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潜水打捞文物 农民打捞出一文物,获得200块的奖励,如今成为国宝,禁止出境展览

火烧 2021-05-06 03:55:39 1067
农民打捞出一文物,获得200块的奖励,如今成为国宝,禁止出境展览 龙虎尊,商代大型青铜盛酒器。侈口,束颈,折肩,鼓腹,高圈足。高50厘米,口径45厘米,重26.1公斤。是中国最顶级的国宝之一,然而它的

农民打捞出一文物,获得200块的奖励,如今成为国宝,禁止出境展览  

潜水打捞文物 农民打捞出一文物,获得200块的奖励,如今成为国宝,禁止出境展览

龙虎尊,商代大型青铜盛酒器。侈口,束颈,折肩,鼓腹,高圈足。高50厘米,口径45厘米,重26.1公斤。是中国最顶级的国宝之一,然而它的发现却颇有传奇性,是一个普通农民用渔网从河中捞了出来。

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上午,阜南县朱寨徐海孜村农民徐廷兰手提鱼网,身背鱼篓,在其离家几里的小润河撒鱼。当他来到白庄附近润河拐弯处,他撒下了自己的网。这个地方形似月牙,所以被当地人成为月牙河。徐廷兰闲来无事,看着河风吹皱碧波,只见一个圆形口沿在水中若隐若现。

徐廷兰十分具有好奇心,想看看那到底是什么玩意。徐廷兰原以为,那是个破瓦罐,但当他一模,却发现那东西是用金属做成的,用手提怎么也提不动。他顺着口沿向下摸,却掏出了两件像喇叭样的东西(古代饮酒器觚)。他很高兴,又使劲掏,泥太硬,掏不动。他便到白庄一户人家借把铁锹,折回来后,挖了不长时间,就把大口沿的铜器挖出来了。

当时徐廷兰还不知道,自己挖出了一件国宝,只是觉得这个青铜器很好看,于是就将其放在渔网中。随后,徐廷兰又陆续挖出七个青铜器,然后将所有器物用渔网一裹,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为了酬谢借他铁锹的乡亲,还送了他一个小青铜罐。

由于徐廷兰挖出的青铜器太精美,所以许多村民都涌入他的房子观看。其中最大的青铜器,也就是龙虎尊,特别受欢迎。此物高50厘米,口径45厘米,重26.1公斤。其肩上饰三条蜿蜒的龙,龙首探出肩外成为高浮雕。腹部是三组相同的虎食人纹样,虎口下蹲一个双臂屈举的人,神情悲惧,而龙虎尊也因此得名。这个青铜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徐廷兰挖到青铜器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被阜阳市博物馆原馆长韩自强和阜南文管所所长马树廉所知,他们立即组织调查队到徐廷兰家,并对青铜器进行探查。虽然他们看不出这文物是啥时代,属于什么属性的器物,但是直觉高速他们,这件宝贝非同小可。于是他们立即通知安徽省文化厅反映这件事,后文化厅又将此信转呈安徽省博物馆。省博物馆急派葛介屏先生赴当地调查。

葛介屏先生看了后表示,这是商代的文物,是罕见的酒器。于是,葛介屏建议徐廷兰将青铜器上交给国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徐廷兰忍痛割爱,将龙虎尊交给了省博物馆,并得到了200元的奖励。在当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当龙虎尊在安徽省博物馆展出后,在国内引起了轰动。郭沫若考证认为,龙虎尊的铸造工序十分复杂,龙虎尊是用铜锡合金,使用内模外范铸造的,塑之浑然一体,毫无痕迹。这充分说明远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冶金、铸造技术水平已达空前的高度。

至于这个青铜器为何会出土于安徽,郭沫若认为:“龙虎尊应是商代虎方淮夷的器物,此物应该是在宴会以及祭祀中使用的。后来淮夷被商朝军队打败,贵族们忙将自己的青铜器埋进土里。之后由于地理和环境变化,原本的平地变成了小润河,所以青铜器也在河中出土了!”

之后,龙虎尊被评为中国十大国宝之一,被称为“国之重器,宝中之宝”,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欣赏这件青铜器。如今龙虎尊已经被列为禁止出国展出的绝世精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