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服装 西方历史服装

火烧 2021-09-27 08:06:22 1059
西方历史服装 1.欧洲古代服饰有几种风格拜占庭艺术风格与服饰 由于罗马帝国的东迁,使得有机会出现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艺术。在艺术的成就上,此时所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装饰性。 同样,这

西方历史服装  

1.欧洲古代服饰有几种风格

拜占庭艺术风格与服饰 由于罗马帝国的东迁,使得有机会出现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艺术。

在艺术的成就上,此时所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装饰性。 同样,这种特色也反映在服装上。

例如:在男女宫廷服的大斗篷、帽饰以及鞋饰上都出现了镶贴、光彩夺目的珠宝和充斥着华丽图案的刺绣。这些情形有别于同时期在欧洲地区的服饰,营造出一种既融合东西方又充满华丽感的服饰装饰美。

国际哥特艺术风格与服饰 "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很快这种风格便影响到整个欧洲,而且反映在绘画、雕刻、装饰艺术上,形成一种被誉为国际哥特风格的艺术形态。 这种风格主要的表现是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当时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

例如:在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 巴洛克艺术风格与服饰 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服饰 "洛可可"一词源自法国字汇"Rocaille",由此演变而来,其意思是指岩状的装饰,基本是一种强调C型的漩涡状花纹及反曲线的装饰风格。

这种风格源自1715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着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具装饰性的特色。

这种特色当然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

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这种强调自然、淡雅、节制的艺术风格,与古希腊罗马的题材形式结合所发展出来的服饰,也随即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跃升为服装款式的代表。

特别是在女装方面。例如,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又如,排除受约束、非自然的"裙撑架",等等。

因此从1790年到1820年之间,所追寻的淡雅、自然之美,在服装史上被称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前拉斐尔派艺术风格与服饰 "前拉斐尔艺术风格"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其艺术精神主要是追寻一种自然但是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

这种艺术风格是对冷淡、生硬的艺术的一种反驳。痛斥"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希望透过艺术将"人性化"、"自然化"、"理想美"的特质结合表现出来。

因此,当时的服装被誉为"理性美感式"的服饰。这种服饰风格与当时"维多利亚风格"极端的相对,成为英国社会追寻服饰改革的代表款式。

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与服饰 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是指"绝对主义"、"构成主义"以及"塔特林派"的艺术主张,这些艺术风格都源自20世纪初期的10年代,由苏联的艺术家所引导而成的。这些艺术家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将之表现在几何式的抽象艺术之中。

这种艺术风格也深刻的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特别是在当时的苏联,将这种"几何抽象的艺术风格"与"充满浓厚政治意味"的主张相互结合,表现在服装的款式以及面料的花色设计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服装审美特色。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是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潜意识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主张"精神的自动性",提倡不接受任何逻辑的束缚,非自然合理的存在,梦境与现实的混乱,甚至是一种矛盾[怒放智能词语替换]的组合。 这种任由想象的模式深深影响到服装领域,带动出一种史无前例、强调创意性的设计理念。

波普艺术风格与服饰 这种艺术风格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国,但确鼎盛于50年代中期的美国。"POP"是"Popular"的缩写,意为"通俗性的、流行性的"。

至于"POP Art"所指的正是一种"大众化的"、"便宜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趣味性的"、"品化的"、"即时性的"、"片刻性的"形态与精神的艺术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影响到服装领域中,体现在服装面料以及图案的创新,改变了过去服饰装饰图案的特点,在欧洲服装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欧普艺术风格与服饰 欧普艺术风格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OP"是"Optical"的缩写形式,意思是视觉上的光学。

"欧普艺术"所指代的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画艺术。因此"欧普艺术"又被称作"视觉效应艺术"或者"光效应艺术"。

欧普艺术影响下的服装服饰,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视觉上的动感,服饰图案的设计上以欧普艺术的视觉感为最大的特点。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与。

2.西方服装史有哪些时期

太多了阿老大,连分也没有,就算是复制给你你,也很费劲的。

西方服装的源头和西方文化一样,总是追溯到古埃及和古西亚的两河流域,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位置所决定;另一方面是该地区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造成。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和国家的人民,先是在各自的地理范围内生活与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矛盾的不断激化,势必发生对外扩张的战争行为。于是在这个地区出现数千年的大变革,国家的消亡与产生,国土的沦丧与扩大,民族的灭亡与融合,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最终在欧洲形成古典的文化形态。在这种文化形态中,可以清晰地抚摸到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化脉络,而服装也是这一文化脉络中的一根清晰的线条。埃及女子的简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型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这一时期服装的代表,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

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与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古希腊服装具有一种纯真的美感,它没有宗教的浸染,没有豪奢的炫耀,简洁中透露出人体最淳朴的美。其中希顿是代表,这种最简单的衣装,对罗马以致后来许多国家的服装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罗马的托加,就是对希顿的继承和发扬。之后在数百年的服装史中,一次次的周期性地复兴希腊服装的传统,不光表明了希腊服装的长久生命力,也表明了在人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不断追寻与回味中,最有审美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而又涵义最深的东西。比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服装,可以发现他们的审美差异和民族性格差异。以最具代表的希顿和托加来相比,古希腊的希顿采用长方形的布料,着装按一定规则折叠固定,追求一种衣褶自然下垂和人体修长的美,在衣服中透露出健美。古罗马的托加采用椭圆对折后形成的半圆形布料,反复缠裹后形成一种横向的扩张,给人一种累赘与繁琐感,人体的修长美被掩饰殆尽。古希腊人的开放和浪漫气息,在希顿中流露出来,古罗马人的封闭与务实精神也从托加中感受得到。古希腊人服装体现出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体美的关注,而古罗马

人的服装则表现出一种对帝国权威的自恋和创造力的贫乏,关注的不是人和自然,而是服装的形式和人物的社会。因此他们忽视一切与人有关的服装因素,用大量的服装材料来表现着衣者的权威和富有,华丽中流露出的是平庸和乏味。

3.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服装史

一、巴罗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所谓“巴罗克”(baroque),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

最初是一种艺术批评用语,指那些违反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做法。到19世纪末才用来表示17世纪出现的气势雄伟、生气勃勃、富有动感、注重光和色彩效果的艺术样式。

在服装史上,也把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这一个世纪间服装文化的奇异变迁称作“巴罗克时期”。17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期,各王权和大小贵族。

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君主势力、民众和资产阶级、代表旧宗教的天主教和代表革新派的新教之间,在这个世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举世闻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就发生在这个世纪的前半叶;荷兰在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之后,率先建立了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经过一个世纪的反复斗争,也终于步人资本主义社会。

与其相对,法国则在这个世纪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王公贵族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追求豪华,讲究排场,成了表现权势的社会性和政治性需求。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和花园,举办大型的游园会、宴会,听音乐、观歌剧、赞助艺术创作,权贵们要么玩弄权术,搞政治阴谋,要么去追时髦的贵夫人,在这样一个男性社会中,必然出现新奇怪异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巴罗克风格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就服装文化来讲,17世纪的前半叶,新兴强国荷兰领导着欧洲的潮流,而到了17世纪后半叶,法国的路易十四亲政(1661-1715),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竭力鼓励对外贸易,设立了享有特权的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利凡特公司、北方公司等许多垄断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发展民族工业,把丽丝、哥白林双面挂毯及其他一些纺织产业作为国家企业加以保护和鼓励,形成法国服装产业的基础;他调整国家税收,改善交通,扩大殖民地,使法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取得了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他自称“太阳王”,挥霍无度,大兴土木修造凡尔赛宫,开辟巨大的园林;他鼓励艺术创作,大批建筑家、画家、雕刻家、园艺家和工艺家云集巴黎。他指导人们如何吃、穿、住,以无尽无休的宴会、豪华的舞会、场面壮观的狩猎活动、随心所欲的赏赐来炫耀和显示其无限的权威。

为了向欧洲其它国家传播法国服装文化,这时出现了把巴黎时装按等级做成原大或缩小的时装偶人,装入箱子,每个月运往欧洲其它王宫和城市,史称“潘朵拉(pandora)盒子”。1672年创刊的杂志《麦尔克尤拉·嘎朗》把法国宫廷的新闻和时装信息向公众传播,用铜版画绘制的时装版画也在这时出现。

这些都使法国成为新的流行中心,也就是从这时起,巴黎开始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时装的发源地。路易十四时代的男装变化最有特色,过去被用作军服的宽外衣‘卡扎克”(casaque),到17世纪60-70年代逐渐从背缝和两侧收腰,在两侧摆处取褶,使下摆向外张开,后背缝在底摆处开衩,以便于骑马。

到17世纪80年代,这种衣长及膝的长外衣腰身更加合体,名称也改为“究斯特科尔’(justaucorps),意为紧身合体的衣服。这就形成了19世纪中叶以前男装的基本造型,也是现代男西服的始祖。

现在男西服的许多穿着讲究都可追溯到这种究斯特科尔上,如男西服的三件套形式就来自于这时的外衣(究斯特科尔)、中衣(贝斯特,veste,这时是与外衣造型一样的长上衣,18世纪末变成无袖背心)和裤子(克尤罗特,culotte,裤长及膝下的半截裤)的组合;现在的单排扣西服穿时可以不系扣子的习惯也来自于究斯特科尔;与现代西服搭配的领带也是与究斯特科尔一起诞生的。17世纪后半叶的女装也以奇特的造型,华丽的缎带、丽丝和刺绣装饰表现出巴罗克样式的特征。

特别是为塑造理想的女性美,曾于16世纪流行过的紧身胸衣这时又一次回到女性身上。与此同时,从17世纪80年代起开始使用臀垫“巴斯尔”(bustle),把后臀部膨大化,外裙被卷起来集中放在后臀部,然后从这里垂下来形成拖裾。

这种巴斯尔样式在西洋服装史上共出现过三次,这是第一次,18世纪未和19世纪末又再次流行。二、洛可可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历史进人18世纪,西欧各国资产阶级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势力逐渐增强,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18世纪中叶,产生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进程。

在文化艺术方面,法国仍是西欧的中心。新兴资产阶级不断积累财富,绝对主义的路易王朝渐渐失去活力,处于没落的前夜。

在上流社会,出现了与国王主宰的宫廷相对的资产阶级的沙龙文化(salon,即“会客室”、“客厅”。指从17世纪起,西欧贵族、资产阶级谈论文学、艺术或政治问题的社交集会。

18世纪这种集会在法国特别流行)。在这样的沙龙中,人们只追求现世的幸福和官能的享乐,这使人们的感觉异常敏锐,从而形成了与巴罗克那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这就是著名的“洛可可样式”。

洛可可(Rococo)一词来自法语Rocaille,意为小石头、小沙砾。作为艺术风格用语,起先指用贝壳和石头修筑起来的人工假山和岩洞,后来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装饰主题。

最初,这个词是。

4.西方服饰的特点

西方文化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性感。

古典模式是表现女性的第二性征,如露颈、露肩、露背、半胸,以紧缩腰围和垫臀来表现女性胴体曲线。现代模式是以简约的形式表现人体的自然身形,以短露和紧身为现代时髦。

扩展资料: 西方传统的礼服有以下几种: 晨礼服:上装为灰、黑色,下装为深灰色底、黑条子裤,系灰领带,穿黑皮鞋,戴黑礼帽等,这种礼 服在白天参加典礼,星期日教堂礼拜以及参加婚礼等场合穿着。 西方服饰小礼服的搭配技巧: 1、也称晚餐礼服或便礼服,为全白色或全黑色西装上衣,衣领镶有缎面,腰间仅一纽扣, 下装为配有缎带或丝腰带的黑裤,系黑色领结,穿黑皮鞋。

2、穿着这种礼服一般为参加晚六时以后举 行的晚宴、音乐会、剧院演出等活动。大礼服:黑色或深蓝色上装,前摆齐腰剪平,后摆剪成燕尾样子,翻领上镶有缎面;下装为黑或 蓝色配有锻带,裤腿外面有黑丝的长裤。

3、系白色领结,配黑皮鞋黑丝袜、白色手套。妇女的服装种类、样式花色繁多。

日常均穿着便服,礼服也可分为常礼服、小礼服和大礼服等。 4、常礼服为质料、颜色相同的上衣与裙子,可戴帽子与手套;小礼服为长至脚背而不拖地的露背式单 色连衣裙式服装;大礼服则为一种单色拖地或不拖地的连衣裙式服装,并佩戴颜色相同的帽子,长 纱手套及各种头饰、耳环、项链等首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方服装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洲服装。

5.西方服饰和中国服饰的区别

一、中国现代服饰(1912年以来)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

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装。

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

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

②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

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

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二、西方现代西方现代服装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是法国。

1672年巴黎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介绍服装式样的期刊《靓妆信史》;1900年巴黎举办了第一场世界时装博览会;20世纪初,法国服装大师保罗·波烈特(Paul Poiret)大胆废除了“紧身胸衣”,开始使女装走向现代之路,所以法国服装文化的发展是西方现代服装文化发展的典型,对于法国服装文化的剖析有助于理解西方现代服装文化的架构和实质。法国服装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民族性,表现了法兰西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内涵,保持着法国宫廷的贵族气息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简洁大方,所以法国服装体现的是传统和现实的结合。

法国在各方面都保持和发展了过去的传统,包括法国的建筑、法国的城镇风貌甚至法国的语言文学等莫不如此。服装只是这种习惯的一种表现形式。

法国人的思维并不非常慎密,但是具有极强的艺术感。虽然有伏尔泰、狄得罗、卢梭等著名的思想家,但是除了孟德思鸠以外,其他人的思想更具有感染力,更具有鼓动力,但都缺乏体系性。

虽然法国拥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巨匠莫里埃、雨果和巴尔扎克,但是法国人骨子里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即便是巴尔扎克这个现实主义的高峰,其本人的生活经历则并没有充满现实的理性,而是表现了浪漫的冲动。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法国的服装文化同样也具有不够慎密但是极具感染力的特征。

法国服装文化来源于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的贵族服饰文化。历史上贵族服饰文化产生了诸如R.贝丹这样著名的裁缝,有了所谓的时装工场和时装店。

但是当时的服装无论从制作上还是从设计上基本上都是以个人为中心展开,而且只是为特定的个人服务的,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服装产业。所谓的时装工场和时装店只具有工场和店的基本雏形,并不类同于现在的时装工场和时装店。

这一切使得贵族服装文化局限在一个狭小天地里,并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法国服装成为现代服装的发源地和中心还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事情,其标志就是法国的服装开始了平民化和现代化的转变。

而且通过实践逐步搭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服饰文化体系。所谓的三位一体,就是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发布和服装媒体,服装设计师是整个服饰文化的中心,服装设计发布是服饰文化的外延,而服装媒体是服饰文化的助推器。

法国的服装可以分为高级时装和普通时装两大类。高级时装公司总共不过20多家,集中在巴黎闹市区的几条大街上,包括“伊夫·圣洛朗”、“皮尔.卡丹”、“夏奈尔”、“迪奥”等,其他的都是普通时装的设计和生产商。

无论是高级时装还是普通时装都采用三位一体的服饰体系。高级时装起到了创造时尚、保持领先的作用,而普通时装起到了产业化、推广流行的作用。

法国服装翻新速度是非常快的,一件时装流行的时间都很短,而一旦时装不再流行,那么它的身价就会急速下跌。在法国有专门的服装超市,里面刚落季的时装以两折甚至一折出售。

法国以新、以变化作为服装发展的主旋律。而创造新概念、新服装的灵魂就是法国一批有名的服装设计师。

实际上,法国服装设计师的概念已经不局限于某几个具体的个人,而是一个培训、保护、选拔和包装完整的运作体系。正是这个运作体系保证了法国能够产生世界一流的设计师,并且通过他们表现法国的民族服装美。

西方服装设计发布的主要形式就是T型台。T型台一般都是临时搭起来的,是一个“T”形通道。

T型台是典型的以形体美来展现服饰美的手段,并且将形体美和服饰美合而为一。以形体美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以服饰美来表现个人的风格。

这种服饰美的表现方法是西方美学的一贯思想,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化就强调形体美,强调外在美,而以模特为核心的现代服装发布也强调形体美和外在美。所以从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服饰文化的核心内涵来看,他们一直很好保持和继承了西方人对美的独特理解,从西方人的角度认。

6.关于西方服饰史,贵族女子的装束

罗列整个西方的服装历史演变非常困难,宏观而复杂但是可以通过某个时期的服装可以考察当时的贵族女子装束较为现实可行。

《唐顿庄园》,将乔治五世时代的英伦贵族一颦一动都描写至事无巨细,连大小姐所穿的内衣中束了几根鲸鱼骨都锱铢必较,任何一件服装即便是袖口都不能戴着不属于它身份的人身上。在唐顿里我们看到除了华服掩映下的等级制度,还有其所经历的时代变迁。

1912—1914小说《唐顿庄园》中的Violet几乎是新艺术时期所推崇的S型样式的忠实拥趸,白丝手套亦是贵族女子突显“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必备道具,且兼有一种压抑的矜持美感。

参考:

7.外国人古时候是怎样的服装呢

当年,苏格拉底在雅典游历的时候。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接受苏格拉底的教育的时候。西方的服装还没有形成体系。

当年凯撒大帝穿着咱们中国的丝绸出现在罗马剧院的时候 在罗马可是引起一阵旋风。帝国高层都以穿中国丝绸为时尚。。 你说的外国应该指的是欧洲。。反正古时候,美洲,澳洲。都还是土著。衣服都是羽毛。树叶之类的花花绿绿的。。能遮住身体就行。还没有衣服的概念。非洲。。非洲。。好像一直都热到不穿衣服。。就算穿衣服只要能挡住阳光直射就好。 欧洲。 西欧的衣服变化不大一直以铁甲为主流。那。。骑士装就是那边古时候的主流了。。 北欧要变化大一点。。以前以亚麻布衣服为主。后来骑士装也流行了一段时间。因为那段时间打仗。再后来流行礼服。。 外国还能讲讲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家伙穿的是和服和韩服。。都是从汉朝的汉服改编过去的。。具体的讲究很麻烦的。。 中国古代。咱们中国先进点。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穿丝绸了。后来到春秋之后流行儒服。。孔子流的。汉朝以后韩服。唐朝以后唐装。那个时候丝绸最盛行。那个时候安定了。有钱了。穿江南的丝绸。元朝强迫大家传蒙古族服装没能成供。谁叫元朝太短了呢。明朝又开始穿江南的丝绸。还流行拿扇子了。详情可参考唐伯虎点秋香。清朝达官贵人就得穿满族服装了。这个可参考还珠格格。。贩夫走卒穿大马褂。在后来民国中山装。。在后来就复杂了。。 规矩 都没什么规矩。。除了艺术家以外都得穿的整整齐齐的。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服装 西方历史服装

8.世界各国的服饰有哪些

一、唐纳.卡兰(donnakaran)的创始人是一个外表平和貌不惊人的女子,为了使其服饰王国走向多元化,在1984年和丈夫联手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产品:dkny、dknyclassic、dknaactive、dknyjesns,对纽约所汇聚的不同文化及其独特的生活气息作了一个全新的诠释。

dkny以更前卫、更时尚、更休闲的手法描绘了纽约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时代气息,以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现dkny独特的魅力。二、路易·威登创立于1854年,现隶属于法国专产高级奢华用品的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集团。

创始人是路易·威登本人。从设计最初到现在,印有LV”标志这一独特图案的交织字母帆布包,伴随着丰富的传奇色彩和雅典的设计而成为时尚之经典。

100年来,世界经历了很多变化,人们的追求和审美观念也随之而改变,但路易·威登不但声誉卓然,而今保持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三、夏奈尔是一个有80多年经历的著名品牌,夏奈尔时装永远有着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她善于突破传统,早40年代就成功地将“五花大绑”的女装推向简单、舒适,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现代休闲服。

夏奈尔最了解女人,夏奈尔的产品种类繁多,每个女人在夏奈尔的世界里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东西,在欧美上流女性社会中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当你找不到合适的服装时,就穿夏奈尔套装”。四、著名意大利服装品牌范思哲代表着一个品牌家族,一个时尚帝国。

它的设计风格鲜明,是独特的美感极强的先锋艺术的象征。其中魅力独具的是那些展示充满文艺复兴时期特色的华丽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款式。

这些款式性感漂亮,女性味十足,色彩鲜艳,既有歌剧式的超平现实的华丽,又能充分考虑穿着舒适性及恰当地显示体型。范思哲以金属物品及闪光物装饰的女裤、皮革女装创造了一种介于女斗士与女妖之间的女性形象。

五、迪奥品牌一直是华丽女装的代名词。大v领的卡马莱晚礼裙,多层次兼可自由搭配的皮草等,均出自于天才设计大师迪奥之手,其优雅的窄长裙,从来都能使穿着者步履自如,体现了幽雅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迪奥品牌的革命性还体现在致力于时尚的可理解性;选用高档的上乘面料如绸缎、传统大衣呢、精纺羊毛、塔夫绸、华丽的刺绣品等。而做工更以精细见长。

几十年来,迪奥品牌不断地为人们创造着 “新的机会,新的爱情故事”。在战后巴黎重建世界时装中心过程中,迪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六、gucci传奇自karl Lagerfeld接管Chanel以来,最吸引人最令人震惊的要算是tom ford接手gucci的故事了。时尚必备:古孜尽管时装牌子令人眼花缭乱,风格却一向被商界人士垂青,时尚之余不失高雅,这个意大利牌子的服饰一直以简单设计为主,尤其是今季的男装,剪裁新颖,弥漫着十八世纪威尼期风情,再融入牛仔、太空和摇滚巨星的色彩,让豪迈中带点不羁,散发无穷魅力。

七、创始人Valentino garavani瓦伦蒂诺.加拉瓦尼1932年出生于意大利,1960年在罗马成立了瓦伦蒂诺公司,1968年-1973年瓦伦蒂诺公司被肯通(kenton)公司接管,1973年瓦伦蒂诺重新购回了公司。瓦伦蒂诺曾获奈门·马科斯奖、意美基金会奖。

富丽华贵、美艳灼人是瓦伦蒂诺品牌的特色。瓦伦蒂诺喜欢用最纯的颜色,其中鲜艳的红色可以说是他的标准色。

精瓦伦蒂做工十分考究,从整体到每一个小细节都做得尽善尽美。瓦伦蒂诺是豪华、奢侈的生活方式的象征,极受追求十全十美的名流所忠爱。

八、PRADA可谓说是一个老字号,但由于它的出品追求完美,所以无论老少,对此品牌的认知度绝不逊于其它任何牌子。要回溯Prada的历史,必须从二十世纪初谈起……Prada草创于20世纪初,因当时活络的商业贸易与交通商旅频繁,创立人Mario Prada开始制造一系列针对旅行的手工皮件产品,并于1913年开设一间精品店。

1978年Miuccia Prada与其夫婿Patrizio Bertelli共同接管Prada,带领Prada迈向全新里程碑。九、GUESS品牌由来自法国南部的马西亚诺兄弟创立。

他们将浪漫热情的法国设计与风格融进了他们对美国西部文化的理解与鉴赏之中。GUESS诞生于1981年,成立时只是一家牛仔裤制造商,现在已发展成当今世界最受认可及最具影响的知名品牌之一,在五大洲均有代理和分销商。

有着专为男士、女士、儿童及家庭设计服装和配件的GUESS,将主人的精致生活品质诠释得淋漓尽致。十、创始人 giio armani (乔治·阿玛尼)1934年出生于意大利学习医药及摄影专业,曾在切瑞蒂任男装设计师,1975年创立乔治·阿玛尼。

曾获奈门-马科斯奖、全羊毛标志奖、生活成就奖、美国国际设计师协会奖、库蒂·沙克奖等奖项。乔治·阿玛尼现在已是在美国销量最大的欧洲设计师品牌,他以使用新型面料及优良制作而闻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