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物历史故事 斯大林历史故事

火烧 2022-03-01 16:11:44 1085
斯大林历史故事 1.斯大林的故事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法西斯德国突然入侵苏联。 雅科夫听着莫洛托夫关于法西斯入侵的广播演说,怒火中燃,心急如焚。一见到斯大林 ①,他就急切地问道:“爸爸,敌人打来了,

斯大林历史故事  

1.斯大林的故事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法西斯德国突然入侵苏联。

雅科夫听着莫洛托夫关于法西斯入侵的广播演说,怒火中燃,心急如焚。一见到斯大林 ①,他就急切地问道:“爸爸,敌人打来了,我该做什么?” “你的想法呢?”斯大林眯起双眼,反问了一句。

“我想上前线,去揍法西斯强盗!” 斯大林赞许地说:“雅沙②,做得对!既然希特勒的猪嘴伸进了我们的菜园,那就要以 三倍的打击回敬他。我相信,你不会辜负祖国的期望。”

“决不辜负!”雅科夫以军人姿态回答。 当天,雅科夫就上了前线。

他被分配在一个团司令部工作,他当了炮兵连连长。在激烈 的战斗中,他打红了眼,只顾和敌人拼搏,却和战友们失去了联系,不幸被俘了……此刻, 雅科夫被关在牛棚里,和被俘的人挤在一起。

牛棚是用木头搭起的,四周围着篱笆,外边设 有了望台,上面架着机枪,有德国鬼子站岗。 雅科夫身旁也是个红军上尉,他叫伊万·科洛佳日内,是在白刃格斗中头部被击中、失 去知觉后被俘的。

人物历史故事 斯大林历史故事

伊万打量着身边的难友,只见他默默地在思考着什么,便小声问道:“你 在动脑子,想怎么逃跑?” 雅科夫沉默片刻,抬头望了望乌云翻滚的天空,带着浓重的格鲁吉亚口音答道:“夜里 将有雷阵雨,要点着牛棚,烟会遮住哨兵的视线。” “好!”伊万会意地点了点头。

这时,门外开来两辆小汽车,车上跳下来一帮德国军官。一个高个头、鹰勾鼻子的军官 用蹩脚的俄语粗野地喊道:“全体集合!成四列横队!” 人们慢腾腾地站成四列,有的躺在地上起不来。

那帮德国军官匆忙走进来,象狼一样打 量着战俘们。一个尖嘴猴腮的红军战士,哭丧着脸,一瘸一拐地走在鬼子前面,活象一条断 了腿的狗,他用慌乱和恐惧的眼神在战俘们的脸上辨认着,当他走到雅科夫面前时,停下 来,指着雅科夫,带着哭声说道:“就是他!” 那个鹰勾鼻子朝雅科夫走近两步,带着惊疑的神情问道:“你是斯大林?” “不,我是朱加施维利。”

“你是斯大林的儿子?” “是的,我是斯大林的儿子、上尉朱加施维利。”雅科夫平静地说。

战俘们吃惊地望着雅科夫。伊万也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面孔黝黑、仪表英俊 的上尉竟是斯大林之子!他把牙齿咬得咯咯响,鄙视地望着那个叛徒,从牙缝里挤出两个 字:“可耻!” 德寇七手八脚地把雅科夫押向汽车。

雅科夫回头看了看伊万,那眼神是让他组织难友们 逃跑,随后向大家挥了挥手,毅然上了汽车。难友们含着热泪,目送着汽车驶去。

汽车驶向机场,那里停着一架八个座位的“容克”式飞机。雅科夫坐在飞机上,透过舷 窗,深情地望着机翼下掠过的大地,那是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大地在呻吟,祖国在受难。

一想到再也不能为祖国战斗了,他心如刀绞。难道真的永远也回不来了?永远也见不到故乡 了?他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忆起了往事,想起了可爱的故乡,想起了童年的时光……雅 科夫的童年是在高加索度过的,有时住在第比利斯的姨妈家,有时住在拉钦村的外祖父身 旁。

外祖父的小木屋坐落在巴里叶特山脚下,靠近美丽的撒马尔罕森林,森林是那样神秘, 总像谜一样吸引着他。记得有一次他同伙伴们到森林打猎,他发现一只不忍心打死它,就吹 起了口哨,让它赶快逃掉。

为这事大家都取笑他,而他却觉得很开心。 1921年,他被送到父亲身边,开始学习俄语,养成新的生活习惯。

父亲很喜欢他,对 他要求又十分严格。他在电机学院毕业后,到工厂去工作。

后来按照父亲的意见,又进入捷 尔任斯基炮兵学院。虽然他很依恋家庭,尤其喜欢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但他不愿坐享父亲 的荣誉和过舒适的生活,因此很少到克里姆林宫父亲的住处去。

雅科夫想起了儿子热尼亚,今年五岁了。他上战场前,也没有看儿子一眼。

还有小女儿 加丽亚。唉!如今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他们长大时,会知道爸爸怎样死的,会象爸爸一样 挺身保卫祖国的。

雅科夫感到宽慰。他从马达的单调声中,仿佛听到了从心底发出的悲壮旋 律,又仿佛是低吟的宗教赞美歌。

他的记忆中闪现出夏天的一个节日宴会:布琼尼、伏罗希 洛夫、莫洛托夫偕他们的夫人来到父亲在祖巴洛夫的别墅欢度节日。午餐设在露天凉台上。

他们喝着高加索葡萄酒,频频举杯。 后来,布琼尼拉起了手风琴,拉的是宗教音乐的旋律。

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和父亲走 到布琼尼面前,和着旋律,唱起了一首宗教赞美歌。雅科夫站在一旁,静静地欣赏。

当歌声 停下来时,雅科夫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说:“一群无神论者,却唱宗教赞美歌!” “我们的贡品是献给艺术的,而不是献给宗教的。”父亲那双金色的眼睛里洋溢着诗歌 燃起的激情……飞机降落时的颠簸使雅科夫的思绪从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中回到严酷的现实。

他被径直押到克卢格元帅的司令部,立即开始受审。 “你是自愿投降的还是强行被俘的?” “不,我不是自愿的。

要是我能及时发现同自己人失去了联系,我就自杀了。 ”雅科夫泰然回答。

“你认为当俘虏可耻吗?” “是的,我认为是可耻的。” “战争前夕你同你父亲谈过些什么吗?” “是的,最后一次谈话是在6月22日。”

“那天你们分别时,你父亲都说了些什么?” “他说:。

2.斯大林的小故事

蒋经国1945年赴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斯大林问:“你们对外蒙古为什么坚持不让它‘独立’?”蒋经国说:中国坚持抗战,就是为了要把失土收复回来。今天日本还没赶走,反而把蒙古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国民一定不会原谅中华民国政府,会说出卖了国土。中华民国政府不能同意斯大林搞蒙古独立。”

斯大林就说:“你这段话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过,你要晓得,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外交斗争,蒋经国父亲蒋委员长坚持一条底线,“一定要注明,蒙古必要经过公民投票。”这一点加入了中苏条约。

最后在苏联红军的刺刀下,斯大林搞了蒙古公投,人人被当面监视实名投票,意味着反对占领者就性命难保,结果蒙古独立了。

蒙古面积近160万平方公里,等于3个法国,中国作为斯大林的盟国和战胜国,比战败国日本失去的领土多312倍,也是自清初至民国以来失去领土最多的一次。

3.斯大林主要事迹及评价

评价斯大林问题,主要涉及四个大方面。

第一,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亦即 斯大林领导苏联的30年以及其中的主要功过是非。第二,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 义政治经济体制,亦即斯大林模式,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日益暴 露的严重弊病。

第三,斯大林的理论,包括哲学、政治学说和政治经济学,其中涉及党 的建设、党内斗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它的正确与错误 方面,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第四,斯大林对国际形势、国际问题的分析判断以 及他所执行的国际战略和政策,包括国际共运方面的理论和政策,关于军事方面的理论 、战略及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与失误,等等。

如果仅从上述某一方面来对斯大林 一生的功过下结论,就难免失之偏颇。 三、国内外对斯大林的评价形成某些共识。

大致是:第一,斯大林是一个重要历史人 物,对他的评价不仅是他本国的事情,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事情。第二,斯大林有功有 过,贡献是巨大的,错误是严重的,或者用有的学者的说法,“功勋显赫卓著,错误极其严重”。

至于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存在着分歧。第三,斯大林的主要功绩:1、在列宁之后,领导苏联党和人民,顶住资本主义包围的压力,在苏联一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并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的胜利提供了范例和支持;2、在短短若干年内,领导 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了人民生活,战后又迅速 恢复经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3 、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推动了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 。

第四,斯大林的主要错误:1、接受和鼓励个人迷信,实行个人专权,在党内斗争中 滥用专政手段,导致法制被严重破坏,大批无辜干部遭镇压;2、在30年代特定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理论,被教条化、绝对化、越 来越僵化;3、凭借大国大党的地位,树立自我中心,对外发号施令,推行大国主义, 实质是谋求霸权。之所以造成这些错误,有历史条件的原因,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 个人素质的原因。

四、赫鲁晓夫也谈斯大林的功与过,因其立足于“谴责”,往往用语刻薄,给人的印象是全盘否定斯大林。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说,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价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因为他的功绩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说“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以及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尽人皆知的”。

报告中着重指责把斯大林“变成某种超群的人物,认为他像神仙一样具有非凡的品质,他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够代替所有人思考,能够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一点是错的”。赫鲁晓夫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报告,也只是强调必须公开地谴责对斯大 林个人迷信时期“所犯下的错误和歪曲现象”,“抛弃已经成为前进障碍的那种对党和 国家的领导方法”。

从这些词句上,并不能得出“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结论。大论战时 “二评”《关于斯大林问题》引证赫鲁晓夫谩骂斯大林的粗暴字眼,反映了赫鲁晓夫骨 子里是憎恨斯大林的。

五、从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后来各个时期较少评论斯大林,出于实用主义需要,谈及时谴责兼有肯定。每逢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避不开斯大林,或多或少要提一下斯大林的功绩。

通常的说法是:在战争年代,斯大林所表现的巨大政治意志、目的性和坚定性、善于组织人们和使人们遵守纪律,在取得胜利方面起了自己的作用;不能把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一笔勾销,等等。 六、苏联军界领导人对斯大林功过的评述一般比较中肯。

具有代表性的是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主任德米特里·安东诺维奇·沃尔科戈诺夫于1988年撰写的《胜利与悲剧(斯大林政治肖像)》一书。其中指出:1、斯大林的历史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复杂的辩证法。

坦诚地面对历史,面对真理,不能不承认斯大林对争取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无可辩驳的贡献,也不能不承认他毫无根据地迫害千千万万无辜者的政治错误和罪行。2、斯大林拥有无限权力,不受民主监督,至高无上,为所欲为。

但他却内心孤独。他毕生都尽力把自己的这个弱点变成力量的标志。

列宁指出的斯大林“凶狠”的特点,在政治家身上起了极坏的作用。3、从列宁逝世直到30年代初,在革命领袖中也许只有斯大林一个人最彻底、最坚决地维护党关于确立和加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方针。

他没有那种能取代列宁的天资,但别人也没有。他在智力和道德上不及许多人;但在争取新制度生存的斗争时刻,极端重要的是目标明确和领袖的政治意志。

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列宁,无人能胜过斯大林。 七、我党早期对斯大林的公开评价采取“两点论”,提出“功大于过”。

1956年4月5日和12月29日先后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两论”),不仅肯定了苏共提出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的重要性,对斯大林的功过作了冷静的、客观的、在当时条件下堪称全面的评价,。

4.斯大林资料简介 斯大林有哪些事迹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Иосиф.В.Сталин),(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苏联最重要的创建人之一。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苏联红军的统帅。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

原姓朱加什维利,他是列宁的战友,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历史角度上看,斯大林同志的贡献是巨大的。

第一、他继承了列宁的遗志,创建了苏联。第二,他带领苏联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使苏联在十几年内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第三、他领导苏联人民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四、斯大林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构想,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式社会主义,这一模式影响深远重大。总的来看,斯大林同志为世界的和平进步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斯大林时期,苏联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的福利制度建立,保障了绝大多数人的公平、正义。斯大林时代,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赌博、卖淫、吸毒、黑帮等丑恶现象。

斯大林时代,苏联是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一个提倡共产主义新思想、新道德、人人基本平等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

5.斯大林是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Иосиф.В.Сталин)原姓朱加什维利,(1879—1953),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1894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9年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从此,他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他从流放地返回彼得格勒,领导了《真理报》的工作,并参加了全俄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同年七八月间,布尔什维克党秘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列宁不能参加会议的情况下,斯大林代表党中央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10月,党中央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斯大林被选进领导起义的党总部。在列宁领导下,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开始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斯大林多次受列宁的委派,前往最关键的战线,指挥战斗。1922年4月,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根据列宁的建议,斯大林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后30年他一直担任党的这一最高领导职务。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

1925年4月在党的十四大上,斯大林代表俄共(布)中央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主持召开了党的十五大,这次大会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建议。1936年12月,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新宪法草案》的报告。这个宪法草案被通过并被称为“斯大林宪法”,而且之后的苏联宪法也基本以此为版本,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也是造成苏联后来解体的原因之一。1941年5月,斯大林担任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正当苏联人民为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奋斗时,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了闪电战。斯大林于7月3日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不仅要消除本国面临的危险,还要帮助在德国法西斯奴役下的欧洲各国人民。他担任了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和苏联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1月初,德军逼近莫斯科。7日,斯大林照常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受阅部队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歼敌33万人,是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他先后出席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同美、英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等人会谈,为二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1946年3月,斯大林担任了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10月,他又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逝世。

斯大林在一生中也犯过许多错误。在20世纪30年代的肃反运动中,由于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肃反扩大化,使一大批党和军队的优秀干部遭到残酷迫害;在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时,由于他把苏联一国的经验绝对化,忽视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采取了不少不妥当的做法,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但是古巴领袖卡斯特罗也曾指出:“把所有错误都归咎于斯大林是对历史的简单化”。

6.我想知道、斯大林的事迹

今天,斯大林这个名字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然而,“斯大林”这个名字是他34岁时取的。他一生给自己取过两个名字:一个是科巴,流行于革命者中间;另一个就是斯大林,震惊了整个世界。

斯大林,最鲜明简洁地表达了他的性格特征,它的俄文意思就是“钢铁”,钢铁般的性格,一个铁腕人物。同样地,科巴这个名字,同他的性格也极相符合。

“科巴”,意思为“不屈不挠的人”。在格鲁吉亚的传奇故事里,这是一个绿林好汉的名字。

这两个名字都十分恰当地表达了斯大林的人格特点,无论是“科巴”还是“斯大林”,都是斯大林非凡一生的文字写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