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方面的论文怎么写 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大连地区发掘最早的古岩洞
古岩洞位于瓦房店市区北效祝华办事处龙山村龙山东坡。
洞深3米,洞顶、洞壁均有悬垂钟乳石, 地面有石笋。
1981年4月至翌年10月,考古工作才发扬发掘出犀牛、古象、猪、牛、鬣、狗等动物骨 化石,共5大门类60余种。
经测定,动物化石约有2万年的历史。
证明当时已有人类在这个地区繁衍 生息。
大连地区最早的村落遗址
距今六七千前前的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下层文化层,是大连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
发掘表明,此时人类已结束山洞生活,临海岸丘陵建房定居,以渔为主,并开始出现原始农业。
使用 的石器主要有石磨盘、古磨棒、石斧,还有网附、纺轮、骨锥等工具,并开始使用红褐陶器。
大连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炭化谷子
1976年,文物部门在旅顺口区铁山镇郭家村遗址上层房址中,出土一篓距今四五各年前的炭化谷 子,证明此间原始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郭家村遗址出土的狩猎工具有各类箭镞、石矛,捕鱼工具有 网坠等。
由此可知,渔猎活动在当时社会经济中具有一定地位。
大连史载最早的地方政权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为开发辽东,从山东、河北一带移民至辽东、辽南垦殖, 并在旅顺修建牧羊城等海防城堡。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秋,汉武帝遣船将军杨朴率军自山东登莱渡 海至今旅顺、大连沿海,开辟了山东半岛经辽东半岛至旅顺的航线。
开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建辽东郡, 下设18县。
在今大连南部地区建沓氏县(金州),北部地区分属平郭县和武次县。
这是大连地区历史上最早的地方政权。
侵华日军首次在庄河花园口登陆
1894年(农历甲午年)10月23日,侵华日军第二军乘运输船16艘,在10艘军舰护送下,分4队由朝鲜 大同江口出发,24日凌晨到达庄河花园口外抛锚,趁拂晓雾气朦胧之际,放小汽船数十艘,每艘牵引 舢板3~4只,每只舢板乘士兵40~50人驶向花园口登陆。
日军登陆后,立即派人往金州方向侦察,并派 出密探分赴普兰店、金州、复州等地刺探军情。
26日,日军第二军怀念官大山岩大将到达花园口,开 始筹划向金州进犯。
10月29日,日军第一批登陆部队侵占貔子窝(今普兰店市皮口镇);第二批、第三批登陆部队分别 于26、28日在花园口登陆。
11月6日登陆结束,历时14天。
日军在花园口登陆兵员达24049名,马2940 匹。
日军在旅顺最残忍的大屠杀 1894年11月侵 华日军从庄河花园口登陆后,很快攻陷金州,接着于11月21日侵占旅顺口。
日军第 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下令:“除妇女老幼外,全部消灭。”实际日军不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幼以致盲残, 无一放过。
日军从东向西沿挨门搜查,见人即杀。
城里人杀光后,又袭杀市郊居民,其暴行令人发指。
美国记者克列尔曼1894年11月24日报道:“旅顺全境人民尽为日人残杀,连日屠戳手无军器及非抗敌 之居民多至无数,残体死尸堆满街衢,我目下执笔书此,仍闻枪弹之场”。
英国海员詹姆斯.艾伦在 《在龙旗下--甲午战争亲历记》中写道:“只见那池塘岸地,立满了日本兵,赶着一群逃人逼向池塘里。
那水里断头的、穿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湖水被血染红了”。
这次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持续4昼夜, 旅顺2万同胞惨遭杀戮。
日军为了掩盖罪行,于翌年2月捕捉中国居民组成抬尸队,把中国死难同尸体集中于旅顺岭南花沟 焚化,然后将骨灰装进3口棺材,埋在白玉山东北麓,在墓前立一木牌,上书“清国将士阵亡之墓”。
1896年,清直隶候补道员顾元勋到旅顺主持万忠墓立碑仪式,并书“万忠墓”三字。
日本投降后,旅顺各界人民于1946年10月25日在万忠墓举行首次祭祀活动。
从此,万忠墓成为大连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大连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97年12月,沙俄以联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向汪政府归还在甲午战争中攫取的辽东半岛“有功” 为名,以“保护中国”为幌子,派军舰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为使军事占领合法化,沙俄于1898年3月3 日,正式向清政府提出租借旅大和修筑中东铁路支线的无理要求,限期答复。
期间,沙皇政府一方面派 舰队到中国沿海进行武力威胁,另一方面以重金贿赂李鸿章、张荫桓。
1898年3月27日,李鸿章与沙俄 驻华代办巴甫洛夫在北京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原称《中俄会订条约》,又称《中俄条约》)。
主要内容为:沙俄租借旅顺口、大连湾,租期二十五年,期满经双方同意仍可延长;旅顺口为军港,只许沙俄船只使用;租借地内行政完全由沙俄官吏管理;沙俄有修筑中东铁路支线的特权。
同年5月7日,又在圣彼得堡签订《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六款。
这2个条约使中国东北全境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
《旅大租地条约》签订的第二天,沙俄弗拉基米洛维奇亲王带领1000名官兵登上旅顺黄金山鸣炮、升旗,举行占领式。
同一天,200多名沙俄官兵以同样方式占领大连湾。
1899年8月16日,沙俄把旅大改为“关东省”,并于1903年在旅顺建立远东总督府。
此后,沙俄统治旅大地区达7年之外。

沙俄统治时期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
1899年2月5日,60余名俄军窜至金州东部地区的刘家店,荷枪实弹强迫当地农民在7天之内交足捐税。
当地农民会首马成魁率从赴沙俄据点交涉,被抓走20余人。
乡民怒不可遏,一夜之间聚众1000余人。
翌 日指晓,在马成魁父子带领下,去云集在刘家店附近的农民操刀持矛向沙俄据点冲,当场击毙1名士兵。
马成魁率领暴动农民沉着迎战,与沙俄马队展开肉搏战,连砍数敌,喊杀声震天动地。
马成魁之子马文才肩大旗指挥冲杀,中弹牺牲后,农民任二接过大旗继续冲锋。
这次暴动尽管被镇压下去,但却迫使沙俄统治当局向暴动群众做出某些让步。
日本侵占大连地区后,担心“既能搞俄,就能抗日”,将马成魁诱杀。
旅大市首次定为直辖市
1953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根据中央关于改变大区辖区及专署辖市的决定,将旅大市改为中央 协调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表中央人民政府进行领导,市长为欧阳钦。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32次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 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撤销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将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哈尔滨、长春、武汉、广州、西安、重庆等11个中央直辖市改为省辖市。
1954年8月1 日,旅大市正式改为辽宁省辖市(地级市)。
1985年1月1日,国家计委批准大连市炒计划单列市;1994年5月,定为副省级市。
大连地区最典型的泥裂
泥裂又称龟裂石。
龟裂石系6亿年前海退期间,(粉)砂泥质沉积物因气候酷热,受到烘烤和烈日 曝晒,形成不同方向的楔形裂纹,后又被泥砂质积淀物填充,再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斜卧在金 石滩黄海北岸的一块巨大塌岩,属晚元古界震旦系“金县群”大林子组,美国地学部主席惊叹这是 “天下奇石”,具有极重要的地质研究价值。
但它仅是该地泥裂层的一小部分,如沿悬崖泥裂层层 面揭露,必会有更加恢宏而又壮观的奇物景象出现。
大连地区最早被研究的地层
1882年德国人利希霍芬(Richthofen.F)在辽东半岛南部复县(今瓦房店市)进行地质调查时,将 复州城至李官屯一带松散的红色砂岩、凝灰质砂岩及砾岩命名为永宁砂岩。
这是大连地区最早被研 究的地层。
大连地区出露最古老的地层
距今28亿年前,大连地区的太古界鞍山群,由下而上分为城子坦组和董家沟组。
城子坦组主要 分布在金州区亮甲店、登沙河,普兰店市皮口、城子、莲山、安波和庄河市小孤山、栗子房等地, 是一套以云母质和角闪质交替出现的变质岩石。
这是大连地区最古老的地层。
世界罕见的大连白云山莲花状地质构造
白云山莲花状地质构造位于大连西部白云山一带,是地质学家李四光于1956年在大连地区进行 地质考察时发现命名的,并被载入地学史册。
该构造是印支和早燕山运动(距今约2.4~1.8亿年),对 以莲花山为砥柱的上元古界细河群桥头组石英岩作水平扭动作用而形成的旋卷构造的一种。
构造轮廓细部结构清楚,居高俯瞰,宛若栩栩如生的莲花一般,是世界罕见的珍贵地质瑰宝。
大连地区最大的河流
碧流河发源于辽宁省盖州市棋盘岭山南麓,流经庄河市横道河、桂云花、城山、明阳、尖山和 普兰店市俭汤、双塔、城子坦、碧流河等9个乡镇,在碧流河乡谢屯注入黄海。
河流全长156公里, 流域面积2814平方公里。
其中在大连境内流域面积146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9.51亿立方米, 为大连地区第一大河流。
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山 旅顺老铁山,地处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因远望呈青乌色,帮旧时曾称乌石山,是航海的天然标 志。
从这里至山东半岛一线是黄海、渤海分界线。
其岬角处有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修建的航海 灯塔,塔高难度14.2米,上置联闪灯,射程25海里。
老铁山又是候鸟路过的栖息之地,每年秋季, 从北方来的候鸟云集山麓,经过暂短休息后,飞越渤海去南方越冬。
如今,老铁山已辟为国家候鸟保护区。
世界唯一只有一种毒蛇生存的岛
蛇岛又名蟒岛、小龙山。
位于辽东半岛渤海双岛湾西部海面,距旅顺港25海里。
蛇岛长工1700 米、宽度800米,主峰海拔216.9米,总面积0.8平方公里。
岛上有七条山梁、六条沟溪、七处岩洞。
岛四周除有一小片卵石滩外,均为悬崖峭壁。
蛇岛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约10摄氏度,年降雨量约600毫米。
岛上生长各种植物209种,覆盖率约70%。
岛上有蝮蛇1.2万余条,是世界唯一的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
辽东半岛沿海最大的海湾
大连湾地处辽东半岛南部黄海水域。
其名称来历有五说:一说海湾形似褡裢得名;二说此湾因盛产牡蛎曾称大蛎湾,后谐音演变成大连湾;三说由满语“达连”(海岸之意)译音而成;四说此海 湾经常有山东客商往返销售褡裢,故湾以“褡裢”音译而来;五说汇连小湾遂成大湾,故称大连湾。
该湾北起鲇鱼湾,经大孤山、和尚岛、海茂岛,南至大连棒棰、三山岛一线。
湾口向东南,湾阔水深,入冬不冻。
大连湾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18,海岸线长84公里,面积290平方公里。
其水深自西北向东南递增约1~35米。
湾口有三山岛屏列,出入海湾有三山、大三山、小三山3条水道。
湾南岸有大连港,湾东北有大连新港。
沿岸分布数十个小湾,皆可泊船,多数辟为渔港。
北岸和尚岛,清 朝时为北洋水师基地,建有数处炮台,现辟为碧海山庄旅游区。
辽东半岛南部最狭窄的地带
在大连市甘井子大连湾镇毛茔村与后关村之间,两侧是海,中间陆地只有4.8公里宽。
这里属金 州区管辖,是大连市区通往东北腹地的铁路、公路、水电管路必经之地,也是辽东半岛南部最狭窄 的地带。
大连第一所全国重点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前身是大连大学工学院。
1950年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工学院独立,称大连工学院。
1960年为当时中央教育部直属的2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6年成 为全国33所试办研究生院的学校之一。
1988年定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1996年3月,国家教委批准该 校为第一批正式建立研究生院的学校。
大连理工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9个专门学院、22个系、1个教学部及2个国家培训中心。
该校是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大学之一。
至1996年,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 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专业学科有权授予博士学位,69个学科有权授予硕士学位,45 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学士学位。
学样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部门开放实验室、3个国家级技术 中心和41个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现有教职工3620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7人;有 教授(含相应技术职务)310人,其中博士生410人,硕士生1760人,本科生7525人。
建校48年来,学 校为国家输送6万多名各类毕业生,学校先后与美、英、德、日、韩、俄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
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国家财政部所属的一所综合大学。
1996年,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 硕士生、博士生6000余人,函大、夜大本专科生6000余人,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财经大学。
该校设工商管理学院、财政税务学院、会计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成人教育 学院等6个学院和金融系、投资经济系、计划统计系、对外贸易系、财经外语系、经济信息系、法律 系、经济学系、财经文秘系等9个直属系;设有政治理论教学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体育教学部、 研究生部及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心,有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校有教师652人, 其中教授106人,副教授213人。
学校具有教授评选的终审权和博士生导师遴选权,与国际60多所大学 和科研单位有学术交往。
建校40多年来,该校共为国家培养全日制本专科生3万余人,博士生、硕士生600余人,函大、夜大生2万余人。
中国航海第一学府
大连海事大学是交通部所属以航海类专业为主的综合性海事重点大学。
是世界规模最大并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海事院校(其前身是1909年清政府建立的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 堂南洋公学船政科)。
1953年,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和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全并成立大连海运学 院。
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海事组织在该校设立“亚大地区海事培训中心”。
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大连分校在此成立。
1994年,该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下设 7个学院1系4部(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市场经济法学院、国 际商务学院、海洋环境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系;体育工作部、基础部、科技外语部、研究生部);和1个科学技术研究院;有“育龙”、“育英”、“美全”3艘万吨级远洋教学实习船。
学校图书馆藏书70 余万册。
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校先后为国家输送2万多名高级航运专门人才,并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 培训留学生及各类航运人才3000多名。
全国第一所足球中专学校 1985年3月,全国第一所足球中等专业学校--大连足球运动学校成立。
这所学校是大连部分社会团 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界人士集资创办的。
该校以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为主,兼为基层培养足球骨干。
首批招收14-15岁学员60名,其中女学员22名。
大连解放后第一所盲哑学校
1951年11月,市民政部门创办旅大市生产教养院聋哑学校,当年招收学员8名,设教学班1个,有教职工5人。
1952年10月,又创办旅大市生产教养院盲人学校,招收学员24名,教学班2个教职工4人。
1953年两校合并,改称旅大市人民政府民政局社会事业管理处盲哑学校。
1958年初,市盲哑学校由市民政局移交教育局管理,招收市内各区和旅顺、长海的部分盲聋哑学 生。
1996年,该校对有听力的聋哑儿童直接采用普通小学相同年级的语文、数学课本教学;对有低视 力的学生开展学汉字的实验。
到1996年,该校有教学班26个,在校生330人,教职工105人,其中专职 都是教师86人。
大连第一所弱智儿童学校
1983年9月,沙河口区启智学校成立。
这是沙河口区教育局创办的大连市第一所弱智儿童学校。
学校贯彻“把学生培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自食其力残而不废的劳动者”的办学方针,以 情感培育为基础,进行文化和识教育和有针对性的身心补偿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 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行为实践能力。
学校设家政、劳技、健身、烹饪、实验、音乐 等12个专用教室。
到1996年底有学生120名,教职工32人。
该校多次在国家、省、市文体竞赛中取得好 成绩,在全市组织的考核学生全面能力的“智慧杯”竞赛中2次捧杯;先后被授予市“助残扶残”行进 单位、校风优良学校、规范合格学校等称号。
大连第一所残疾幼儿康复幼儿园
1992年6月1日,大连市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康复幼儿园正式开园。
这是由街道投资兴建的大连市第 一所残疾幼儿康复幼儿园。
该园以启迪弱智、残疾幼儿的智力,增强其生活能力为宗旨,当年接收残 疾幼儿7名,有幼师、保育人员4人。
大连首办都是外教执教的英语教师培训班
1990年7月9日至8月18日,大连市教委在中国教育流协会的帮助下,首次举办由美国英语学会派出 10名外籍教师执教的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班。
大连市城乡81所学校的128年英语教师参加了培训。
经过1个暑期培训,学员们提高了语音、语调的准确度和对话交谈的能力,有124名学员获得美国英语学会颁 发的结业证书。
截止1996年,共聘请美籍英语教师92人,培训中小学教师7期计1226名,占全市中小学 英语教师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