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移动硬盘不经常用可以用多久 新买的笔记本硬碟需要分割槽吗

火烧 2021-06-23 03:14:58 1053
新买的笔记本硬碟需要分割槽吗 新买的笔记本硬碟需要分割槽吗新买的笔记本硬碟可以根据需要来分割槽或不分割槽使用,都是可以的,这个完全可以个人的喜好来定。在一个物理硬碟上分割槽,其实与建立一个资料夹是一样

新买的笔记本硬碟需要分割槽吗  

新买的笔记本硬碟需要分割槽吗

新买的笔记本硬碟可以根据需要来分割槽或不分割槽使用,都是可以的,这个完全可以个人的喜好来定。
在一个物理硬碟上分割槽,其实与建立一个资料夹是一样的,一般情况使用是没有必要的,分割槽反而会导致档案的混乱。
从大多数的专业膝上型电脑厂家的初次设定来看,物理硬碟都是不分割槽的,这个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建议是不要将系统和个人资料放在同一个分割槽里。如果电脑只有一个分割槽,那最好是将分割槽拆分成2个或是多个分割槽。让作业系统是单独的分割槽,个人资料放在其他的分割槽里。如果笔记本还没有安装系统,那就先给硬碟分割槽,然后再安装系统;如果已经有系统了,可以用分割槽软体将现有分割槽进行调整。

如何给新买的笔记本硬碟分割槽?:

以使用DiskGenius为例,对新硬碟进行分割槽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一、执行DISKGENIUS:因为是新买的硬碟,上面尚未安装系统和软体,故需先使用系统光碟或U盘启动电脑,才能执行硬碟分割槽工具。
1、准备系统光碟:如果没有可以去电脑商店购买,需要安装什么系统就买什么系统的最新版光碟。如果有烧录光碟机,也可上网自行下载ISO格式的系统档案刻录成系统光碟。
2、设定光碟启动:开机后出现自检画面或主机板LOGO时,快速而连续地按BIOS热键(笔记本一般为F2,桌上型电脑一般为DEL键,或根据萤幕底行提示的热键)进入BIOS设定介面,并在BOOT选项卡(或startups)中,通过按上下箭头键选择选项、按+或-键移动选项,以设定光碟机(CD-ROM或DVD-ROM)为第一启动项(老主机板需要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卡后,在“1st Boot Device”处回车,再选择CD/DVD-ROM),再按F10储存退出重启。部分新主机板支援开机后连按F12或F11进入启动选项选单,可不进BIOS介面直接选择光碟机。重启电脑时及时将系统光碟插入光碟机。重灌系统完成后要注意设定硬碟为第一或第二启动项。
(3)执行硬碟分割槽工具:光碟启动成功后会显示功能选单,选择执行DISKGENIUS分割槽软体。
二、分割槽规划:简单讲就是在分割槽之前需要规划好把这个硬碟分成几个分割槽。一般而言,大部分使用者会将硬碟分成四个分割槽:一个引导主分割槽(如系统盘C),三个逻辑分割槽(如常用软体盘D、个人档案盘E、影视资料盘F)。
如果不清楚硬碟分割槽含义,则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硬碟分割槽有三种,主磁碟分割槽、扩充套件磁碟分割槽、逻辑分割槽:
一个硬碟主分割槽至少有1个,最多4个,扩充套件分割槽可以没有,最多1个。且主分割槽+扩充套件分割槽总共不能超过4个。逻辑分割槽可以有若干个。
分出主分割槽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充套件分割槽,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扩充套件分割槽,也可以不全分,剩下的部分就浪费了。
扩充套件分割槽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分成若干逻辑分割槽。所有的逻辑分割槽都是扩充套件分割槽的一部分。 硬碟的容量=主分割槽的容量+扩充套件分割槽的容量扩充套件分割槽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割槽的容量之和
由主分割槽和逻辑分割槽构成的逻辑磁碟称为驱动器(Drive)或卷(Volume)。
启用的主分割槽会成为“引导分割槽”(或称为“启动分割槽”),引导分割槽会被作业系统和主机板认定为第一个逻辑磁碟(在DOS/Windows中会被识别为“驱动器C:”或“本地磁碟C:”,即通称的C盘)。有关DOS/Windows启动的重要档案,如引导记录、boot.ini、ntldr、ntdetect.等,必须放在引导分割槽中。
DOS/Windows 中无法看到非启用的主分割槽和扩充套件分割槽,但Windows 2000/Vista等NT核心的版本可以在磁碟管理中检视所有的分割槽。
三、分割槽操作:规划好之后,就执行主硬碟或系统光碟或U盘上的DiskGenius开始分割槽操作(以下操作是将西数1TB新硬碟作为第二硬碟进行分割槽操作)。
1、建立主分割槽:在DiskGenius介面,左击选中新硬碟(图示标注容量为1TB,实际可用空间为931.5GB),再点选左上角的“新建分割槽”命令按钮。
在弹出来的“建立新分割槽”视窗,选择“主磁碟分割槽”,档案系统选“NTFS”,分割槽大小要能保障安装得下作业系统及常用软体,如50GB。
确定之后,原来的灰色块就分出一个50GB的红色块来了。这个分割槽主要是用来安装作业系统的,相当于“C盘”。
2、建立扩充套件分割槽:分完主分割槽,下面是分扩充套件分割槽,点一下剩下的灰色块(即空闲881.5GB),再点“新建分割槽”。在弹出介面点“扩充套件磁碟分割槽”,其他不用管,直接点确认。
3、建立逻辑分割槽:下面是把扩充套件分割槽分成若干逻辑分割槽,例子为分3个逻辑分割槽,D盘为100GB,E盘为300GB,F盘为剩下的容量。继续点绿色块再点“新建分割槽”,这时显示的分割槽型别是逻辑分割槽了,再把要分的容量打进去,再点确认。
重复上面的步骤,一个主分割槽+3个逻辑分割槽就分完了,这时点“应用更改”以确定。
4、格式化分割槽:依次点选每一个分割槽,再右击该分割槽并选择“格式化当前分割槽”,再点选“应用更改”以确定。
至此,新硬碟分割槽即大功告成。后续可进行安装作业系统及常用软体,之后就能开始使用新硬碟了。

新买的笔记本硬碟是500G,怎么分割槽?

如果要加分割槽的话,最好是格式化,以防资料方面出问题,但是XP以上系统可以在系统下做到划分多一个分割槽出来。具体操作,我的电脑(计算机)右键→管理→硬碟管理→想要缩小的分割槽右键→压缩卷→输入压缩空间量(以MB计算,进位制1024既1GB=1024MB)→下一步→压缩完成,这时候会看到多出来的一个未分配区间,可以分配改区间到其他分割槽(相邻的分割槽绝对可以,如果不相邻,不保证可以)至于没有F,可能是由于F盘已分配,但是装置没有启用,比如U盘,可以尝试一下手动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在刚才的硬碟管理里面,右键点选想要更改的分割槽,选择“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就可以更改改驱动器号,如果里面有F,就可以更改该驱动器名为F,用此方法,可以把光碟机E改到最后,如果有程式执行该分割槽上的东东时切勿操作,否则后果自负。
用此磁碟管理可以看到是否存在隐藏分割槽,隐藏分割槽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出来,建议不要轻易删除或者操作,以免出问题,再有隐藏分割槽在windows下是不会分配分割槽名称的。特别是品牌机,隐藏分割槽一般为一键还原分割槽,如果删除,就不再有一键还原功能。
另外你说的500GB硬碟显示只有400+GB,这个是很正常的,由于硬碟制造商制造硬碟时采用的是1000进位制,系统采用的是1024进位制,由位元组算起,1TB=10^3GB=10^6MB=10^9KB=10^12B,而在作业系统中,采用1024进位制,就成了1TB=1024GB=1024^3MB=1024^6KB=1024^9B,所以误差由此而来,也就是说美每进一个级单位(B为第一级),就会有(1000/1024)^(n-1)的误差率,由此500GB*(1000/1024)^3=465.66GB左右显示在系统上,所以是正常的。如果显示的总量比465.66GB要少很多,那就是存在隐藏分割槽,这时候建议别动隐藏分割槽,要不等哪一天想用什么功能的时候发现该功能失效,那时候可是后悔莫及啊。

新买的笔记本硬碟

不正常,这电脑一定在店里当样机有好几天。

小米笔记本硬碟需要分割槽吗

分割槽是自己选择的,一般情况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盘,也就是常说的C盘,另一部分是可自由使用储存的,而这一部分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分割槽,分多少个区,每个区空间大小都很随意

请问现在的笔记本硬碟需要分割槽吗?

为什么要分割槽?
如果要分门别类的放档案,那建几个类别的资料夹不就行了?
所以,分割槽,并不只是为了分门别类放档案方便。虽然这是也重要的功能,但不是决定性的。
决定性的是什么?
是系统维护。
比如,现在的电脑基本上都要装一键还原。一键还原是对整个分割槽做备份,然后恢复整个分割槽。
如果你只有一个C盘,为了恢复下系统,你得把其它档案(比如500G以上)移走,恢复系统,再移回来。太浪费时间了,还容易出错。
而如果你有两三个分割槽。只把和装系统有关的软体放在C盘,其它的资料都放在D或E盘。绿色软体也放在D或E盘。
系统出错了,你只要花一两分钟恢复一下系统就行,所有其它的档案都不必搬来搬去。
这是最根本的用途。
虽然ghost也可以把备份档案放在C盘,但不太可靠。如果系统崩溃的厉害,如果C盘中了病毒,很难保障备份档案安全。
所以还是要分割槽。
我一般分60G左右做为C盘,再分50G左右做为E盘,放我的文件和系统备份。剩下的做D盘,装绿色软体或放其它档案。这样管理比较科学。

移动硬盘不经常用可以用多久 新买的笔记本硬碟需要分割槽吗

新买的笔记本硬碟响?

指示灯闪说明在工作
ctrl+alt+del然后点察看-选择列-把I/O写入和读取点上钩
看看那些程序在不停的读写,把他结束掉再看看情况

win10笔记本硬碟需要分割槽吗

在硬碟角度少分割槽减少索引时间,个人习惯要分开存放一些东西,分割槽比较好。

新买的硬碟如何分割槽(是笔记本硬碟)

win7装好系统后进行分割槽就好 了,计算机右击管理,选择磁碟,然后压缩,新建卷就可以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