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三大幕后功臣,与维新三杰相比怎样?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三大幕后功臣,与维新三杰相比怎样?
发生在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改变东亚政治格局的一件大事。通过明治维新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弹丸小国成长为资本主义列强,军事实力大幅度增长,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毫无疑问,明治维新对于日本很重要。对于日本维新的功臣,一般人以为首推「明治维新三杰」——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
本来,明治维新是由萨摩藩和长州藩推动的,萨摩藩和长州藩内部的大批文臣武将都是功臣,「三杰」只是其中的职务最高的实权派人物,是萨摩和长州功臣的代表。
「三杰」只是台前的人物,他们的荣光让当时的人和后人铭记。本来还有几个「幕后」人物为明治维新和日本强大做出巨大贡献,成为「幕后」的大BOSS。他们是:
第三:吉田松阴
熟悉日本历史的可能都晓得此人。1853年,日本遭遇「黑船事件」,被迫开启国门。日本青年吉田松阴看到西方国家的先进,受到非常大刺激。吉田过去和好朋友一起偷偷跑到美国军舰上,想让美国人带他们去美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
被美国人拒绝后,吉田松阴和好友被幕府判坐牢两年。吉田松阴出狱之后,到松下村塾教学。吉田具有深厚的汉学功底,教授学生阳明心学和尊王思想,主张推翻幕府,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主张富国强兵,然后侵略中国朝鲜和印度。
吉田松阴阴谋倒幕,最终被幕府杀掉,终年29岁。虽然吉田松阴只教了两三年学,但是他的弟子们却成后来明治维新的中流砥柱。吉田比较有名的弟子有高山晋作、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井上馨等,他们被统称为松阴门下。
吉田松阴假如不死的话,成为日本首相应当没啥问题。
第二,阪本龙马
阪本龙马出身于土佐藩富商兼乡士(最下级武士)家庭,身份低微,其实没有机会参与政治,更没有机会名留青史。但是龙马赶上了风云际会、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强行跃上了历史舞台。
阪本龙马是大商人,在日本商界开创多项第一,但是他不是官员,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参与政治,他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主要是他干了以下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他在1866年提出「船中八策」。内容(1)奉还政权;(2)设上下议政局;(3)登用天下人才;(4)广泛采纳公议修改条约;(5)重新撰定法典;(6)扩充海军;(7)设定亲兵保卫帝都;(8)就金银物价制订与外国相等的法令。
幕府将军看到「船中八策」后,受启发宣布「大政奉还」。名义上把决定权交还给天皇,实际仍保留实力。
1868年明治维新成功后,天皇新政府颁布「五条誓文」,竟然和「船中八策」基本一样,阪本龙马才声名鹊起(此时龙马已死了)。
第二件事,他促成萨摩藩和长州藩的联合。
当时,幕府开始酝酿第二次进攻长州藩。假如击败长州藩,长州藩将被毁灭。阪本龙马虽然只是乡士、布衣、商人,但是他非常爱国,他常常想的是:日本的明天什么样?日本该怎样发展?正是他忧国忧民,他才能提出「船中八策」。
这壹次长州藩面临灭顶之灾,阪本龙马不想看到这个结果,他想让幕府和长州藩都活的好好的,共同振兴日本。
于是,他想到一个主意:促成长州藩和萨摩藩的联合,只有这样才能保住长州藩。
具体怎么完成呢?阪本龙马恰好和长州藩、萨摩藩的实权人物都有不错的关系。接下来,阪本龙马自备干粮,找到长州藩的木户孝允和萨摩藩西乡隆盛,说明来意。原本是死敌的两个藩最终同意见面谈判并暗中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幕府。长州藩用粮食从萨摩藩购买了大批军火,抵挡住了幕府的进攻。
1868年,长州藩和萨摩藩联合起来推翻幕府,建立新政府,开始了明治维新。但是爱国者阪本龙马没有看到这一天了,龙马前一年被刺客刺杀了,终年31岁,毕竟谁派的刺客一直是个谜。
第一,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
1867年1月,日本倒幕派军队和幕府军在鸟羽伏见地区展开激战,最终幕府战败。许多史书上说,此战以后,幕府元气大伤,最后只能投降。
本来,幕府的财力和人口远远高于萨摩藩和长州藩等组成的倒幕派。更重要的是幕府将军仍然拥有非常大的威望,幕府依旧得到许多人的支援,全国绝大多数大名还处于观望状态,只要将军亲自出来号召幕府统治下的民众一起抵抗倒幕派,幕府胜算仍然非常大。
但是,德川庆喜拒绝了,他以为假如双方血战毕竟,不论结局怎样,一定会让日本元气大伤,那么日本不但无法崛起,在列强的威逼下,大概生存都是问题。
于是,在幕府依旧拥有全国四分之一土地和人口,具有翻盘机会的情况下,德川庆喜带领手下不战而降。这样日本极大的减少了内耗,储存了国家实力。
德川庆喜投降后,新政府又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最终平定支援幕府的残余势力。

假如德川庆喜选择不投降,非常难想象日本会打成什么样。正是由于庆喜的巨大贡献,后来庆喜被封为公爵,庆喜一直到1913年才死去。
以上三人都为日本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支撑他们的正是他们为国着想胜过维护自个的利益,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