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统一的可能性 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
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
《日韩合并条约》
1910年8月22日,当时的韩国(1897年,朝鲜王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日本代表寺内正毅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将朝鲜半岛的主权永久让与日本。
条约于同年8月29日生效,大韩帝国灭亡,日本开始了对朝鲜半岛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直至1945年8月15日,朝鲜半岛获得解放。
以下是相关资料:
百年前武力吞并朝鲜半岛
今年(2010)时逢韩日合并100周年,而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1873年就开始了。
1873年,日本军舰进入朝鲜汉江口,武力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1882年日本开始在朝鲜长期驻军。
1894年,朝鲜爆发内乱,朝鲜朝廷要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
6月6日中国军队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此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
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平息内乱。
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
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
1905年签订的《乙巳保护条约》使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
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
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韩帝国与之签订《韩日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对朝鲜半岛开始了殖民统治。
日本将大韩帝国王室封为日本贵族,拥立朝鲜纯宗。
日本的殖民统治激起了朝鲜半岛人民的大规模反抗。
1919年3月1日,柳宽顺等青年学生在汉城发表“三一独立宣言”,并把独立宣言传遍全国。
朝鲜民众冲击各地的日本警察机关,遭到了日本警察的暴力镇压。
这些独立活动唤起了朝鲜人民的反抗意识,史称“三一运动”。
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在国外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从1932年起,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金日成抗日部队曾在1937年占领朝鲜北部的普天堡,1941年被迫退出到苏联。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鲜半岛获得解放。
韩日关系正常化一波三折
1945年11月2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
后来在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朝鲜半岛南部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朝鲜半岛北部于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半岛,经历了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日本的关系主要是就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的双边谈判。
从1951年10月20日韩日举行预备会谈开始,到1960年10月25日止,韩日双方共举行了五轮谈判,但是谈判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由于两国在关键性问题上斗争尖锐、互不让步,从1959年1月起,韩日会谈在“旅韩日国人北送”问题上开始陷入僵局,加之1960年韩国爆发了“4•19革命”,韩日谈判随之中断。
这一时期的韩日谈判之所以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韩国方面来说,刚经历了殖民统治的国民对日本存有极强的不信任感,政府在同日本进行谈判时经常受到国民的舆论压力和来自在野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政治压力和干扰。
并且,韩国在历史认识问题、领土归属问题、日本赔偿问题、在韩日侨法律地位等问题上和日本存在巨大分歧。
对日本而言,当时并不存在与韩国建交的急迫性,于是,日本把美国的东亚战略与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对韩政策结合起来,因此经常周旋于谈判桌、严守自己的国家利益、以拖待变。
1961年5月16日,以朴正熙为首的韩国少壮派军官发动了“5•16军事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
韩国“军事政权”上台以后,出于种种目的积极采取措施缓和韩日关系,对韩日会谈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使得上世纪60年代初韩日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1961年10月20日,韩国与日本举行了第六次韩日会谈,由于双方的分歧和各自国内的反对,会谈被拖延。
1961年11月,朴正熙访美后曾在日本作短暂停留,双方就加速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达成共识。
1962年10月,朴正熙派金钟泌访日,与日本外相交换了有关备忘录。
1965年2月17日,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应韩国外务部长官李东元的邀请访问韩国,首次就过去的历史问题向韩国表示公开道歉。
同年6月22日,韩日正式在东京签署一系列关系正常化协定。

同年8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了《韩日基本条约》。
12月8日,韩日两国举行了韩日会谈批准文书交换仪式,从而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此以后,韩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范围的经济合作得以实施。
经济因素拉近韩日距离
在战后韩日关系史上,韩日邦交正常化是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朴正熙政府在当时不顾国内反对,急于促成两国关系正常化,有着非常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因素。
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朴正熙的“革命政权”急切地需要其他国家政府的承认与支持。
重开韩日会谈可以强化了军事政权的合法性。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援助骤减,韩国急需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援助,而实现韩日邦交正常化则可以极大地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
韩国当时基于寻求与日本关系的突破,也有对抗朝鲜和“反共”的战略需要。
对日本来说,在当时同韩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完全符合当时日本的国家利益。
日本意识到了韩方正处于经济危机非常渴求资金,完全可以利用韩国急切地在谈判桌上压价,迫使韩国让步而轻易使日本得利。
从1965年签署的《韩日基本条约》中可以看出,日本并未就其过去的殖民统治作出道歉。
双方就核心问题———战争索赔问题签署的《韩日索赔权协定》表明,日方给予的8亿美元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赔偿金,而是“经济合作资金”。
上世纪70年代的韩日关系由于受到“金大中绑架事件”和“文世光事件”的影响而一度陷入低谷,但都并未导致两国关系的破裂。
1974年8月15日,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与夫人陆英修正在首尔国家剧院出席光复节29年纪念仪式,被旅韩日侨文世光枪击,朴正熙躲过杀身之祸但陆英修则中弹身亡。
此事件导致韩日关系在外交正常化后进入了最坏的局面,两国一度到了面临断交的地步。
美国主导下的韩日关系
上世纪80年代的韩日关系发展比较平稳,尤其是全斗焕总统的访日开启了韩日关系的新篇章。
与日本联系较少的全斗焕在1981年2月通过间接选举当选韩国总统,使得当时日本政界对韩日关系普遍持怀疑和悲观态度。
而当时全斗焕政府出于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和本国经济开发需要日本借款等考虑,执政伊始就积极推动韩日关系的改善。
1981年上半年,日本通过美国向韩国表达了与韩国改善关系、进行经济合作的意愿。
为此,全斗焕政府与日本举行了“韩日外长会谈”,在会谈中,韩方提出了借款60亿美元的要求,而日方表示为难。
1982年末,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首相后表示要推动韩日关系向前发展。
1983年1月11日,中曾根康弘访问韩国,与韩国达成了协议,按照该协议,日本承诺向韩国提供40亿美元的“政府开发援助”(ODA)。
全斗焕总统于1984年9月6日访问了日本。
由此,韩日关系明显改善。
冷战时期的韩日关系是在美苏冷战格局下,在美国的推动下得到宏观性定位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冷战结束后,韩日关系得以重新定位并逐步全面改善。
1992年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和卢泰愚总统实现了互访,当时两国间已经出现了加强双边对话与合作的迹象。
日本细川护熙政府成立后,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表示“反省”和“道歉”,并首次发表了关于随军“慰安妇”问题的调查报告。
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发展与韩国关系的重视。
1993年11月细川首相在访问韩国过程中,韩日双方就韩日美共同解决朝鲜核开发、俄向日本海倾倒核废料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这可以被视为韩日关系全面回暖的一个标志。
1998年10月,新当选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对日本进行访问时,两国表达了通过加强对话与合作,建立面向21世纪的韩日新伙伴关系的希望。
韩日两国决定扩大两国对话渠道,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首脑会谈,同时,日本首次以书面形式对过去的历史进行了反省和谢罪,而日本出口银行决定向韩国提供30亿美元的融资,韩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得以进一步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韩日关系日渐成熟,但分歧依旧。
卢武铉上台前后,韩日两国关系有了很大发展。
以2002年韩日共同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为契机,两国文化和国民交流逐渐增强,两国关系步入成熟发展阶段。
2003年6月,卢武铉总统访日期间与日本首相举行了东京首脑会晤,并发表了《东京共同宣言》;在同年10月的“东盟+3”会议期间和随后的“APEC会议”期间都举行了韩日首脑会晤。
2004年7月,卢武铉总统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韩国济州岛西归浦举行了首脑会谈。
2005年是卢武铉任期韩日关系的转折点,当年韩日间“独岛主权之争”升级,同时日本教科书问题进一步发酵。
韩国总统卢武铉于2005年3月发表了《就韩日关系告全国国民书》,这被认为是卢武铉上任以来最强硬的言论,自此韩日关系急剧冷却并逐渐恶化。
2005年6月20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首尔的会面没有就历史问题达成任何协议,最终不欢而散。
总地说来,卢武铉时期的韩日关系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的演化过程。
2008年李明博总统上任以后,韩日关系全面回暖。
韩日间既有的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等问题依然存在,但李明博与前任的执政风格明显不同,李明博胜选后几次主动对美、日方面提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共同价值观”,这在卢武铉政府很少出现过。
并且从个人生活经历来看,出生于日本大阪的李明博与日本也有着很深的渊源。
虽然李明博与其他韩国政治人物一样,也曾发表一些反日言论,但他的对日政策明显整体趋于温和。
他上任后与日本领导人频繁互访,甚至被媒体称为韩日首脑的“互访外交”,韩日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3月的“天安号”事件后,东北亚安全局势可谓波谲云诡。
从7月25开始,美韩在日本海举行了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
第一阶段演习于7月28日结束,日本首次派出4名海上自卫官作为观察员参加了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