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中国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火烧 2023-04-08 09:44:16 1069
中国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混战,国际社会非常不稳定。战国初期东周境内尚有十几个国家,其中以齐、晋、楚、越四国的实力最强,有四分天下之势。后来晋国内乱,以智氏

中国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混战,国际社会非常不稳定。

战国初期东周境内尚有十几个国家,其中以齐、晋、楚、越四国的实力最强,有四分天下之势。

后来晋国内乱,以智氏、范氏、中行氏和韩、赵、魏六家为主的“六卿”又互相兼并。

不久,三家又将晋公室的土地和人民,除曲沃(今山西闻喜县)、绛州(今山西翼城东南)外, 也都瓜分了。

这时的晋国国君降到了三家之下,卑屈到要朝见三家大夫(三家分晋)。

齐国卿族田氏到陈完的第五世孙田恒,联合鲍氏,灭了当时专权的栾、高二氏篡夺齐国政权(前386年田氏代齐)。

后来燕国崛起,秦国中兴,及其它一些小国陆续的被吞并或沦为附庸。

到了战国中期,剩下来的七个主要大国秦、楚、韩、赵、魏、齐、燕被称为战国七雄。

扩展资料

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与使用,取代了石器而与青铜器同时并进使用,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发展,而春秋时的井田制被取消。

农业进一步发展,各国人口增多。

手工业的冶铁、青铜器铸造、漆器、丝织业的生产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各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得到大力发展。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加剧。

诸侯国兼并土地战,争夺生存空间,代替了春秋时期政治上的霸权争夺。

随着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

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中国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晋国的六卿争斗到最后,剩下韩、魏、赵三家。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周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田和废除了齐康公,自立为国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认。

三晋和田氏的胜利,宣布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残酷政治法则。

于是,以魏国的李悝改革为起点,各国争相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

变法的核心是将劳动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统治者对物质享受的贪欲急遽膨胀。

增加剥削量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掠夺更多的土地,而掠夺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径是战争。

所以,这个时期战争频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