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悦复仇案 历史上的复仇案例
历史上的复仇案例
1.历史上有哪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实例
说一段,长达数十年的报仇,惊人的励志历史。
明朝嘉靖年间,河北农民陈虎,得罪了一个皇宫里出来办事的太监。于是,陈虎被揍了。
陈虎决心报仇,他发现:卧槽,太监好有权势啊,我得赶紧行动。于是,陈虎把自己的儿子陈矩送去阉割,然后送陈矩进皇宫去当太监。
五十年之后,陈虎的儿子陈矩,当上了太监这个很有前途的行业里的NO.1、终极大BOSS——司礼监掌印太监,同时还担任东厂提督,是万历初年最有权势的太监。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因为后来,农民陈虎又被人揍了。这次陈虎得罪了一个举人,举人派家丁把陈虎给揍了。
看来太监也不保险,读书人才是真·流氓啊。陈虎又下了决心,报仇2.0方案正式启动。
这一次,陈虎为了报仇,把另一个儿子陈万策送去读书了。陈虎的儿子陈万策,后来高中进士。
水平不知道比那个举人高到哪里去了。遗憾的是,嘉靖皇帝没有揍过陈虎。

2.历史上有什么真实存在的复仇故事吗
历史上有很多复仇的故事记载,比如站拖时期的豫让,为了替自己的主攻智伯报仇,漆身吞炭前往行刺,最终失败被杀,还有伍子胥为了复仇成为吴国大夫,将自己的仇人楚王鞭尸三百,仔细其史书中寻找,这样的故事很多。
《战国策·赵策一》豫让受知于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矢志复仇,事败而死。
豫让的主公智伯被赵襄子所杀,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豫让想方设法要去刺杀赵襄子复仇,但是赵襄子身边防护非常严密,而且有不少人认识豫让,豫让很难近赵襄子的身。 所以豫让用生漆把自己的身体涂成了黑色,在街边假装乞丐,但是他的妻子路过没有认出来他这个人,但是听出了他的声音,所以他又找来烧红的木炭吞下去,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嘶哑,这下就没有人能够认出他来了,但是行刺行动依旧失败了,最终豫让也被杀害,但是他的行为却成为了忠义的典范。
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伍子胥的家族本是楚国望族,后来因为朝堂权力斗争,楚平王将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处死,伍子胥逃亡国外,后来成为吴国重臣,帮助吴王兴兵伐楚,后来将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中挖了出来,命令士卒鞭尸三百下,以此报父兄被杀之仇,不过伍子胥本人的下场也不是很好,最终还是倒在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 初次之外,我国历史上的复仇事件非常多,比如荆轲刺秦就可以看成是一起复仇事件,还有赵氏孤儿的故事,不过事件更加复杂一些,主要突出的点也不在复仇这一方面。
纵观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复仇事件多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君主还没有被捧上神坛,阶级观念虽然严苛,但是普通人还有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上层人士的,针对上层人士发起的报复活动自然也就会增多。 汉朝以后,君权神授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阶级分化变得更加明显,而且斩草除根的行为变得更加合理化,无论是政治斗争还是民间恩怨,一旦事情做死就不留余地,逃亡的幸存者躲避还来不及,自然没有精力复仇,而随着家族的延续,仇怨也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参考资料 赵一·晋毕阳之孙豫让.古诗文网[引用时间2018-3-11] 伍子胥列传.古诗文网[引用时间2018-3-11]。
3.古代的复仇事件,最好是那种为报仇而忍辱负重潜伏多年的历史事件
《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写燕昭王怨齐,即位后对郭隗说:“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终于广召贤士,以乐毅为将连下齐七十余城。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写栗姬子刘荣被立为太子,但栗姬在妒恨长公主女时,自己也遭到谗毁,说她“挟邪媚道”,引起景帝怨恨。而“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曰:‘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终于找机会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给阖闾看坟、脱鞋,服侍其入厕,受尽嘲笑和羞辱,他顽强地忍耐着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对吴王夫差表现得恭敬驯服,甚至以尝粪验病取得吴王信任得释回国,卧薪尝胆终报大仇。孙膑装疯惑庞涓,程婴托孤,豫让漆身吞炭剌赵襄子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忍辱复仇故事。
伍子胥:草间求活,三年归报楚王仇。