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傅作义 傅作義之女傅冬菊,49年北平解放立下大功!建國後個人發展如何?
傅作義之女傅冬菊,49年北平解放立下大功!建國後個人發展如何? 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1091期。49年1月,100餘萬解放軍包圍北平城,國軍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此時在城內滿打滿算僅擁有25萬兵力。如
傅作義之女傅冬菊,49年北平解放立下大功!建國後個人發展如何?

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1091期。49年1月,100餘萬解放軍包圍北平城,國軍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此時在城內滿打滿算僅擁有25萬兵力。如此懸殊的對比下,北平成功解放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一旦發生激戰,雙方傷亡勢必慘重,城內百姓和古迹的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兩軍一百多萬部隊圍繞一座古城開戰,破壞力可不是開玩笑的。作為國軍華北統帥的傅作義知道抵抗下去徒增傷亡,卻也很難下定決心主動放下武器。此時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發揮了關鍵作用,她成功勸說自己的父親起義,最終力促北平和平解放。傅冬菊在北平立了大功,那麼建國後她的個人發展如何呢?應該說有些出人意料。
傅冬菊當年勸父親不要和解放軍開戰,並不僅僅是出於女兒保護父親的考慮。早在1947年,也就是平津戰役開戰前一年多,身為國軍高級將領女兒的傅冬菊,便已經秘密加入我黨。平津戰役中傅冬菊的關鍵表現,很大程度上是出於面對公私矛盾時,她堅定的信仰和立場。1947年的傅冬菊才23歲,大學畢業後從事自己喜歡的新聞工作,是《大公報》的年輕記者。40年代的學生工作,受到我們的高度重視,傅冬菊早在西南聯大時就是思想活躍,追求進步的青年學生了。
由於記者的工作特點,傅冬菊在內戰期間四處採訪、收集材料,對於國民黨軍的腐敗,和我方解放百姓的土地政策形成的鮮明對比深深觸動,不久後便加入了共產黨。傅作義對於這些情況了如指掌,但是並沒有明確反對。因為傅並非中央軍嫡系將領,而是綏系地方軍統帥,與國軍高層的關係其實是很微妙的。傅作義也在觀察投機,不排除給自己在解放軍陣營留下後路和談判空間,所以對於女兒的行動選擇睜隻眼閉隻眼。
傅冬菊在48年平津戰役開戰前夕,是我方有意調動到北平的,放在傅作義身邊,目的就是藉助父女親情,在關鍵時刻勸說傅作義將軍投誠。而調動的理由,也是報社的工作需要。傅冬菊果然在49年1月北平之戰一觸即發時,成功在家中勸說父親率部起義,從而避免了古城一場空前的兵禍。傅冬菊既愛他的父親,也熱愛新聞工作,這為她建國後的個人發展定下了基調。
一般來說,解放戰爭時期策動敵軍大將起義、投誠的我軍特情人員,屬於擁有重大功勛,建國後也多在軍隊、政府部門擔任重要職務,比如廖運周、郭汝瑰等同志。但是傅冬菊則不同,她後來的個人發展有些出人意料。雖然傅冬菊功勞巨大,但是勸父起義之前她並沒有從軍從政的背景,建國時也非常年輕,才剛剛25歲。傅冬菊後來的生活,並非有些材料上講的那樣受到多大衝擊。她一生鍾愛新聞事業,未曾踏足政界半步,而是一直在新聞、文化界工作,先後從事過報刊編輯、《人民日報》部門主任等工作,直到年老退休時也是在雜誌社任職。傅冬菊原本有很好的政治資源,傅作義將軍建國後也是部級高官。但是傅冬菊志不在此,否則她也能在相關領域有一定地位。傅冬菊婚後育有一女,晚年的傅冬菊生活安詳,在83歲時去世。
很赞哦!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