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6月 档案 | 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
档案 | 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

94年前的今天,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2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100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南京路老闸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开枪射击,当场死11人,被捕者、受伤者无数,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当夜,中共中央召集会议,决定扩大斗争规模,举行罢工、罢课、罢市,抗议英帝国主义的大屠杀。
五卅惨案(也称为五卅血案,或写作五▪卅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得名,而共产党员顾正红的壮烈牺牲,正是这场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
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沉默而悲哀的中国再次因“五卅惨案”而以高姿态震惊了世界。
“五卅惨案”的发生直接引爆了全国人民的反帝浪潮,在gcdzg的领导之下,出现了全国范围的游行示威,中国人民掀起了全国性的罢市、罢课、罢工等一系列的反对帝国主义暴行的运动,史称“五卅运动”。
如果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五卅运动则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场运动大大提高了当时全国人民的觉悟力和组织的力量,还在当时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打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揭开了1925年到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直接影响了gcdzg的诞生和发展。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从运动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来看,五卅运动是由民众发起并直接参与的,在运动中,民众直面列强的强权与残暴,但他们并未屈服,相反,从中吸取了大量的经验及教训,人民群众的觉悟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的组织能力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革命的必要性及紧迫性看得更清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将国民革命推向了历史巅峰,并为后面北伐战争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从对gcdzg的影响方面来说,由于五卅运动发展到最高潮的时候是由gcdzg人所领导,所以一大批的gcdzg员在运动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在面对列强的压迫与人民群众的强烈祈盼时,他们不负众望,不畏艰苦毅然守住自己的立场,坚持做好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职工作,因此,gcdzg得以深入人心,在随后的时间里,党的事务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说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烈士的牺牲重于泰山,正是有了这些勇于奉献,无所畏惧的先烈们,gcdzg才得以发展,革命才得以发展。它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性,标志着工人阶级反帝反列强斗争的开始,教育着每一个中国人勿忘国耻,勿忘先烈,要积极向上,奋发图强。
md指出,反动派对于革命人民所作的种种迫害,归根到底,只能促进人民的更广泛更剧烈的革命。五卅惨案和五卅运动的史实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屠杀,阻挡不了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步伐。
中国的历史是血腥的,是充满争斗与耻辱的。但是,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耻辱与争斗,才让我们民族永不言弃的精神闻名于世。
五卅运动已经过去,耻辱也已经是过去,但对历史的不忘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是对先驱们永恒的尊重。
最后,用郑振铎的《向光明走去》中的一段话做结尾吧:但是太阳终于来了。接着夜而来的是白昼,接着暴雨而来的是晴光,接着灰暗之天空的是蔚蓝色的天空。那时,不知不觉的会有一阵安慰快乐的感觉,渗入每个人的心里,会有一种勇往活泼的精神,笼罩在每个人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