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老兵来中国 他曾是抗日老兵,却为一日军扫墓六十余年,临终还让儿女继续扫墓
他曾是抗日老兵,却为一日军扫墓六十余年,临终还让儿女继续扫墓

说起当年日本兵在中国的行为,直到今天还让很多人愤恨不已。偶尔听到上了年纪的老人提到小时候遇到日本兵的事情,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那个时候他们年纪还很小,但是时间并没有冲淡那份恐惧与仇恨,从他们的语言和眼神中,我们还是能看到那种无法原谅的恨意。
确实,当年的日军几乎是做尽了没有良心的事情,他们烧杀抢掠,甚至对根本没有战斗能力的百姓动手,连老人和孩子他们也不放过。这种行为别说是经历过的人不能原谅,就算是再久的时间冲刷,这段历史也会被每一个中国人牢牢的记住。
在当时的环境下,中国军人对待俘虏还是采取宽仁的政策。那些战俘不但不会被杀害、虐待,他们甚至比我们的将士吃得还要好。这一点与日军恰好相反,在日军营里,战俘受尽了折磨。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很多见识到中国军人震慑力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日军感到震撼,因为在参战之前,和他们的军队里,他们接受的是完全不实的中国军人形象。
有一位曾经来到中国的日本兵,战争结束后回到他们的国家去,他的家庭成员接连遭遇了不幸。他将这些视为上天对他的惩罚,因为他曾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做出过自己后来都不愿意提起的事情。他说在军队中,他们被教育、训练,残忍的杀害中国人,他和很多侵华日军一样,在中国抢劫、强奸,甚至他曾亲手杀害过一个婴儿。
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已经麻木,所以这位日本兵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耻辱,直到战争结束,自己的妻子、女儿、女婿相继失去了生命,自己身边再也没有了亲人陪伴,而变成了真正的孤独的人之后,他才对自己曾经的行为无比后悔。后来他持续接受心理治疗,一度想要自杀,最后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他给曾经那些无辜罹难的灵魂写了一封信,并经过国际组织当众宣读,他的内心才稍稍平稳一些。
像他一样的日本士兵还有很多,脱离了战争环境,他们也会追悔自己曾经的暴行。相比较这些余生都要经受灵魂不安折磨的人来说,宫川英男还是相对幸运的。虽然在中国大地上,他失去了自己贵的生命,但是他维护了作为一个军人的尊严,他的行为受到了中国军人的认可,甚至有一位中国老兵为他扫墓61年。作为一个日本兵,究竟他做了什么呢?
宫川英男
起初,他跟很多来到中国的日本兵一样,接受了日方一系列的不实的教育和训练。1931年来到中国,幸运的是1941年被俘。之后他接触到了与原来印象中完全不同的中国军人,他们善待战俘,这与宫川英男预想的完全不同。后来他受到了中国军人的感染,成为了一名中国军人。之后他的工作就是编写宣传文件,告诉日本兵战争的真相。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宫川英男非常地认真,他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他从不侵扰百姓,衣服破了也会自己缝补,组织发给的津贴他总是尽最大可能留下来,给战友们做些好吃的补身体。住在百姓家里时,他还会帮助房东打扫房间,做些农活,当他知道日本战友对房东姑娘行为不轨时,他严厉地批评了战友,丝毫不留情面。还有一次中国战友李洛夫在路上发烧了,他也不怕苦,就一路背着战友,直到回到了落脚的地方,他还用家乡的土方法为其治病。
正是由于宫川英男这些认真负责的行为,他纠正了很多日军对中国的看法,日方开始恐慌了。1945年,他与战友李洛夫共同执行任务时,不小心暴露了行踪,被日军发现了,李洛夫找了个角落藏了起来,而宫川英男却没有那么幸运了。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友,也为了不成为战俘,这位日本兵毅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旁的战友虽然心中焦急,却也是没办法,只好等到日军离开,他才设法偷出了宫川英男的尸体,痛心地将其埋葬。
在随后的的61年里,老人一直没有忘记这位舍弃生命,保全自己的日本士兵,每年李洛夫都会来到陵前,看望曾经的战友。直到后来,李洛夫老人去世,他还交代自己的后世子孙,继续为宫川英男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