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河间驴肉火烧由来以及传说 保定驴肉火烧的历史传说
保定驴肉火烧的历史传说 保定的驴肉火烧据说起源于明初。朱棣起兵谋反,杀到保定府徐水县漕河,打了一场败仗。燕王眼瞅着饿得就要见阎王去了。士兵出了个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杀马吃。其实所谓“驴肉香,马肉臭,打死
保定驴肉火烧的历史传说
保定的驴肉火烧据说起源于明初。
朱棣起兵谋反,杀到保定府徐水县漕河,打了一场败仗。
燕王眼瞅着饿得就要见阎王去了。
士兵出了个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杀马吃。
其实所谓“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马肉纤维比较粗,不是特别好吃。
但是饥不择食,就把马肉煮熟了夹着当地做的火烧吃了。
哪知味道还很不错。
于是后来当地老百姓也开始杀马做“马肉火烧”,而且马肉火烧因为曾经被皇上吃过而声名大振。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因为和蒙古人打仗需要马。
这里的马可不是做火烧吃的死马,而是活生生的战马。
马成了战略物资,当然就不能由着老百姓做火烧吃了。
但是想吃马肉火烧了怎么办啊?于是就出现了替代品——驴肉。
驴肉纤维比马肉细腻,而且纯瘦不肥,自古就是下肴的佳品。
而且保定一带,属于冀中平原,水草肥美,最适合养驴。
河北地区的驴有两种,一种是沿海一带的渤海驴,一种是山区和平原的太行驴。
保定的驴一般都是太行驴,而另外一种驴肉火烧——河间的驴肉火烧则是渤海驴。
相比来说,太行驴比渤海驴好吃一些。
于是在种种际会之下,驴肉火烧就诞生了。
另外一种传说是,在保定城和徐水之间的漕河地区,曾经有两个较大的帮派:漕帮和盐帮。

漕帮把持漕河运输,影响着京畿的民生。
盐帮以贩卖私盐为主,运输上常常依赖漕帮。
后二派起了争斗,盐帮只好改私盐水运为陆运,驴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但漕帮多次袭击盐帮的运盐队,常常获胜,缴获大量毛驴。
后试以卤制驴肉为食,得美味。
为了方便携带,以当地火烧裹夹驴肉以充干粮。
故尔保定漕河地区的驴肉火烧最为口味正宗。
很赞哦!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