构、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也影响到产业工人队伍的发展壮大。
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制造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大业。
发展高端制造业不仅需要高端装备、高端技术,更需要高端的技能人才队伍。
我国两亿多产业工人,为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世界工业发展史看,但凡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大国。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技术工人缺乏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缺乏、技能形成缺少顶层设计、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