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朱祁镇钱皇后 朱祁镇与钱皇后生同衾死同穴的爱情故事

火烧 2021-07-21 02:03:07 1052
朱祁镇与钱皇后生同衾死同穴的爱情故事 少年天子不风流朱祁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狗血最奇葩最荒唐的皇帝。嗯,没有之一。少年登基――八岁的少年天子,成了大明帝国的当家人,被俘虏的皇帝――北宋那爷俩是人家打

朱祁镇与钱皇后生同衾死同穴的爱情故事  

少年天子不风流

朱祁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狗血最奇葩最荒唐的皇帝。嗯,没有之一。少年登基――八岁的少年天子,成了大明帝国的当家人,被俘虏的皇帝――北宋那爷俩是人家打到家里掳走的,这位是自己跑人家跟前送去的,两次执政――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八岁登基被俘后做了八年太上皇后又做了八年皇帝,跟八较上劲了,不愧是朱重八的后代。根据史料,小朱同志是个厚道人,是个老实人,也是个大好人,如果放到现在,肯定是好人卡的集大成者,失足妇女的回收站。

然而,就是因为他的好和没心眼子,导致了他的下半生人生轨迹分了岔,甚至大明朝运行轨迹、中国历史都出了岔。

十五岁那年,为了老朱家生儿育女操碎了心的皇祖母为他物色了大他一岁妹子钱氏,从此这位寂寞深宫的少年天子有了佳人相伴。

钱氏虽说出身官宦,不过在达官贵人眼里,家境也确属贫寒。也因了这样不甚显达的家境,给她修炼出了小家碧玉知书达理的性子。

皇祖母张太皇太后的眼睛也是毒辣,一眼就相中了能入宝贝孙子法眼的德貌兼备的如意伴侣,显然,对于这桩钦定的婚姻,朱祁镇是满意的。

婚后,这对帝后成双入对,他给了她这个世界上最风光的荣耀,她也填补了他这天下最繁华的孤独。如果他们不在帝王家,或许也是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伴侣。

即使,钱氏并未为他生下一儿半女,他却没有半分废后的心思――虽然前朝已有先例,他只是默默守护着她,等待着有一天,要把这万里锦绣的江山传给他们的儿子。

我以我情换自由

然而,既然立下了flag,注定是木有结果的。

朱祁镇为了他的大明梦,为了民族的复兴,踏上了御驾亲征的不归路。额,然后,木有然后了。

在历史教科书上,土木堡之变是个非常重要是历史结点。反应了什么,标志了什么,什么什么的转折点,什么什么有盛去衰等等。但对于钱氏来说,却是无异于是毁了重做的大灾难。

膝下木有一男半女,唯一可以指望的丈夫也做了俘虏。小叔子如今又登了基,对于前朝废后,呵呵。

细思极恐。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打发悲伤的最好方法莫过于逛街购物和吃,但这是在宫门高锁的紫禁大内,去哪里逛街?

至于吃,痛失丈夫的钱氏每天跪在佛像前以泪洗面,痛苦哀嚎,甚至连坐直哽咽的时间都没有,还会有心情有空闲人五人六的吃饭?

有人说,只会哭只会求神拜佛有什么卵用?

对于这个时候的女人来说,除了一门心思寄托于神灵身上,还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吗?疆场厮杀、直捣黄龙是男人们的事,可如今,这些男人们被瓦剌人打到了北京城下却无力还手,女人们又能怎么办?

钱氏因为相思和悲号,哭瞎了一只眼睛,跪坏了一条腿。

也许真的是神明有灵。英宗北狩一年后,瓦剌人看到大明新皇登基证据稳定,觉得朱祁镇没有利用价值了,养着浪费粮食,便把他送回了明朝。

备受冷落的朱祁镇回到了曾经自己无限荣光的紫禁城。

然后顶着“太上皇帝”的虚名被囚禁在南宫。

南宫,有句诗很是有名: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讲得是唐肃宗即位后,太上皇李隆基的故事。

唯一能让这位少年太上皇欣慰的是,发妻钱氏在南宫陪着她。

即便如今的她容颜褪色如同老妇,即便如今的她哭瞎了眼跪坏了腿,但整个紫禁城,整个大明天下,只有她在真心等他。

生既同衾一床被

是啊,这个世界的冷暖咸凉,都只有自己知道。谁是皇帝,对于那些大臣和宫人来说都一样,朱祁镇和朱祁钰都姓朱,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你现在不是皇帝了。

勾心斗角的后庭就是如此。刚才你还是明珠一颗,这会你就成了一粒灰尘,避之唯恐不及的灰尘。

甚至,在南宫的日子,吃食都会成了问题。

没有锦衣玉食,没有香车宝马,没有嘘寒问暖,没有谦恭卑微,生活所需的一切用度,都要靠钱氏的一双手。

好在她有一身的好女红,这些个针线颇得三宫六院的妃嫔们欢喜,于是,年复一年,寒来暑往,钱氏靠着针织刺绣为他换得一席薄酒,换得一身裘衣,甚至仅仅是一顿开了荤的饭菜。

她能受得住他给的万人中央最无与伦比的至上荣光,也经得起南宫禁苑梧桐深秋备受歧视的冷眼和讥讽。

或许,钱氏该对朱祁镇说:

你赢了,我陪你君临天下,

你输了,我陪你冷宫茗茶。

当他们将要万岁千秋的时候,或许眼前会浮现若干人生画面,而在南宫生活的那八年,将是他们一生最值得铭记的时候。

朱祁镇钱皇后 朱祁镇与钱皇后生同衾死同穴的爱情故事

昏黄的灯光下,朱祁镇摩挲着双手,抚摸着钱氏的发白的发髻,微微笑着。

他是舍不得她受累的,他是要给她最好的。

是的,给她最好的。

死亦共埋一荒丘

景泰八年,明景帝病情加重。紫禁城各个角落躁动不安。

是年正月十七日清晨,众臣簇拥朱祁镇入奉天殿,明英宗复位。二月,景帝崩。

复位后,母凭子贵的太子生母周妃着人以“钱皇后既无子又残废,不合适当皇后,应该让周贵妃升为皇后,才不失大明王朝的面子。”为由,谏言废后,朱祁镇大怒,贬斥言官。

从此,英宗一朝再没有人敢言废后之事。

他说,他活着就要保护她一辈子。

然后,上天给他的时间并不多。复辟后第七年,朱祁镇病重,在病榻上,他反思自己一生的作为,虽然年少糊涂,但复辟之后还算勤政爱民,如今国泰民安,皇太子也长大成人,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钱氏。

于是,在口授遗诏叮咛之后,朱祁镇还特别面嘱自己的继承人朱见深:“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 这样说了之后,他仍然觉得不放心,怕儿子终会屈服于生母的意志。于是他又紧拉着大学士、顾命大臣李贤的手,反复叮咛:“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李贤流着眼泪退出英宗的寝宫,将这句话添在了遗诏册上。

为了避免太子对周妃言听计从迫害钱氏,朱祁镇甚至违背祖制,做出了历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德政――废除宫人妃嫔殉葬的制度。

他把对她的爱和保护推及到身边人甚至后来人身上。

《万历野获编》中说:【英宗重夫妇】盖圣德仁厚,加以中宫钱后同忧患者积年,伉俪情更加笃挚,因推及于臣妾,真帝王盛节也。

朱见深即位后,果然如朱祁镇预料的那样,出现了周妃多次迫害钱氏的事,直到钱氏去世之后,周妃甚至阻挠钱氏与英宗合葬,后来在群臣力谏下,才葬在了一起,但遗憾的是仍未同穴。

或许,这是造化弄人吧。

每当景阳钟响起,朱祁镇的魂灵便游荡在裕陵。

空旷的裕陵像极了紫禁城的南宫,花花草草,一树一木。

他会在每个朝阳下等待着她,如同多少年前她等待他一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