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桑毛虫皮炎是怎么回事

火烧 2016-11-17 09:54:07 1052
炎热的夜晚,人们在树下乘凉,偶尔有的人在颈部、四肢等裸露部位突然发现一些红色小疙瘩,中心有时可见小水疱,刺痒难忍,常成批发生。有经验的人知道这是发生了桑毛虫皮炎。 桑毛虫又叫桑毒蛾或毒毛虫。它不仅危害桑叶,影响桑叶的产量,还会使家蚕中毒,患黑斑病。它还能危

炎热的夜晚,人们在树下乘凉,偶尔有的人在颈部、四肢等裸露部位突然发现一些红色小疙瘩,中心有时可见小水疱,刺痒难忍,常成批发生。有经验的人知道这是发生了桑毛虫皮炎。

桑毛虫又叫桑毒蛾或毒毛虫。它不仅危害桑叶,影响桑叶的产量,还会使家蚕中毒,患黑斑病。它还能危害桃、李、苹果、梨、柿、梅等果树的叶子,以及城乡绿化树木,如柳、杨、榆树等树叶。桑毛虫身上有一种毒毛,接触人和家畜后,能使人和家畜发生皮炎。人得病后,奇痒难忍,影响睡眠和工作。

桑毛虫一生分卵、幼虫、蛹、成蛾四个时期。成蛾交配后,雌蛾在叶背上产卵,常集在一起呈椭圆或带状的卵块,每个卵块平均有200~300个卵。卵经4~7天化出第一龄灰黑色的幼虫,有点象家蚕,但略小一点;再经2~7天又脱皮成第二龄幼虫,这时全身出现彩色,并有毒毛。幼虫经5~7次脱皮,吐丝结茧化成蛹,茧壳很薄,结在叶背、桠杈附近。蛹经9~10天化出成蛾,长约15~18毫米。雄蛾比雌蛾略小一点。桑毛虫一年能传3~4代。

桑毛虫幼虫经过第二次脱皮后出现毒毛,幼虫长得越大,身上毒毛越多。这种毒毛极小,眼睛看不见。10稂毒毛连接起来,只有1毫米长,每条虫体上有200~300万根。毒毛呈箭针形,其中心为空心管道,内含毒液,非常轻,很容易从虫体脱落,随风飘扬。如吹到人体暴露部分,毒毛会很快刺进皮肤,被刺的部位,就会出现绿豆至赤豆大小的红疙瘩,中心可有针头大小的水疱,皮疹多少不定,有时疏散,有时对称分布。7~9月份是桑毛虫的盛发期,流行区环境中毒毛较多,加之天气热,衣服单薄,皮肤的裸露部位多,毒毛吹到皮肤上的机会也多,因此夏天发病较多。


预防桑毛虫皮炎最根本的方法是消灭桑毛虫,可采取诱杀成蛾、摘除卵块、药物喷杀幼虫等措施。另外,桑毛虫的天敌有寄生蜂和寄生蝇两种,保护这些益虫,也有利于消灭桑毛虫。其次要防止和避免接触桑毛虫的毒毛,当树上桑毛虫未经消灭时,不要在树下或下风向乘凉,也不要晒衣服、尿布等。在遇到吹刮大风时,宜将迎风的门窗关闭,以免毒毛吹入;白天可将被席卷起,以防毒毛吹落在床上。

如已被桑毛虫毒毛侵害发生皮炎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抓,因为越抓毒毛越向皮内钻,而且越抓越痒,抓破后,还容易引起继发感染,使皮肤溃烂化脓,有时还能将毒毛由指甲带至别处,再发皮炎。得病后要及早处理,用胶布或透明胶纸在发痒处反复粘揭几次,将附着在皮肤表面或已部分刺入皮肤浅层的毒毛粘去;或者及早用肥皂水冲洗,如仍发痒,可用各种止痒药水或热水烫局部,热可破坏毒液而逐渐止痒。如全身皮疹,且瘙痒剧烈,影响劳动和睡眠时,可酌情内服一些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非乃更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